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课居然是经济学——南洋理工大学求学记7

文摘   2024-11-14 23:08   新加坡  

        2024年11月12日周二,上午930开始了第一次课,居然是经济学,由周孙铭教授给我们讲授。从上午930一直上到了中午1230才下课,中间休息了一次,大约5-10分钟。

        课前周教授给每个学员发了今天课程的讲义,与课件上的内容一致。我简单浏览了一下讲义的内容,都是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形,根本看不懂什么意思,心中暗暗叫苦,有些老师和我的情况差不多。授课内容比较抽象,再加上我那糟糕的数学基础,还有周教授并不标准的普通话,上课如同听天书。此时此刻,我深深地体会到了平时上课学生听不懂那痛苦的感觉。

        虽然很多内容听不懂,但教授讲课的方式和思路却有很多可供借鉴学习的地方。

        以下是今天上课的几点思考:

一、经济学是干什么的?

        周教授第一句话说:“经济学是教给人们更好地认识(看待)这个世界。”

        我的思考:其实,每个学科都是在教给人们如何来更好地认识这个世界,每个学科是从不同的视角和维度来认知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各个学科不仅教会人们如何认识世界,还要教给人们通过相应的学科语言来表达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简单来说就是“思考+表达”

二、经济学是如何认识世界的?

        周教授在上课过程中,把生活中具体的经济现象通过“数形”的形式表达出来,这让我比较的直观了解数学建模的重要性。

        我的理解:

        1、对学习者的启示:在“现象”中要看到“抽象”,在“经验”中要发现“理论”。

        要学会建构模型,把“现象”通过“数形”建模形式呈现,用图形来解释现象,把“现象”和“经验”上升到规律性的“理论”认知,这就是常说的由“现象”(具象)到“抽象”,由“经验”到“理论”。

        也可以反过来理解,每一个抽象的背后都有许多的具体复杂的现象。我们需要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找出事物的本质规律,往往这个规律性的理论是很简单的。

        正如周教授所言:最简单的经济模型就是“需求”和“供给”,最理想的经济发展模型就是找到“供需的均衡点”。其他复杂的经济现象都是从这两最个简单的经济模型中演变出来的。

        所谓“大道至简”,经济基础模型如同太极拳中的“云手”,看似一个很简单不起眼的小动作,却蕴含着千变万化,“收”中有“放”,“防”中带“攻”,收放自如,攻防一体。

        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对学习者而言,在工作学习中一定不能在万物中迷失了方向,一定要化繁为简,学会多总结,多思考,重视发现最基础的“道”,发现事物最基础的运行规律。

        2  、对老师教学的启示:在“抽象”中要看到“现象”(具象)。

        当抽象的理论不好理解时,我们可以结合现实生活中具体的现象理解。教师在授课时,就是想办法把抽象的理论和具体的生活情景相结合,促进学生理解。然后指导学生学会这些思维(理论)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情景问题(实践),成为真正的“问题解决者”,这恰恰符合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要求。

        3、对三名工程人员的启示:

        同样,作为我们三名工程人员,省教育厅大力培养我们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在工作中不仅仅要有“做法”(经验),还要有“想法”(思考),更要有“说法”(理论),能把具体的工作经验上升为可供更多老师复制的基础理论模型,不能只停留在经验的层面,要发现经验背后的理论基础。

三、复杂的理论学习需要循序渐进,需要合作学习。

        认知复杂的世界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周教授在授课过程中讲过一个理论后,就给我们学员出几个生活中的情景问题进行变式演练,以更好地增进理解。周教授还要求我们在课下要建立学习共同体,结对学习,相互合作,相互讨论,相互帮助。

四、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唯一的,答案也不是唯一的。

        今天周教授给大家布置了11个思考题,下次课上由我们一组要进行汇报交流。教授特别强调答案不是唯一的,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不是唯一的。大家一定要认真思考、充分讨论交流。

于万浩
健康是最大财富知识是永恒追求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