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了什么视野?——南洋理工大学求学记20

文摘   2024-11-27 21:59   新加坡  

    今天是2024年11月25日,星期一。

    同宿舍的小忻同学,马上就要毕业回国了。

    我问他:“出来留学有收获吗?”

    小忻说:“收获肯定是有的。”

    “那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我继续问他。

    他考虑了一下:“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

    “长了什么见识?开拓了什么视野?”

    小忻又考虑了一小会:“新加坡这边不用加班,有周六和周日。”

    说到不用加班,新加坡这边还真是执行的不错。

    在南洋理工大学,很多商店和饭店,周六周日都不上班,越是到周末校园里越冷清。有几次坐校车,还没到站,司机就让大家都下车,原来人家到点下班了。

(周末原本热闹的学校商圈高挂CLOSED格外冷清)

    小忻作为00后,“不用加班”这是他的见识和视野。

    今天张延明教授在讲授《领导的教育哲学素养》一课学习意义中,特别提到了“拓展视野”。

    视野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视野是有“范围”和“边界”的。

    古语中的“野”字是会意字,其本义指郊外,与城中居民聚居地相对。古代中国,距国百里为郊,郊外为野,郊外除了树林、田地,一般都没有什么高大的建筑,所以郊外的视域很开阔,由此“野”引申出一定的范围、界限的意思。

    因此,目之所及,视野能看到的地方,是有范围和边界的。要想拓展视野,办法可以是“登高望远”,所谓“高瞻远瞩”“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工作学习中,我们要想看的更清、看的更远,就需要站的更高。

    二、视野是有“内容”的。

    视野是有具体内容的,比如出来留学,我们关注与教育有关的内容,就是“教育视野”;关注与经济有关的内容,就是“经济视野”;关注与文化有关的内容就是“文化视野”,这些关注点就构成了我们的视野。

    三、视野是有“立场”的。

    不同的人,看到的范围和内容不一样,是因为站的“位置”不一样,站的“点”不一样。这个“位置”和“点”就是我们的立场。同一个事物,不同的人因为立场不同,而会有不同的看法和解读,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工作生活学习中,面对不同的观点,可以是“换位思考,增进理解”,也可以是“坚持立场,保持原则”。

    四、视野是有“时空”的。

    不同的人视野不同,同一个人在不同时间和空间下看到的视野也不同。因此,要更精准的解读视野,需要放在特定时空下。在更多维度下辩证看待视野,方能看到相对完整的视野。

    五、视野是有“盲区”的。

    如开车有视野盲区,面对视野盲区,我们要格外小心。转转身,探探头,一慢二看三通过,切记盲动乱行。

    六、视野是有“禁区”的。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不合乎要求和规范的,勿视。

于万浩
健康是最大财富知识是永恒追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