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logy | 从沿环境梯度的多维群落性状分布推断生态选择

文摘   2024-07-29 17:18   江苏  

了解群落组配的驱动因素对于预测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的未来至关重要。生态选择通过选择具有最合适性状组合的个体来塑造群落。检测跨环境梯度和跨时间的关键性状选择类型有可能揭示群落动态的潜在非生物和生物驱动因素。在此,我们提出了一个基于模型的预测框架,以量化群落的多维性状分布(群落性状空间),并利用该框架来识别沿环境梯度塑造群落的生态选择类型。我们将该框架应用于3600多个北方森林林下植物群落,结果表明定向选择、稳定选择和歧化选择都会改变群落的性状分布,而且作用于个体性状的选择类型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我们的研究结果为自然系统中的歧化选择提供了新颖而罕见的经验证据。我们的方法提供了一个框架,可用于识别选择下的关键性状,并有助于检测群落动态的基本过程。

  • 引言

在全球环境变化的背景下,了解自然群落的变化过程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相应影响变得越来越重要。基于性状的方法提供了一种独立于分类群的方法来描述生物对不断变化的环境的反应,从而有可能提供有关群落组配的见解。尽管基于性状的方法已经发展成熟,但预测群落组成和厘清群落组配的基本过程仍然是一项挑战。最近的理论研究、概念研究和方法研究共同表明,对群落的全部性状分布建模可促进对群落组配的理解。

群落由具有不同表型特征的个体组成,这些表型特征会影响个体的表现,即个体的功能性状。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相互作用会根据个体的性状选择个体。当选择有利于具有某种性状值的个体时,无论物种如何,我们都会预期群落中这种性状值会随之增加。因此,群落及其性状组成是具有不同性状组合的个体在不同选择压力下产生的综合属性。由于个体表现出多种性状,对一种性状的选择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其他性状的相应变化,从而可能改变群落水平上性状之间的相关性。尽管如此,群落组配文献仍以关注单一性状的研究为主,并且经常发现非生物过程而非生物过程构建群落的证据。此外,常用的过滤框架将观察到的单一性状变异与随机组合产生的变异进行比较,往往无法将非生物过程与生物过程区分开来,因此在群落结构方面提供的可迁移知识有限。

生态选择类型的识别为群落的组配提供了一个更普遍的视角。生态选择可分为三种类型——定向选择、稳定选择和歧化选择(图1c)。在环境过滤或竞争排斥的驱动下,定向选择会导致群落中最常见、从而可能是最优的性状值发生改变(图1d)(表1)。稳定选择会减少性状变异,导致性状趋同,表现为性状范围变窄(图1e)。它可以由作用于同一性状的两个相反的环境过滤器驱动,也可以由竞争排斥或正向频率依赖机制驱动,使具有相似响应性状的物种受益。例如,在演替过程中,一些植物可能会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组成,从而有利于其他具有相似性状(环境要求)的植物物种定殖并获得多度。稳定选择也可能源于更强的性状相关性,而单变量性状均值或方差没有相应的变化(图1f)。这种较强的性状相关性可能来自环境过滤(如干旱),或生物相互作用(如捕食)。最后,歧化选择会导致性状分布的模式(“峰值”)数量增加,或使性状分布更加均匀(图1g)。歧化选择可能由限制性相似性或负面物种相互作用产生,例如通过生态位差异产生的资源竞争或通过共同病原体或互惠者产生的明显竞争(表1)。我们注意到,如果出现了新的最佳性状,但代表过去最佳性状的个体仍然存在,那么双峰性或均匀性状分布也可能来自方向性选择的突然转变。

