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委婉地和老公说让小孩和自己姓
文摘
2024-12-20 15:39
四川
有网友发帖问:怎么委婉地和老公说让小孩和自己姓?今天就聊一聊冠姓权这个话题。孩子随父姓,这是父权制度下的产物,不仅中国如此,在西方国家也有这个传统而且更甚,不仅孩子要随父姓,妻子也要随夫姓。在中国古代,妻子生前不用改姓,但是死后会被冠以丈夫的姓氏,比如女人姓王,丈夫姓李,该女子就会被称为李王氏。但在父权社会成熟之前,人类是经历过一段时间“母系氏族”的,那个时候孩子是随母亲所属的氏族姓。不难理解,部落是集体生活,用今天的话说就是男女关系混乱,孩子只认得亲生母亲,至于亲生父亲就不一定是谁了,所以孩子跟母亲姓。后来,部落分化了,家庭成立了,由于雄性在体力上的优势,占据了更大的社会话语权,父系社会逐渐取代了母系社会,冠姓权从母系过渡到父系。当然背后肯定还有其他更深层次的原因,这涉及到人类学的知识。总之是有这么一个传统,但是在新一轮的女性主义的思潮下,冠姓权受到了挑战。对于意识形态上的问题,我有一条“黄金法则”,就是不要拿抽象的概念来套具体的生活,一定要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同时要看时机。第一,争冠姓权,最好是在结婚前就商量好,别等到孩子都有了,才来提这件事,让孩子夹在中间为难。第二,如果没有100%的把握说服对方,最好不要提,否则这就是往婚姻关系里埋一根刺,会成为后续一系列家庭矛盾的导火索。“怎么委婉地和老公说让小孩跟自己姓”,就不满足以上两条。已经结了婚,婚前没有就这个问题达成共识,“委婉”一词也能看出女方没有把握。“让孩子跟自己姓”这个要求不存在什么委婉的说法,无论如何包装,最后都得落到实处。越是零和博弈,越是要打直球,这样才能让对方提出真实的条件。如果是道德绑架,有一次就会有第二次,后续会不断地重演反驳和说服的工作,造成很多隐患,不推荐。整体而言,我是不看好冠姓权这一套玩法的,冠姓权在我看来就是个伪命题,争夺它,更像是一场荒谬的游戏。除非真的是大家族,家里有东西要继承的,或者母方的资源和实力更大,这种完全可以一开始让男方入赘,也不需要获得男方的同意。这就涉及到一个结构性问题。普遍意义上,女方追求的是高嫁,男方可以低娶,让小孩随爸爸姓,可以让小孩更好地继承父亲的资源,同时也加强父亲和孩子的纽带。有没有发现,孩子通常都是跟母亲更亲近?孩子是母亲怀胎十个月生下来的,和孩子有密切的接触,在胎动的那一刻,幸福更加具象化。而父亲只有在孩子生下来的那一刻,才接触到孩子。相对而言,母亲能够更加深层次地理解到“生命”和“爱的延续”,更加地爱自己的孩子,父亲对孩子的爱,更多地是靠“脑补”和后天的相处。有人说,难道孩子不随父姓,父亲就没责任没担当了吗?哪怕是收养的孩子,我也照样爱!那既然如此,不如直接收养一个得了,也不用跟妈姓或者跟爸姓,往百家姓里抓阄,抓到啥姓啥。咱不能说,要求孩子跟自己姓的时候,把冠姓权说得很重要。但是为了劝男方同意的时候,又把冠姓权进行轻描淡写。就像有人要彩礼的时候,说这笔钱是给自己的生育保障。等到要求孩子随父姓的时候,又说孩子是谁生的就跟谁姓,彩礼不能买子宫。既要又要,不是不行,能要到那就是本事。但是往人性去靠,往利益关系上去分析,一定会事半功倍。有些东西,只是看上去很美。比如冠姓权这个东西,更多的权利会指向更多的义务。中国社会下孩子跟谁姓,并非性别叙事那样简单,这不是孩子跟谁姓谁就更能扬眉吐气。中国的家庭里自然就分为内家和外家,内家的堂姐妹兄弟会比外家的熟络,更倾向共享资源(越大的家庭越甚),让孩子跟着某一方姓了,相对的那一方就要有更多的抚养责任,冠姓权作为权利相对地也要承担更多养育的义务。因此不能光想着所谓“女性独立”“冠姓权”的思想就让孩子随了母姓,说到底这并不是随母姓,而是随了母方的父亲姓。母家那边如果不做好承担更多义务的准备,那么冠姓权就无从谈起。举个例子,在讨论冠姓权的评论区里,有个网友现身说法,谈自己家是如何解决这个问题的。“我妈直接拿来了30万说二胎随母姓吧,以后赡养费到上大学娘家出,先给你这些花着,我老公就说好的,就这么简单的事和和气气解决了。”“你们家真是大冤种。又出子宫又出三十万,才能换到一个姓。本来生下一个跟你自己姓氏的孩子这件事本身,就需要你老公用价值三十万的劳动来交换,你直接倒贴了六十万,服了。”他的意思是说,男性要一个跟自己姓的孩子,需要付出价值三十万的劳动,因为男性没有子宫。而女性因为有子宫,天然就有生下跟自己姓的孩子的权力。但这里有一个逻辑破绽,生孩子这件事,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无法单方面完成。除非女人从精子库里挑,或者男人找代孕——而这两种方式,都是需要付费的。区别是把这笔钱给医疗机构,还是给伴侣。如果把孩子或是生育这件事进行商品化,就必然要涉及利益的分配。“彩礼是用来买孩子的?”,以及“孩子是她怀胎十月生的,她老公贡献了啥?一颗不值钱的精子。”问题是,生孩子只是一个开始,后面还需要养的啊,养育的责任和归属问题,又如何界定呢?如果彩礼不是用来“买孩子”的,也不是用来作为对女方的“生育补偿”的,那彩礼是用来干嘛的?所以我才说,冠姓权是一个伪命题,在这个问题上较真,只会一次又一次地陷入逻辑陷阱,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是为父权社会设计的,本质上还是弱肉强食、丛林法则、对个人意志的抹杀那一套东西。女性要做的不是加入这场游戏,而是彻底改变游戏的底层逻辑。要我说,以后谁还用名字这么土的东西,统统给我用网络昵称代替。无论是谁赋予的名字,代表的都是别人的意志,自己能做主的东西,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