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日星期一,今天张教授的课程内容摘记——中、道、诚、和。
子曰:“舜其大知也与!舜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其斯以为舜乎!”
为什么舜有大智慧,孔子总结了三点:
一是舜“好问”和“好察迩言”。好问,就是喜欢向别人问问题,善于征求他人意见。好察迩言,表面意思是能够审察别人浅近的话语,深层意思是能细心体察他人的言语,从中汲取智慧和经验。整句话的含义是舜善于征求他人意见,并能够倾听和理解他人意见。
二是舜能做到“隐恶而扬善”。隐恶,就是隐藏别人的缺点和不足。扬善,就是宣扬别人的优点和长处。说的是舜为人处世,能包容他人的短处,宣扬他人的善行。
三是“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
执其两端,是说能把握事物的两个极端(如“好”与“不好”两端)。既考虑问题的正面,也考虑其负面,做到全面考虑问题,既不过分也不偏颇,达到一种平衡和适度的状态。如老师在教育学生时,既严格要求,又给予适当的宽容和理解,避免过于严厉或放任自流,做到“严而不苛、爱而不纵”。
用其中于民,是说舜在处理百姓的问题时,能兼顾各方面的利益,确保公平,不走极端,追求适中的、平衡的处理方式,造福百姓,达到最佳的治理效果。
简而言之,舜的大智慧主要表现在:
一、善于征求他人意见,并能够倾听和理解他人意见。
二、为人处世,能包容他人的短处,宣扬他人的善行。
三、处理国家事务时能全面考虑问题,兼顾各方利益。
如果将舜的智慧应用于教育,可以理解为这样做:
一、善于征求学生和家长意见,并能够倾听和理解学生与家长的意见。
二、能够包容学生的不足,少用指责,多用赏识的眼光看待学生成长。
三、能够兼顾不同层次学生发展需求,公平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偏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