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华医】孙卫中:从北京到德国,跨越中西医学!医者人生与自费奋斗

文摘   2024-12-02 00:04   德国  



记者:张葉






序言

从雄伟的阿尔卑斯山到波涛滚滚的北海,从一马平川的下莱茵平原到美丽的度假胜地吕根岛,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土地上居住着约二十多万华人,在这些华人中,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群体,那就是一群在德国各大医院和诊所工作的华人医生们。

他们大约有二百多人,他们是救死扶伤的白衣天使,他们是德国社会的精英人士,他们是德国华人社会的佼佼者,他们也是我们在德华人的骄傲。

本人有幸采访了一系列在德的华人医生们,记录了他们生命轨迹上的点点滴滴,也记录了他们在德求学的艰辛往事和在德工作的辉煌成就。以下是第一篇访谈。


孙卫中博士


在众多的在德华人医生中,有一位非常特殊的医生,他就是集中西医于一身的孙卫中博士。

孙卫中先生于1958年,出生在中国首都北京。他出生于一个知识分子的家庭,父亲是教授,母亲是英语老师。他从小就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少年,在北京上中学时,他是学校文艺宣传队的首席小提琴手,他也曾是学校运动会的百米冠军,他还校足球队的队员。这与他后来与运动医学结缘有着一定的关联。

孙卫中先生是是文革结束后,国家为了与国际医学接轨,中国首批由北京体育学院和北京医学院联合培养的运动医学专业78级的毕业生。在国际上运动医学的概念是在一般医学的基础上加上运动医学。他毕业后,即被分配到国家体育训练局工作,担任国家队的随队医生。在国家队工作的这一段时间里,他先后担任过中国男女排、中国男篮和击剑队的随队医生,并多次随队参加过大型的国际和世界锦标赛。

随着我们国家对外开放和对外交流的不断深入和发展,孙卫中先生于1987年受到当时西德奥委会的邀请,经中国奥委会的选派和考核,来到了德国Sauerland的运动创伤医院进修运动创伤的手术和康复疗法。就在他在德国的进修的这一年期间,发生了一件使孙先生扬名德国运动医学界的事件。

那是在1987年世界水上锦标赛即将在Sofia开赛之时,德国参赛的帆船竞赛项目四人一组的队伍中,有一位帆船运动员急性腰扭伤,而此时离开赛的时间仅有五天。焦虑笼罩在这组参赛的4名运动员的头上,也笼罩了德国的帆船协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这位运动员是否能痊愈,是否能参加大赛成了大家都关心的一个重点问题。

当这位急性腰扭伤的运动员来到了运动创伤康复医院时,德国运动医学医生,杜伊斯伯格博士,他也是德国最年轻的帆船运动协会主席,请孙医生为这位急性腰扭伤的运动员做治疗,因为杜伊斯博格博士知道,孙先生曾是中国运动队参加国际比赛的随队医生,实际上,他也是想测试一下中国的随队医生应急的真本领。

孙先生不负众望,利用中医疗法在短时间内治愈了这位腰扭伤的运动员,使他能够如期参加大赛,并且这4人一组的帆船项目还获得了奖牌。为了奖励孙先生及时治好了这位运动员的急性腰扭伤,使能够代表德国及时参加世界水上锦标赛,并且荣获奖牌,杜伊斯伯格博士特此为孙先生颁发了证书。从此,孙先生成了德国帆船运动协会的名誉会员。

时光飞快地流逝,这一年进修的时间很快就结束了。孙先生回国工作一年后于1989年底,怀揣着远大的理想,带着父母和亲朋好友的期望,又重新走出了国门,来到德国的埃森大学求学深造,攻读医学博士学位。

他的求学之路并不是坦途。初到德国,孙先生要攻克的第一个难关是语言关,他不仅要学习德语的生活用语,特别是还要学会德语的医学术语和医用拉丁文。由于孙先生是自费来德学习,他还要想方设法赚钱以覆盖他在德的学习和生活费用。

俗话说:“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尽管孙先生孤身一人在异国他乡,经济拮据,困难重重,但他心中的理想和希望支撑着他在求学的路上,坚毅地前行。他一边在门诊做治疗工作以赚取生活费用,一边跟随着导师学习以获得博士学位,经过几年艰苦的学习和工作,他一步一步地克服了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在1992年6月孙先生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孙卫中先生毕业后,获得德国医生的处方权和开业权。在1994年他担任了杜塞尔多夫市的圣文森综合医院的骨科住院医生。在圣文森综合医院工作期间,孙博士工作繁忙,做了大量的骨科手术,积累了丰富的西医骨科治疗经验。孙博士在医院工作中,他把在国内工作所积累的经验与在德国的学习和工作经验相结合,让中医推拿治疗方法在西医骨科治疗中发挥作用,得到了同行和病人的一致好评。

