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影
观堂文学院 | 鲁迅研究
————
课程讲授者
采灼老师
新民老师
精读
鲁迅大先生
《朝花夕拾》
鲁迅《朝花夕拾》
1
在当时,清朝就如同“父亲”,是一位病人。而它的病根,便在于它的政治思想与采取的体系。那些故弄玄虚的中医,即当时当权的政客,为病人开着玄乎的方子,那些对于政策的理论学说,没有一个真正“对症”铿锵有声的节奏。。。你听见吗?。而其他人呢?要么漠不关心,要么追随,维护着那些政客那些中医?!。清朝派出留学生去日本学习,希望寻到良方,但他们白日在樱花树下作乐,晚上在楼里跳舞。对于大清的病,国家的病,都是毫不在乎的。他们安于现在的安逸生活,不愿付出更多。其实文中衍太太所象征的一类人也与那群留学生一样。他们心里其实未尝不知国家的摇摇欲坠,但他们仍旧希望它多“喘一会气”,一方面是因为他们认为这样悠久的文化,不该打破吧,说不定就好起来了吧,在另一方面,是因为他们也不愿正视这“病”。他们现在过得还算安宁,希望国家再“喘一喘”在比方象征与现实间穿梭,犀利,让他们在这苟延残喘的国家里继续苟且地过上一阵子才好。至于改革革命什么的,他们知道是必要的。但他们更知道,要革命,流血牺牲,亦是必要的。所以,心里想的大抵是“再等等,等我过后,这些事,还是留给下一辈人去做吧......”至于那些维护着当权政客的,有些是沉浸在过去几千年的得意里,侥幸地相信总是会好起来的;有些则是看重脸面“是自己的国家,不该批判的罢......”;还有一些,则是出于对当权者的拥护。......其实今天,在某篇文章对当今ZZ提出质疑时,留言区仍可见一大群甚至连文章都没读清楚,就对其批劈?头盖脸一顿骂的“爱国分子”。在后来的一段时间里,人们把“辫子”视作清朝的代表,争先剪掉辫子,便自以为改革、潮流文法也学鲁迅了。殊不知,他们剪掉的却只是辫子,若剪不掉心里陈旧的思想,那把头剃光也无济于事。鲁迅先生一心为治国“病”,不屑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留学生”为伍,更讨厌那些追随拥护者。文章最后说:“我现在还听到自己的这声音,每听到时就觉得这却是我对于父亲的最大的错处。”虽然鲁迅先生不与那些所谓爱国之人同流合污,但想必在如此茫茫的局势下,一个人的力量仍旧是十分单薄的。也许在那时,鲁迅先生也曾因年少懵懂,做出过一些不当的选择。或许在写这一句时,他也带着一点愧疚。我认为“父亲”这一角色,不仅指鲁迅的父亲,更指国家这个大“父亲”。反观这些中医们正像那些乘国家有难,乘火打劫的人。他们正如中医,装神弄鬼,神乎其神。而鲁迅先生为什么不与其他在日本的留学生为伍,甚至忽略同学校的中国学生呢?我认为这些留学生们就如同“父亲的病”里的中药,明知国家早已内忧外患,却还有闲情在那儿赏樱花,学跳舞。他们无用,看国人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也不与之伸之援手,还自顾自地“享乐”。鲁迅先生用极其讽刺、嘲笑的语气写道“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鲁迅先生不与这些人为伍,也为其所愤恨,恼怒。鲁迅先生选择了学医,是因为他早已恨透了中医,父亲辞世也是因为中医装神弄鬼,连什么“舌乃心之灵苗”都来了。逐渐,他也意识到,自己国家在医学方面是多么落后,多么的不切实际。再结合“父亲的病”一文,鲁迅先生在父亲病危的时候,甚至想过令父亲快点儿死去罢。他想,令国家要获得新生,或许得先“亡”,得让国人意识到“中医”的愚昧与无知。
| 观堂中文
课程创新并践行自2010年至今,观堂文学院;观堂少年书房
| 咨询
观堂文学院:武汉
静平路书房:成都
MinervaAcademy | 观堂中文
文字 · 语言 · 文学 · 艺术
领悟或者可以豁然开朗,理解却是循序渐进的。
“人们自以为他们的心灵在操纵语言,可是往往适得其反,是语言在统治他们的心灵。”(培根)
“是谁传下这诗人的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