1 工作流程和假设示意图

最近的研究探讨了选择如何影响群落中单一性状的分布。要想更可靠地推断组配过程,就必须考虑多种性状(通常是相关性状)。迄今为止,很少有研究对多维性状多样性模式进行建模,原因是与性状相关性建模和比较多维性状体积相关的挑战。性状概率密度框架为量化多维性状超体积提供了一个概率框架。在此,我们采用两阶段方法将这一概念性概率框架转化为预测性框架:首先模拟沿环境梯度的物种相对多度,然后将其转化为多维性状分布。我们的两阶段方法考虑了物种表型所带来的性状相关性(或性状特征群(trait syndromes)),因为我们模拟的是物种对环境而非个体性状的反应。在第一阶段,我们采用多项式贝叶斯物种联合分布模型(JSDM),该模型能准确预测观测到的物种相对多度。在第二阶段,我们利用后验模型预测结果,按照Clark2016)提出的预测性状模型的改进版本,构建群落的概率多元性状分布。由于我们的JSDM并不以因果或机理的方式解释物种间的生态相互作用,任何JSDM都是如此,因此我们不使用该模型来区分非生物选择与生物选择的影响。相反,我们通过研究沿环境梯度预测的群落多维性状分布(群落性状空间)中出现的模式,来推断生态选择类型和驱动群落动态的潜在低水平过程。通过首先对物种建模,然后应用概率模型预测来构建性状分布,我们可以连续预测一系列环境条件下的整个性状分布,而不仅仅是在样本地点观察到的那些条件。此外,我们基于模型的方法考虑到了基本群落数据和物种对环境条件反应的不确定性,并将其传播到预测的性状分布中。如果我们直接总结观测到的多维性状分布,则无法考虑这种不确定性。

我们将这一框架应用于物种贫乏的北方森林林下群落。这些数据跨越芬兰1200-km纬度梯度上的3600多个林下群落,取样时间分别为1985年、1995年和2006年。在第一阶段,我们模拟了维管植物的相对多度如何取决于生长季温度、生境肥力和森林密度。在第二阶段,我们将预测的物种群落转化为四维群落性状分布(群落性状空间),以比叶面积(SLA,与光照和养分捕获有关)、叶片碳氮比(C:N,描述相对氮获取)、叶片干物质含量(LDMC,与养分获取有关)和叶片磷(P,与磷获取有关)为性状轴。根据叶片经济学和植物策略理论,这些性状可能与我们的环境梯度一起影响植物的成功。

通过研究群落性状分布在模拟环境梯度上的变化,我们实现了三个目标。首先,我们通过量化群落性状分布在生长季温度和森林密度梯度上的数量变化,评估整体功能多样性在环境梯度上的变化情况。我们假设,在最寒冷、密度最大的森林中,功能多样性最低,因为营养物质和光照的稀缺会使林下生物采取资源保护策略。与此相反,在树木密度低、温暖肥沃、资源最丰富的生境,功能多样性预计会最大。其次,我们研究了哪些性状对沿环境梯度的多维性状分布体积的总体变化(性状变异的增加或减少)贡献最大,即确定了选择下的性状(图1b)。由于北方森林的氮和光限制会沿着演替梯度加强,根据植物策略理论,我们假设氮获取相关性状(如叶片C:NLDMC)以及光捕获相关的SLA会沿着森林密度梯度受到选择,而叶片P不受森林密度影响。由于微生物活动和养分循环受到温度的强烈控制,我们预计寒冷的生长季温度会限制养分的可用性,并选择资源保守性状(高LDMC、高叶片C:N、低叶片P和低SLA),从而导致性状变异小和性状空间体积小。第三,我们将评估双变量和边际性状分布(即多维性状空间的横截面)如何沿着模拟的环境梯度变化,以检测生态选择类型的迹象(图1c)。我们预计,随着森林密度的增加,我们会发现定向选择甚至稳定选择,因为土壤氮素供应量较低,选择个体的C:N比值较高,表明氮素需求量低;LDMC值较高,表明资源保守主义,表现为叶片坚韧、生长缓慢、寿命长。在最寒冷的生长季节,生境肥力较低的情况下,这种资源保护主义应该最为强烈。与此相反,我们预计较温暖、较年轻的森林中养分更丰富的生境将支持更广泛的养分利用策略(叶片C:NLDMCSLA和叶片P的变化范围更广),并有可能因氮素或光照的竞争而出现歧化选择。

