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萧红故居 | 三年级梓涵在严冬——远赴哈尔滨呼兰访问

文摘   文化   2024-02-21 22:26   湖北  

2024这冰雕可真是哈尔滨一绝

————

观堂文学院 | 萧红研究

————


美好的阅读体验来自对书中世界的深度进入

课程讲授

采灼老师

新民老师

《呼兰河传


梓涵3在萧红故居“后花园”


咨询老师 

张家大宅


————
2024寒假
《呼兰河传》
访萧红故居
陈梓涵3配文
————


大铜门?有点儿不合拍


占地7125平方米!
快赶上两个足球场那么大了


介绍中说,那年代呼兰就是一个较为开化的小城?


第三章第一节,我们熟悉——这张乃莹也太不像了



感受到一种单调

————

大泥坑能够像镜子一样照明自己的形象、好坏品质。

我觉得呼兰河县城里的人都不太爱动脑筋,他们如果把大泥坑填上,

就没有大泥坑的困扰了。

我的感觉是这些人只看中外表,家人死了,他们只是哭哭,

做一个流程,不是发自内心的悲伤。

我感觉到这些人的生活很简单,他们就连看到卖东西的人也只是摸摸,并不买一些。

我感觉呼兰河县城的人生活都很简单,如同一个个机器人一般过着重复单调的生活。

——三年级梓涵日记



煞风景的禁止牌牌


战火追逐。。。永恒的精神家园


小作文,精彩哦!


9岁入呼兰县小学女生部


她爱画画

哈尔滨异国建筑很美呢!今天还在吗?

女校的合影很气派


乃莹出走北平,公子哥的打扮

看介绍中她说——

“潇洒的秋风,好自玩味!”


质行李箱




20世纪30年代哈尔滨中央大街

1931.10张乃莹出走






上图,哈尔滨道外东兴顺旅馆

1932年初张乃莹与汪恩甲住在这里

————

我觉得张乃莹应该跟着公子走,因为她如果继续流浪,

到了冬天,她可能会被冻死。

而且那位公子看起来很富有,跟着他过生活会很好。

——三年级梓涵日记




右下 1932年8月,松花江决堤淹没道外区

油画中人物是记者萧军看望在阁楼中被软禁的张乃莹




“向着温暖和爱的方向。。。”(路线图)


1932萧红与萧军在哈尔滨


1935年萧红的散文《饿》,生动描述了她当年在哈尔滨的困顿处境

“……我拿什么来喂肚子呢?桌子可以吃吗?草褥子可以吃吗?

……窗子一关起来,立刻生满了霜,

过一刻,玻璃片就流着眼泪了!

起初是一条一条的,后来就大哭了!……”



萧红与萧军在青岛








文学血脉的薪火
——萧红与鲁迅的父女情
1934年11月30日下午两点钟,上海内山书店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父”与“女”两代人汇合了,他们之间整整相距了30年,却有着薪火相传的文学血脉。
在鲁迅的帮助下,作为奴隶丛书之三”《生死场》上海容光书店出版,奠定了萧红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中图,1937年10月端木蕻良前来武汉,与二萧同住

右二,萧红等在武昌洪山塔



1938年5月,萧红与端木蕻良在武汉结婚






上左,1938年4月二萧正式分手

下图,1938年4月29日,萧红在胡风召集的

以“现时文艺活动与《七月》”为主题的文艺座谈会上,

表达了自己的创作观

“……作家不是属于某个阶级的,作家是属于人类的。现在或是过去,作家们写作的出发点是对着人类的愚昧! 那么,为什么在抗战之前写了很多文章的人而现在不写呢? 我的解释是:一个题材必须要跟作者的情感熟习起来,或者跟作者起着一种思恋的情绪。但这多少是需要一点时间才能够把握住的。”





1940年1月,萧红与端木蕻良到香港








1932年,二萧在哈尔滨,松花江发大水














冯歪嘴子的磨房




这个雕塑感人,像书里一样

————

祖父几乎抱不住乃莹了。乃莹在他的怀里挣扎,祖父年老了,

所以,乃莹如同小猫一般跳了出来。

但是, 衣服被弄得皱巴巴的。

——三年级梓涵日记


———————
———————

| 观堂中文
课程创新并践行自2010年至今,观堂文学院;观堂少年书房


| 咨询


观堂文学院:武汉

静平路书房:成都


MinervaAcademy | 观堂中文

文字 · 语言 · 文学 · 艺术


领悟或者可以豁然开朗,理解却是循序渐进的。

“人们自以为他们的心灵在操纵语言,可是往往适得其反,是语言在统治他们的心灵。”(培根)


“是谁传下这诗人的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

觀堂中文
专注研究儿童启蒙教育,专注语文教学,重视语文的教化功能,创设并整合泛语文教学相关分支学科,熏陶儿童自然养成高人文素养。讲授国学,吟诵经典,精读名著,鉴赏艺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