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拆封测评:默克尔自传《自由:1954到2021年回忆》

文摘   2024-11-30 01:56   德国  

作者:小丁




几个月前就听说默克尔的自传将在11月份出版,当时就很想一读为快。终于盼到了11月26日,去超市路过图书区,正巧见到收银台上赫然摆放着好几本。一问价格42欧,我不吱声直接去超市买菜。

但是回家路上念念不忘,睡了个不踏实的午觉决定带上足够的钱去书店将其拿下。我已经很久没看纸质书,上次看还是路边捡到的德国前驻华大使回忆录。我也很久没买纸质书,上次买还是去年回国时,连42人民币都不到。


新书拆封


想到在柏林下个馆子也要二三十欧,这本大部头应该能读上一段时间,之后还可以送人,就把它请回了家。迫不及待拆开塑料包装,一股久违的新书油墨香扑面而来,已经忘了上次闻到类似气味是什么时候。

封面是海军蓝,无论是背景还是默克尔穿的套装都是这个颜色,显得大气沉静。默克尔不施粉黛,脸上的鱼尾纹、傀儡纹(也叫木偶纹,指法令纹向嘴角下方延伸的部分)、颈纹等清晰可见,想必是不靠颜值吃饭的佐证。

前总理没有戴任何珠宝首饰,只在脖颈围了一串五彩石子编成的项链,朴素务实溢于言表。封面除了印了她的名字安格拉·默克尔之外,还有本书题目《自由》。说实话,不觉得自由是她的执政理念之首。

封底则是全身照,裤子和鞋履都是低调服帖的款式。比着众说纷纭的菱形手势,这位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女性目及前方,饱含期许。面前仿佛一扇门打开,阳光射进来,照亮身后堵住退路的墙角,也照出她坚定的背影。


内容结构


媒体说这本七百多页的书“只有”四百多页是写她在位期间的。我却觉得这个篇幅所占比例已经不小,毕竟我想读的是她的人生经历,而非执政生涯。况且除了难民政策,她掌权期间的其他决议我也不太关心其“背后的故事”。

翻开新书,书脊还会沙沙作响,还会习惯性地恢复闭合状态。目录告诉读者,该书分为五个部分,每个部分还有三到五个篇章,每个篇章还有五到十个段落,每个段落用六七页长度讲述一个关键词。

这五个部分的题目和下属篇章我自己翻译如下,理解欠妥之处还望斧正:

第一部分:我生来不是当总理的料:

·幸福的童年

·远走他乡

·在东德科学院的日子

第二部分:民主启航:

·统一和权利和自由

·自我立足

第三部分:自由与责任:

·重建东部

·平等/平权

·可持续发展

·为什么是CDU?

第四部分:为德国服务(上):

·开篇

·盛夏童谣

·沙滩椅上的女主人

·世界经济困局

·欧元困局

·乌克兰和格鲁吉亚加入北约?

·乌克兰的和平与自决

·“我们能搞定”

第五部分:为德国服务(下):

·一张友善的面孔

·交错相联的世界

·气候与能源

·联邦国防军在行动

·以色列

·开罗

·疫情来了

算上索引、缩写注释、鸣谢等等不痛不痒的内容和十来页彩色照片,共同构成了这本沉甸甸的默克尔自传。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序言落款是默克尔和幕僚长Beate Baumann共同完成。


开篇首句


Dieses Buch erzählt eine Geschichte, die es so nicht noch einmal geben wird, schon weil es den Staat, in dem ich 35 Jahre gelebt habe, seit 1990 nicht mehr gibt. 这本书讲述了一段永远不会再发生的历史,仅仅因为我生活了35年的国家从1990年起便不复存在。

这是序言第一句,也是本书正文开门见山的话语,说得非常“默克尔”:十年前德国民众发明了一个新动词:merkeln,字面意思是“像默克尔总理那样以拖延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从不提供任何明确信息”。

“一段永远不会再发生的历史”,是啊,听起来无比凝重,仔细推敲却言之无物:古希腊哲学家都知道人不能两次踏入相同的河里,又有哪一段历史是会重复发生的呢?如果有,又怎会有人出书不厌其烦地讲述一遍?

默克尔提及两德统一对其人生的划时代影响,又有哪个德国人的生活没受到影响呢?就连我这个留德七年的“老外”也时常能体会到东西德至今肉眼可见、无法弥合的不同之处。所以这真是一句“正确的废话”。


难民潮涌


出自传的目的直到2015年12月4日入夜才跃然纸上:默克尔决定敞开国门,让从匈牙利来到德国奥地利边境的难民们入境。她把这个决定及其后果叫作自己执政期间的一个Zäsur。

这个词我不仅德文不认识,连英文都不认识。查了半天确定是乐谱的休止符,或者诗篇段落之间的停顿。但我们都知道难民潮事件之后她在政坛依然稳如泰山,所以不如翻译成分水岭较为合适。

我个人也会把默克尔一分为二,出台难民欢迎政策前后甚至都不是同一个人。用阴谋论的话说像是被“夺舍”了,她的傀儡纹也是在那时变得愈发明显。我们不妨回忆一下她之前的样子。

2015年夏,某巴勒斯坦女孩当着无数电视观众请求默总理给予自己和家人合法居留,免遭遣返命运,默的回答非常“默克尔”:公事公办。女孩当场失声痛哭,引发热议,舆论批评默铁石心肠。

两个月后,土耳其小男孩Alan Kurdi逃难路上暴尸沙滩的照片震惊全球。默克尔“洗心革面”的机会来了,随即让数百万叙利亚难民踏上曾经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德国领土,默官腔一夜之间变成了“默妈妈”。

序言表示,这一事件与其任人评说,不如当事人直接说清楚。这一决策过程在多大程度上符合民主程序,也是我阅读本书的目的之一。但她说得再清楚,也不能否认德国的国运从此改变。


三大事件


如果说难民无限制涌入是德国自找不必要的苦吃,疫情就是全球无差别通通被吃,俄乌战争则是自己种下的苦果自己吃。后面两件事默克尔也都在序言中提到,估计会和应对难民潮一样花不少篇幅着墨。

她承认这些事件经由她的还原一定是主观臆断的(subjektiv),但其目的是捋顺重大时间节点的执政思路,使大家能够理解政治如何操盘,因为政治不是装神弄鬼(Politik ist kein Hexenwerk),而是事在人为的(von Menschen gemacht)。

她在序言最后一段还重新提醒大家,那句被误读已久的名言“我们能搞定”的上下文:Wir schaffen das, und dort, wo uns etwas im Wege steht, muss es überwunden werden, muss daran gearbeitet werden.(我们能搞定,有什么阻碍我们前进的,就必须克服,必须花功夫解决。)

最后,默克尔用自己成书的经历勉励各阶层人群,不惧艰辛,砥砺前行,毕竟一切皆有可能(Alles ist möglich)。这么一本改变德国国运甚至欧盟格局的人自己写的书,你有兴趣随我一同读完吗?



广 告 时 间





相关阅读:

万字!“呵,男人!”默克尔卸任后的首次深度访谈:特朗普、普京、难民、能源、梅尔茨...以及她所犯下的错误









转载需与本公众号联系

并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 “德欧华商”

「 喜欢我就点赞在看,一键两连!~ 」

德欧华商
立足德国,介绍德国生活,传递德国华人社会资讯,解读德国官方对华人生活有重要意义的政策和法律,更了解德国.....我们是德国华文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