  • 材料和方法

林下群落和林分数据

芬兰国家资源研究所(Luke)于1985-1986年、1995年和2006年对林下群落进行了调查,在林地的矿质土壤上建立了一个由1700个地点组成的系统网络。该系统取样网络是第八次芬兰国家森林资源清查的一部分,由多个群组组成,在芬兰南部,这些群组沿东西轴线相距16 km,在芬兰北部,这些群组沿南北轴线分别相距24 km32 km。每个群组包括芬兰南部相距400 m的四个线性取样点和芬兰北部相距600 m的三个取样点。数据包括1985-1986年的1495个地点、1995年的1673个地点和2006年的439个地点(按年份分列的独特清单地点组合共计3602个)。2006年的调查是根据森林焦点计划开展的生物土壤项目的一部分,该计划是pan-European International Co-operative Programme on Assessment and Monitoring of Air Pollution Effects on Forests监测点网络(一级)的一个子集。此次取样的空间范围与之前覆盖全国的调查相当(图1),但每个群组最多调查一个地点。

在所有三次调查中,每个地点都对每个物种的维管束植物覆盖率(0.1%-100%)进行了目测估算,估算范围是位于样带上的四个面积为2 m2的永久性方形采样区,每个采样区之间相距3 m。在此,我们建立了地点层面的数据模型,并使用四个取样四方形区域的物种覆盖率平均值来估算每个地点的物种多度,覆盖率百分比值被视为物种层面的计数。调查中共观察到380种维管束植物。为确保对物种特定模型参数进行有意义的估算,我们将重点放在39个物种上,这些物种在每个调查年至少有5%的地点出现(这是高维JSDM设置中的常见做法)。每个地点的森林密度按树木基部面积估算。灌木覆盖率是以永久性植被调查点为中心,以9.8 m为半径(2006年为11.3 m)的圆形样地内灌木和0.5-1.5 m高乔木的预计覆盖率。地点肥力是根据植被的六个等级确定的。在此,我们将其重新划分为两组,分别代表“高”和“低”肥力。生长度日变量表示根据芬兰气象研究所建模的10-km2分辨率插值日温度值计算的过去十年中超过+5°C的地点级年平均温度总和。

性状数据

我们为每39个物种收集了10个性状的数据:高度(与扩散和光照竞争能力有关)、SLA(与光和养分捕获有关)、叶片碳氮比(C:N,描述相对氮获取)、LDMC(与养分获取有关)、叶片磷(P,与磷获取有关)、叶片氮(与氮获取有关)、叶片N:P比(描述相对养分需求)、菌根定植率(描述与土壤真菌的关系,以菌根真菌定植的细根比例来衡量)、克隆性(二元;描述物种是否能够克隆传播)和扩散模式(二元;描述物种是否随风扩散)。物种特定的高度、SLALDMC值是从TRY数据库中获取的中位数。叶片C:N主要通过在芬兰南部和东部多个地点采集的多个个体的叶片样本(约2 g)进行测量,或者从TRY数据库中获取中值。叶片NPN:P主要从与叶片C:N相同的样本中测定,或从NP数据库中获取中值。克隆性从CLO-PLA数据库中提取,菌根定植从GRooT数据库中提取中位数,风力授粉综合征从TRY中提取(授粉综合征在此重新分类为二元:风力vs.其他)。叶片样本在+60°C下干燥72小时后碾碎,使用流动注射分析法分析CN,在+550°C下燃烧并用盐酸提取后,使用分光光度法分析P

