聆听“秋声”,倾听“家声”

文摘   2022-09-30 09:20   湖北  

  ​  一.聆听“秋声”    

     第七课《听听,秋的声音》是一篇现代诗歌,和一二年级学的儿童诗歌略有不同,出现了一些难理解的词语和意象,当然,与本单元语文要素相对应。

        在单元开课之前,我就以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作为主线,贯穿每篇课文,学到略读课文的时候,学生已经能够用自己掌握的方法去理解词语了,比如“歌韵”,邓思存用拆词的方法理解为“歌曲的韵律”,刘宇翔将“歌吟”理解为“歌曲吟诵”,能解释到这一层面,已经很不错了,“韵味”、“吟唱”毕竟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很少出现。特别令人惊喜的是,当我问到:“你们觉得秋风掠过田野时会说些什么?”周弘朔直接以歌曲的形式将话语给唱了出来!

         课后的练笔,让孩子运用之前所学课文和日常生活经验,再去寻找秋的声音,仿写1、2、5小节。

二.倾听“家声”

      仿写“家声”片段的灵感,还得感谢我们班小书迷袁瑾怡,她经常来找我借书看,正巧办公室的书,她都已经“阅览”完毕,于是我在家中书架上找了许久,选中了两本书—《小银和我》、小太阳》。(这还是为百千写报道稿件时的“稿费”呢!)

      课间,我自己先读起了《小太阳》,林良先生的文字充满了生活气息,朴实真挚的同时,又让人感到新奇,平淡中尽显生活情趣。我想:这样的文字就很适合我们孩子去读、去模仿啊!他们经常觉得每天生活都是一样的,没什么特别,有的孩子写日记时,都觉得没东西可写,那我们就一起跟着林良先生这个“大儿童”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吧……

        于是,晚托时,我选取了书中的一个段落,简单梳理了结构,带着学生抓住主要句式“有……,有……,有……,有……,还有……”,让学生围绕“家声”去思考,自己的家里有一些什么声音,记录下来。

          看了孩子的仿写片段,完全超出我的预想,孩子们写得很精彩,甚至是平时表达不顺畅的孩子,再经过指点后,都能写出一段富有自己家庭生活特色的文字。

       这一次尝试不禁使我茅塞顿开,以前我经常有诸多疑惑:明明带孩子读了很多课外书,为什么一下笔,他们还是写不出来呢?明明经常做阅读摘抄,积累好词佳句,为什么他们就是不会学以致用呢?

        原来,我们并没有把阅读与写作完全结合起来,没有将阅读所得迁移到写作中。就像我前段时间读到的一本“语用学”的书籍中所写一样,我们现在过多地注意文字本身所表达的内容与情感,而忽略了技法,但学生缺少的不正是运用语言文字的方法吗?他们不知道什么叫好词佳句,不知道如何把生活的语言转化为书面的语言,不知道怎么围绕一个中心去写。

        现在,老师可以率先作为一个筛选者,将好的写法呈现在他们面前,剖析给他们听,教他们去找素材,帮他们搭支架,如果长此以往下去,我相信,他们的写作不说成为大作家,但最起码表达顺畅、言之有物,应该不成问题。

       后记:孩子们不仅有仿写的意识,仿其形,还能加入自己的想法,出其神。不错呀,就是修正带目前“屡禁不止”啊……

恋恋多肉园
蹲下身子,看看世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