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5日星期五,今天上午是周教授的第2次课。上课时间依然是9:30—12:30。大家早早地来到教室,每个人签到后,再赶紧复习一下上次课的内容和作业。
上课前班主任刘老师给大家发了今天上课的讲义——经济剩余。
上课后,周教授先是提问上次课布置的作业,要求每位做题的学员上台和教授交流回答。我负责第二题,第二个上台。
(教授对我作业中的一些做法和思考提出了表扬)
教授在每个人提交作业的课件上都做了详细的批改,将需要提问的问题也提前写好在课件上,工作态度很认真。
原本以为每个人上台展示一下做题的答案就可以了,没想到教授要求和他展开对话。周教授说:“准备好的东西,不一定是我们自己掌握和理解的。他的测验,要看学生对话后的马上反应,对话后能够立即有回应的部分才是自己理解和掌握的,还要通过对话看我们思考问题的方式。”
周教授又说:“上台回答问题的学生,不能只负责自己的问题,他随时会提问对前面做过问题的理解,因为这些问题是相关的,不是割裂的。所以,每一个人都要认真听讲。”
教授此言一出,大家立刻慌了神。
因为,我们把自己回答问题时要说的话都提前写在了课件上,万一教授提问其他问题,答不上来,岂不出丑。
教授在与学员对话过程中对我们指导地很认真,很多小的细节,如名字的位置,画图的比例,语言的简洁等等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上次课教授说:问题的答案是不唯一的。回答问题需要考虑“背景”,背景不一样,则答案不一样。
如第9题,什么时候买钻石合适。需要考虑买钻石人的身份,如果是“消费者”,则不能等,“需要的时候”就买;如果是“投资者”,则需要等待“价格低”的时候买。这个背景就是需要确定好“你是谁?”,是“消费者”,还是“投资者”。
作业讲评对话交流后,教授开始讲授今天的新课——经济剩余。
经济剩余分为“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是指消费者消费一定数量的某种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与这些商品的实际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比如,一个消费者对某品牌某型号汽车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是50万元,而这辆汽车的实际售价是40万元,那消费者剩余就是10万元。要特别注意的是消费者剩余并不是实际收入的增加,只是一种消费者心理感觉(感觉自己赚了)。一般情况下生活必需品的消费者剩余大。因为消费者对此类物品的效用评价高,愿意付出的价格也高,但此类物品的市场价格一般并不高。
以生活必需品“饭”为例:一个中国人在新加坡的消费者剩余可能比较小,相对于中国,这里的菜价比较贵,实际价位高于心理价位。理论上,如果实际价格高于消费者的最高心理价位,则不可能产生消费。所以生产者定价时需要调查分析消费者的最高心理价位。
生产者剩余就是指生产供给者出售一种物品或服务得到的价格减去生产供给者最低所能接受的价格。如电影公司提供一部电影,电影票最低销售价格是10元,而消费者愿意出40块钱购买,最终电影公司以40块钱的价格卖票,那么生产者剩余就是30元。
对消费者而言,其心理是希望价格越低越好;对生产供给者而言,肯定是希望价格越高越好。在市场现实中,对生产者而言,价格太低,没有生产积极性;对消费者而言,价格太高,没有消费积极性;要做的就是如何找好二者的均衡点。
我对“经济剩余”的教育思考: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求”和学生“需求”找到均衡点的教育就是好教育。
也就是说,教师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相吻合,就会产生教育最佳值。
如果教师是生产供给方,教师的要求(定价)太高,超过学生心理行为能达到的目标(最高消费价格),学生就会失去向上(消费)的动力,则不会有教育(消费)。部分学生会有这种心理:老师所有的要求跟我一点关系没有,反正我也做不到。实际情况就是,老师要求老师的,学生依然我行我素做自己的。
如果学生是消费者,对自身的要求(最高消费价格)过低,超过老师能接受的最低要求(最低价格),那老师就会失去管理的积极性(生产的动力),则不会有教育(生产)。如老师们有句常挂在嘴边的话:有些学生管不管都一样,管多了,是给自己找事。(有些学生千万不能多管,万一管出问题就麻烦了。)
如果老师的“要求”和学生的“需求”没有交叉点,那教师和学生就很难有交集和共鸣,就很难形成合力,很难形成好的教育。
我们常说“适合的教育就是好教育”。
这个“适合”,对教师者而言,就是要分析学生的需求,对学生的要求既不过高,也不过低,恰到好处就会发挥教育的最佳力。
对学生而言,就是要适应教师的要求,对自己的要求不能过低,与教师适切的要求相向而行。
理想话的状态就是教师的“要求”与学生的“需求”正好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