建模方法

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功能性状预测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对物种相对多度进行多项式贝叶斯JSDM拟合。在第二阶段,使用参数化的JSDM预测物种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成功概率,然后通过线性变换将其映射到性状上。关于预测生长季节温度、生境肥力和森林密度梯度的物种相对多度的多项式JSDM的完整描述,请参见附录S1S1部分,附录S1中的物种列表:表S1Itter等中的模型选择。该模型采用多项式响应函数,估算每个物种在局域环境条件下相对于群落中其他物种的成功概率。这意味着我们模拟的是群落结构,而不仅仅是单个物种的反应。每个物种的相对多度都会受到其他物种对模型环境变量的反应以及不同地点之间随机(即未测量的环境)变化的影响。该模型假定空间和资源是有限的:如果群落中某一物种的成功概率增加,则所有其他物种的成功概率必然降低。虽然这一假设反映了同一营养级中物种间的拮抗相互作用——由于资源(如养分、光照和生长空间)的共享性和有限性,但我们的模型并不是机制性的,并没有明确考虑生物间的相互作用。相反,多项式响应函数考虑了模型群落中物种相对多度的非独立性。现有的JSDM通常通过残差随机效应项来模拟这种统计依赖性。我们在此探讨了是否纳入这种残差依赖性,但发现仅用多项式响应函数就能更好地预测观察到的群落。因此,我们的建模方法侧重于生态选择,考虑了几个关键的环境选择因素和群落内物种间的依赖性。

  • 结果与讨论

模型验证

我们将模型预测结果与观测到的自然群落在两个层面上进行了比较:(1)群落组成;(2)功能性状分布水平。样本内和样本外的后验预测模型检查显示,预测的物种相对多度与观测到的物种相对多度之间具有很高的相关性,大多数物种的物种水平贝叶斯R平方值超过0.6。在功能性状水平上,根据修正的Kolmogorov-Smirnov检验(附录S1:表S2),在90%以上的研究地点,观察到的和预测的功能性状分布没有显著差异。克隆性、SLA和叶片C:N是预测效果最好的性状,在3000多个研究地点中,该模型平均分别捕捉了28%27%23%的变异(附录S1:图S1)。此外,群落水平的性状预测值(CWM)与观测到的连续性状的CWM值有很好的相关性,而模型对高度变化的预测较差(附录S1:图S2)。

沿环境梯度的群落性状空间体积

描述林下群落整体功能多样性(以SLALDMC、叶面C:N和叶面P度量)的群落性状空间体积在密度最大和最寒冷的森林中最小(图2),这与我们的假设相符。由于森林密度与林分年龄呈正相关,尤其是在约60年以下的森林中(附录 S1:图 S3),因此我们在下文中使用森林密度作为林龄的代表,以推断幼林随时间的变化。与我们的假设一致,我们发现在生境肥力较低的最温暖、最开阔的幼林中群落性状空间最大(图2a)。在那里,所有性状的变异最大,性状相关性最弱(图3a-e),从而扩大了总体积。然而,与我们的假设相反,在生境肥力较高的情况下,最大的性状空间出现在森林密度中等或较高的最温暖的森林中(图2b)。在温暖和肥沃的条件下,性状空间出乎意料地向密度较高的森林扩展,这是由于LDMCSLA的变异不断增加(图3f,g),从而抵消了叶片C:N和叶片P变异下降以及性状相关性增强对空间体积的负面影响(图3f-j)。这一发现将在下文的“歧化选择“部分进行更深入的讨论。正如假设的那样,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寒冷的生长季节对北方森林系统的所有性状都产生了选择作用:在肥沃生境中,SLALDMC和叶片P的变异减少,而叶片C:N的变异在寒冷的生长季节增加(图3)。在接下来的章节中,我们将描述和讨论性状变异的具体变化,并将其与选择类型联系起来。

