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生日不在婆家可以吗?

文摘   2024-12-11 19:25   四川  
每天上网都能学到新东西,今天就学了一个词,叫“交生日”。
指的是婚后女儿的第一个生日,娘家要大张旗鼓地给女儿送礼物,传统习俗要有面和各种点心等等,去婆家替女儿过生日,告诉婆家我闺女的生日是哪天哪天,以此防止婆家以后借口不知道儿媳生日不给女儿过生日。
从第二年起,就交给婆家给女儿过生日了。所以称之为“交生日”。有点像是一个交接仪式。
据说这是江浙部分地区的旧民俗,为了保护自家女孩子嫁人后不受委屈。
过去女性不独立,对娘家婆家依附过多,娘家自然要给女儿撑腰。
现代女性在经济上相对独立,有能力自己给自己过生日,这种民俗便逐渐淡化了。
在这条帖子下面,我还学到了一个词,叫“肚疼钱”。
意思是说,母亲生女儿肚子疼,男方把人家的女儿娶走了,要给丈母娘经济补偿,也就是“肚疼钱”。
这笔钱跟彩礼还不一样,算是单独给丈母娘的一笔钱。
有人就说,男方的母亲生儿子,就不肚疼了吗?难道生儿子就不宫缩了吗?
有人答,生儿子不疼,因为生儿子的没有这个收费项目。
要不说都想生儿子呢,原来是生儿子肚子不疼啊,哈哈。
关于肚疼钱,还有一种说法,是说结婚接亲的时候,新娘下车,男方要给肚疼钱,就是指要给你家生孩子的话,就得给钱。
祖国地大物博,五十六个民族,习俗更是千千万万。看了这篇文章就又涨见识了。
按我的理解,“交生日”就是把女孩的生日交给了婆家,过去女儿嫁了人,就从娘家出去了,成为婆家的人,可能一年甚至是很多年才能再回一次娘家。
娘家到婆家给女儿过生日,用这种方式委婉地提醒婆家,每年的这一天是我女儿的生日,要好好给她过,不要亏待了她。本意是好的。
有人说,为这件事正名,不是在物化女性吗?像交接物品一样,把人给交接了。
我认为,此一时彼一时,必须要承认,在过去,女性地位是很低的,否则就不会有“娶”这个字,什么叫“娶”?一个取字,一个女字,不就是把女性像物品一样拿来拿去吗?
再来说“肚疼钱”,除此以外,我还听说过上车钱、下车钱、压车钱、离娘肉、添丁钱、下奶钱、洗尿布钱,等等,但不管立什么名目,最后都是落到一个钱字上。
过去,因为女性无法自立,需要依附于丈夫,在一种不平等的寄生关系中,弱势的一方就要尽可能地抬高身价,其目的是为了增大另一方的沉没成本。
当男方是花了大价钱才娶到了媳妇,也就会更加地珍惜。
这就像一个人如果是花了一年的工资,好不容易买了一个大牌包包,当然会好好呵护,而不是像用垃圾袋一样随便对待。
没必要问,这是不是交易,这当然是交易。既然是交易,就需要交易的双方达成共识,只有两个人都认为这笔交易是划算的,交易才有可能达成。
有人认为天价彩礼是陋习,应该鄙弃。但也有人巧立名目,不仅要给,还要给得漂亮、给得讨喜、给得师出有名。
真正痛苦的,是那些被种种“规矩”“习俗”架上去的人,打肿脸充胖子,面子没做好,就恼羞成怒,让喜事变成了闹剧,让佳话变成了笑话。
如果对一项习俗提出了质疑,说明这件事对当事人而言,是弊大于利的,所以不应该问“可以吗?”,而应该想想“能吗?”。
面对一件无法获益、不想去做的事情,能说“不”吗?

小李猩球
记录西西弗斯的烦恼与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