由于孙博士在国内学习和工作时接触过中医,也从中国国家体育训练局的老前辈的医生那儿学习过中医推拿治疗方法,也看到中医推拿治疗后的显著效果,这些都使他这位西医医生更加认可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念和阴阳平衡的原则,于是他就经常把中医推拿治疗方法运用到了他的工作中。为了中医孙博士放弃了成为骨科专科医生的机会,而把西医专业方向转为德国的物理康复专科医生,这个西医专业与中医理念有相似之处,也因为中医是物理疗法的一部分。

机缘巧合,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的约翰内斯巴德医院在1997年建立了一个中西医中心。中医中心急需一位有处方权的负责人,孙博士成了该医院的最佳人选

这家医院聘请了孙博士为该中心的主任医生。自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孙博士在德国推广中医有了他可施展抱负的平台。在这医疗中心工作的13年中,孙博士竭尽全力地推广中医和中国文化,提高德国民众对中医中药的认识。

在他的努力推动下,约翰内斯巴登医院与上海中医药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进行合作,先后邀请了近四十位中医专家来德国的医院工作。2004年孙博士获得了德国理疗康复专科医生的证书。

2006年1月,孙博士成立了一个他自己的以中医为主的自然医学疗法培训中心---德国推拿学院。推拿学院的课程包括中医传统针灸、中医食疗、中文课程和中医手法和推拿。

为了使学院能够更好地发展,孙博士说到目前为止,他已经为学院投入了上百万欧元。在推拿学院近19年的发展过程中,他并没有赚到钱。

他解释说:办推拿学院并不是以赚钱为唯一目标的,而是为了推广中医和弘扬中国文化。从建院起到目前为止,孙博士以一己之力,已经培育一万多名德国的医务工作者,并且先后在德国做了上千次有关中医和中国文化的大小报告(包括德国一台的实况电视采访,报纸杂志的采访等),为中医在德国的推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自从2014年起至今孙博士在柏林开了一家全德国医疗保险公司都认可的物理康复专科医生诊所。在为病人治疗疾病的同时,也继续他在推拿学院的教学工作,同时还与12家德国西医培训中心合作,尽心竭力为中医和西医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搭建桥梁,努力促进中医和西医两个体系的相互理解和融合。

多年后,就连孙先生当年的不相信中医的博士生导师,看到中医针灸镇痛的效果,看到中医推拿理疗的效果后,不仅接受了中医,而且他老人家自己也站在讲台上宣讲中医和中国文化。

如今孙博士培养的学生已遍布全德各地,堪称桃李满天下。甚至也有挪威等其他国家的学生在孙博士的推拿学院学习过中医的推拿疗法。

英语谚语说:“有其父,必有其子”(Like father, like son)。在孙先生的三个孩子中,已经有两个女儿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德国的国家医学考试。

孙博士的大女儿孙秉梅(Philine Sun)在荷兰的Maastricht大学心理学专业毕业,在德国Tübingen大学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

而小女儿孙秉文(Saphir Sun)在汉堡医科大学获得了医学博士学位。两个学医的女儿还同时学习上海中医药大学的硕士课程并且拿到了硕士学位。由此可见,孙家推广中医,弘扬中国文化后继有人。只有二女儿孙秉露(Salome Sun)没有子袭父业,学了法律专业。

从那艰难的昨日走到了辉煌的今天,已经过了花甲,年近古稀之年的孙博士,目前还没有退休,仍然在搞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仍然有理想,有抱负,他希望在今后,中医中药在德国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为德国民众带去健康福祉,真可谓是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经过岁月的沉淀,孙博士对中医和西医的认识,对世界的认识,对自我的认识都有了巨大的变化。他回首在德国,求学,工作,创业所走过的路,心中既满足又充实。他像一粒种子一样,在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的土地上,扎根,生长,一生向着阳光。


广 告 时 间









转载需与本公众号联系

并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 “德欧华商”

「 喜欢我就点赞在看,一键两连!~ 」

德欧华商
立足德国,介绍德国生活,传递德国华人社会资讯,解读德国官方对华人生活有重要意义的政策和法律,更了解德国.....我们是德国华文媒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