2 沿环境梯度的四维群落性状空间体积

3 沿环境梯度的功能性状变异和所有性状之间的相关性

歧化选择

随着森林年龄的增长和上层树木密度的增加,对养分的竞争也会加剧,林下群落的资源也会减少。沿着密度梯度,在更温暖、更肥沃的生境中,我们观察到群落性状空间的扩大(图2b)。这主要是由于LDMC变异的增加,其次是SLA变异的增加(比较图3ab3fg)。与此同时,我们观察到LDMC分布从一个优势性状值转变为一个更均匀的分布(图4a-c;附录S1:表S3),这与基于分歧性状的选择所预测的模式一致。LDMC与描述物种在资源利用轴上位置的资源利用策略和叶片寿命有关。因此,随着森林密度的增加,对LDMC的不同选择可能反映了物种间的负面相互作用,可能会加剧对氮等土壤养分的竞争,并有利于具有不同资源利用策略的物种。这一发现为现实世界群落中鲜有研究的歧化选择增加了必要的证据。此外,与我们的预期相反,我们观察到在肥沃生境的低密度和中等密度下,叶片C:N的变异向寒冷森林扩展(附录S1:图S4j-q,表S3)。较低的温度限制了分解率和氮循环,降低了氮的可用性,要求物种对氮的需求有所不同,而在较高温度下,对氮需求高的物种占主导地位。有趣的是,在低肥力条件下,氮限制在最寒冷的森林中变得如此强烈,以至于导致了对高叶片C:N的强烈定向选择(附录S1:图S4a-i),这将在下文中讨论。与我们的预期相反,在最年轻和最温暖森林中养分最丰富的生境中,我们没有发现对任何性状进行一致的歧化选择的迹象(图4;附录S1:图S4S5,表S3)。相反,虽然这些群落的性状变异很大,但性状分布通常以一个峰值为主,这表明一种性状值或性状组合受到了青睐。

4 高肥力条件下沿环境梯度的经验双变量性状分布

定向选择和稳定选择

除了在特定条件下(温暖、肥沃的地点)的歧化选择外,预测的性状分布也显示出与假设的定向选择和稳定选择结果相似的模式(图1)。正如假设的那样,我们发现了定向选择的迹象,因为叶片C:NLDMC的群落加权平均值在从温暖生长季节向寒冷生长季节移动时都有所增加(图4和图5)。这种模式在低肥力生境密度最大的森林中叶C:N最为明显(图5c,f,i),表明生长季长度(或某些相关但未测量的变量)作为一种选择因子,在温暖条件下有利于氮需求量高(叶C:N低)的物种,而在寒冷条件下则有利于氮需求量低的物种。在北方森林中,分解率和氮矿化度受到温度的强烈限制。根据定义,当平均值没有变化但方差减小时,就会出现纯稳定选择,正如我们在温暖的低肥力生境中观察到的LDMC(图5a-c),随着森林密度的增加(在SLA中也观察到;附录S1:图S5a-c)。

5 低肥力条件下沿环境梯度的经验双变量性状分布

性状相关性导致的稳定选择

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沿着森林密度梯度,不同生境类型之间的性状相关性更强(图3e, j)。在密度较高(在肥沃生境中也较冷)的森林中,性状相关性的增加意味着群落性状空间比仅由单一性状变异所定义的空间要小,也就是说,性状之间的依赖性缩小了性状空间的体积。性状依赖性的增加表明,在模型梯度上有多个同时发生的集合过程会引起性状权衡。权衡限制了具有可行性状组合的物种数量,尤其是在最密集和最寒冷的森林中。早先的一项研究报告称,在干旱梯度上,高度和种子质量这两个性状的共变性不断增加。为支持这一观点,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沿着多个相互作用的梯度,性状之间的依赖性也在不断变化,这补充了沿着环境梯度同时进行多个组配过程的新证据。总之,我们发现有明确的证据表明,在这个生长季温度和生境肥力变化范围较大的系统中,林下群落的功能多样性会沿着森林密度梯度降低。

选择类型随时间的变化

我们发现有证据表明,随着研究森林密度的增加,多种选择类型改变了群落的性状空间。首先,在温暖的低肥力森林中,我们观察到叶片C:N从低密度森林(图5a)到中密度森林(图5b)的歧化选择;随后,当移至最古老和最密集的森林时,同一性状的选择趋于稳定(图5c;附录S1:表S3)。在这里,歧化选择背后的潜在机制可能是对氮的竞争,而在最稠密森林中的稳定选择可能是由优势物种Vaccinium myrtillus的竞争排斥所驱动的,尽管我们不能排除其他可能的机制(表1)。据我们所知,这是首次说明在群落水平上,一种性状的生态选择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从而揭示了自然群落中表型选择的一个未决问题。

