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问即私域,近思即智能
扁鹊见蔡桓公的故事想必每个人都知道,为什么是“见”不是“望、看、视、察”呢?这还要结合据说也是扁鹊所写的《难经》来理解,扁鹊在这本书中把诊断的方法分为“望闻问切”并按照四种方法的技巧分为“神、圣、工、巧”,望病为医神、闻病为医圣、问病为工医、切病为巧医.看也分很多种层次,扁鹊第一次见蔡桓公是见面说话,并没有医疗的任务,因此是见,这一见就发现问题了,蔡桓公观五色而知病,证明蔡桓公的病已经外显了,透视眼果然厉害,但是蔡桓公不信,第三次的时候,扁鹊才是“望而走”,果然神医,其实神医是挑病人的,到了望这个层面的病人,要么自愈,要么无药可治.
扁鹊通过望闻问切检查5色、5音、5味、5脏,得到结论,就像我们今天通过数字化与人工智能查询资料,先宏观外部,再内部,最终找到契合的答案.而在公共领域是望、在近距离是闻、交互是问、私域是切,逐级深入,医神医圣见病人已是病人,工医巧医深入机体治未病.这就牵涉到专业的领域了,人工智能通过大模型逐步深入到专业层级的表层到里层,而“切”是最里层,古代医生给男人看病用脉象、给女人看病用绳子远程把脉,足可认为是“私域”的“数据禁地”.
最近人工智能工具泛滥,我给学生们布置作业,学生们给我各种讨巧的办法,多数问题“一望即知”,例如学生的回答都不具体,说的都是语法正确的废话,我就判断学生是用AI工具写的.逐级深入,在看学生的作业或者语言是不是回答的很具体,是不是针对问题给出的答案;再进一步,问学生几个具体的问题,看学生能否回答到关键点上;最后,我们一起切入具体的问题,看看微观的问题是否有具体的解答,切入真正的问题,一般这个阶段学生还能回答,即使使用人工智能工具,也是好的.
关于“切问”,《论语.子张》有“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也是复旦大学的校训,可惜即使是多数复旦人也理解有误.博学而笃志的意思是学习应该学习的知识并牢牢记住,切问而近思的意思是学问深处要“治未病”,亲临具体的问题并要思考和分辨细微的“病变”,复旦大学的校训是一种治学方法,并不是一个价值取向.
我一直在反思一个问题,在字典时代的人,对于权威的知识都有一种严肃的态度,因此一般知识界对某个问题如果不知道都会查字典,所得到的结论也是权威的,争议也是少的;而到了搜索引擎时代,大量的多元的数据充斥网上,反而经常的争论已经脱离了公认的严肃领域,使用信息化反而造成信息茧房;而到了今天的人工智能时代,大量的大模型支持的一问就答的“望”,一般只适合与简单的判断是否是正确的废话,进一步要确定是否具体就需要“辨微”,办法也和扁鹊的办法一样,需要一步一步深入去用闻其味、问其音、切其脉,才能知道是否正确.
然而问题来了,世界广阔的知识,是不是都公布给互联网医生呢?这是很危险的.正如近期非常多的学校关闭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一样,在信息时代,公众号是一个信息公开的沟通工具,但到了人工智能时代,非常强大的大模型就能推断出非常隐私的信息.这就需要在人工智能时代为不同级别的医生设立“数据禁地”,不仅仅是出于隐私考虑,出于个性化的教育品质的考虑,也要建立起私域的知识库,与外界隔离开来,不是什么江湖游医都可以利用训练出来的大模型去逻辑推断出很个体的主体的价值.
面向私域的管理、师生和决策柔性AI支持
如何建立起私域的数据禁地,恰恰不是采用大数据、大模型,反而是采用小数据、小模型建立起非常个体的和集约的数据体系.例如对于教育来讲,就需要按照教育规律,建立起复合教育经验的结构化的标签体系,例如建立起教育业务流程地铁图、多维资源标签图谱、教育应用池和教育内容库.
业务流程地铁图
数字雨滴
私域教育应用池
内容库
切问,就是要开放私域领地,开发的前提是用小数据建立起高质量的价值体系、资源标签、应用池、内容库;而近思,就要给出各种辨微的具备真正具体的而不是大而泛泛而谈的结论,这就是真正的智能.
文末福利:几个已经实现的小私域AI案例
课程问答
(实验室)空间查询与预约
空间预约管理
本文为《中国信息技术教育》专栏,转载请注明出处。
自画
炼砂就像炼钢,品茶只需余香;
烈火催生窑变,青柑胜过琼浆;
粗糙略带枯黄,细品记忆陈香;
人生宛如初见,轮回再生一场。
青柑 陈茶 窑变 紫砂,是我的自画像,中年可以风霜,不可以油腻;艾草可以枯萎,逢春愈加清香。
魏忠,网名"学者行者旁观者",属鸡,惊蜇生。诗人算自封,作家较勉强,段子手公认。打过工,教过书,出过国,问过政,办过公司,江湖奔波五十载,永州,安阳,北京、深圳、郑州、上海、匹茨堡、西安、珠海、南京、苏州,十余个省市一路走来,是异乡人却均不是过客,都怀有深深的土著情怀,曾在生物制品、房地产、信息安全、电子政务及标准领域做过一些工作,起草过十多个国家标准,然观其大略均不求甚解。直到找到教育,方寝成孔安。发表《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怎样的革命》成为影响中国教师100本书,著名教育家刘道玉专门在《光明日报》撰文赞赏。
闲暇之余在心灵深处觅得一处门牌号为53号的蜷巢,半亩果园半亩菜,一间茶室,一杯浊酒,半盏夜灯。昔日书生意气,万丈豪情,江湖恩怨,随着袅袅的茶香,随着窗外的烟雨与耳边的鸟鸣,逐渐淡去,只盼望着春雷响时,化蝶飞到一个属于自己的永久村庄,于庄中做一个从未出现过的校长。
2006年开始编写博客,得到60余万读者关注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