对物种而非性状建模的优势有助于推进对组配过程的检测

由于我们的目标是研究生态选择如何塑造自然系统中的群落,因此我们需要在观测到的环境梯度范围内连续预测性状分布。如果直接使用观察到的性状值,我们就只能评估在林下群落样本点观察到的环境条件下的功能性状分布,从而无法全面了解功能性状分布在广泛环境梯度中的变化。通过首先建立物种模型,然后映射到性状,我们能够对整个多维性状分布进行概率预测。如果我们直接对性状建模,我们将仅限于预测总结基本多维性状分布的统计数据,如CWMCWV

此外,通过首先对物种进行建模,我们的方法反映了我们的理解,即选择会影响物种的成功率(这里是存在的联合概率),这反映在群落性状分布中。物种身份包含与其空间分布和多度相关的所有性状信息,而不仅仅是我们研究中所测量的性状。我们的“物种优先”建模方法通过影响物种对观察到的局域环境的共同反应,间接地考虑了未观察到的性状在群落组合中的作用。因此,也许与直觉相反的是,物种优先的方法比直接模拟这些群落性状统计数据对环境的响应,能更准确地预测群落性状的平均值和变异。总体而言,我们的框架能对性状分布的基础过程产生基于模型的预测性和可迁移性理解:它提供了(1)在观测到的全部环境变量范围内对群落性状空间的基于模型的估计(重要的是可用于推断新条件下的性状分布,即可迁移应用)和(2)对模型参数和性状分布预测的不确定性的估计。

我们的方法允许非参数性状多度分布,包括倾斜分布、峰值分布和平坦分布,从而比常用方法更准确地反映真实世界的群落,从而改进了对潜在群落组配过程的识别。它允许性状分布的多模态性,从而能够检测到模态中的歧化选择和转变,而迄今为止,这些选择和转变在很大程度上仍未被检测到。最近的研究侧重于通过使用群落性状分布的多个方面(如偏度和峰度)来改进对组配过程的检测,而不是使用传统的均方差主导方法,因为后者隐含地假定了高斯性状分布。我们的方法展示了概率群落性状空间的变化,并将其与生态选择类型、潜在的底层机制和物种多样性模式联系起来,从而推动了这一领域的发展。未来的模型开发应将种内性状变异纳入框架,并探索将分类和顺序性状纳入超体积量化的可能性。

  • 结论

我们介绍了一个基于模型的框架来构建多维群落性状分布,并说明了如何利用该框架来检测生态选择的迹象并确定可能的潜在机制。将这一框架应用于一个大型自然群落数据集,我们发现有证据表明,定向选择、稳定选择和歧化选择同时影响着北方森林林下群落的环境梯度。我们的研究结果还表明,随着演替的进行,作用于某一性状的选择类型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发散型变为稳定型。生态理论通常假定性状要么处于稳定选择之下,要么处于定向选择之下。在这些具有不同年龄、密度和生境质量的研究群落中,相互作用和交替选择的力量产生了多重性状权衡,选择具有特定性状组合的物种。因此,我们观察到北方森林林下群落的整体功能多样性沿着密度梯度下降。所有这些发现都有待于实验数据的验证,实验数据可以将选择、漂移和扩散分离开来。我们鼓励有合适实验数据的研究人员测试这一框架在正确检测实验操纵选择方面的稳健性。总之,我们的研究结果说明了作用于代表多维表型的个体上的交互选择过程是如何在群落性状空间和群落功能多样性上留下独特印记的。


  • 文献信息

Inferring ecological selection from multidimensional community trait distributions along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期刊
Ecology (IF = 4.4)
作者
Elina Kaarlejärvi*, Malcolm Itter, Tiina Tonteri, Leena Hamberg, Maija Salemaa, Päivi Merilä, Jarno Vanhatalo, Anna-Liisa Laine
发布日期
2024 年 7 月 26  日
DOI
https://doi.org/10.1002/ecy.4378
文章翻译仅代表译者的理解,如需参考和引用相关内容,请查阅原文。
点击“阅读原文”可查看文献↓↓↓

Biodiversity Monitoring
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群落生态;生态统计;R语言;python。 主要分享一些前沿的文献和方法实例,更新看心情和时间。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