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球日记|我的中产朋友,分享“提前退休”的公式

文摘   2024-12-04 19:25   四川  
2024年12月2日,周一,阴 
我一个不愿透露姓名的朋友尹,认识他就是我命里的一个劫,每次他找我聊天,都会精准地把他那中产阶级式的焦虑传递给我。
我的年收入至今都没有突破10万,却要听他一个年薪五六七八十万的人嗷嗷哭穷,在我看来,这就是阶级压迫最生动的例子,是凡尔赛最高的境界,是跨阶级的情绪倾销,是他对我个人的一次又一次的情绪掠夺。
我之所以会逐渐萌生躺平的念头,他具有一部分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正义虽迟但到,他必将受到制裁。而我之所以能忍他这么久,完全是因为我爱贪小便宜的阶级属性,和他偶尔为之的慷慨(最大手笔的一次是给买了一盒乐高)。
我大概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希望他离职的人,因为我预感在他不上班之后,这个硕果仅存的优点,很可能就要没了。

这次他焦虑的主题是国外一个很火的概念,叫Fire,最近在中产圈子、尤其是大厂打工人中间盛行。Fire有一个比较接地气的中文翻译是“提前退休”。
提前退休,听着就很不正确,这不是跟国家政策唱反调嘛,我肯定是不支持的。‍‍‍‍‍‍‍
他给我分享了一篇文章,叫《在上海,多少钱可以Fire》。这个公众号,他几天前就推荐给我了,这篇文章推送时我就看到了,但我没有点开。原因很简单,这个话题跟我没有关系。首先,我不在上海,其次,我不在上海。

但好死不死,他就非要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我,那一刻我真的有种是祸躲不过的宿命感。
点开看了看,果然,作者一年的开支,是我上班五年都没挣到的钱,而这,还是人家消费降级之后的数字。

再说了,作者假设的年化8%的稳定收益,谁看了不得说一句“中国巴菲特”?
尹分享这篇文章给我看的理由是,富有富fire,穷有穷fire,主要是学习别人的思路。然后还用给我提供素材、阅读量10W+来诱惑我。那我能上当吗?我当然是......写啊!

不过我想问,这思路有什么好学的?姐妹我五年前就开始看《财务自由之路》,这破公式最早就是从那本书里传出来的,被自媒体小编引用了无数遍,创这个公式的作者倒是靠卖畅销书早早实现财务自由了。而买了这本书的我,想上多抓鱼卖二手换口粮,嘿嘿,人平台不收!

尹跟我在网上认识快十年了,中间有几年没联系,后来听他说是得过一段时间抑郁症,后面好了。那几年零交流主要是因为我们话不投机,他那时是个卷王,积极奋斗在互联网大厂,996、007是家常便饭。有时候明明是他先挑起的话题,我回消息之后,他就莫名失联了,然后半夜一两点诈尸回复。而且不管跟他聊啥,他的落脚点有且只有一个:多挣点钱就好了。‍‍‍‍‍‍‍
可我根本就不热衷于挣钱,我的梦想是当一个游手好闲挥金如土的富二代,这辈子的计划是多做好事多积德,争取下辈子投个好胎。而他是一个现实主义者,听不见我讲的这些梦话,永远要把人拉回现实,直面残酷的人生。
那时候他是有些“绩优主义”在身上的,个人的奋斗+互联网的红利,让他拿到了大部分打工人都拿不到的收入,难免把一些因果关系看得太简单。那时他十句话里有八句都是在聊工作,剩下两句是在劝我要好好工作。
而那时的我刚干了两份工作,一个月工资除了房租和吃饭,根本剩不下什么,职场上也没遇到什么好人,在一片昏暗的前景中摸索着前进,踩了不少坑,吃了一些苦头,根本不相信奇迹。最近两年心态刚刚好些了,又赶上当前的经济形式。‍‍‍‍‍‍‍‍‍‍‍‍‍‍‍‍‍‍‍‍‍‍‍‍‍‍‍‍‍‍‍‍‍‍‍‍‍‍‍‍‍‍‍‍‍‍‍‍‍‍‍‍‍‍‍‍‍‍‍‍‍‍‍‍‍‍‍‍‍‍‍‍‍‍‍‍‍‍‍‍‍‍‍‍‍‍‍‍‍
最近一年他也明显转移了焦点,职业倦怠感开始出现,将目光转移到了如何提前退休,以及透露出有换一个国家生活的打算。话题也从工作拓展到了投资、旅游、生育选择和米其林餐厅品鉴,以前是高级牛马,现在嘛,开始过人的生活了。同时也开始忧国忧民了,时不时对大环境、宏观经济、未来趋势发表一些个悲观的看法,将寒意点对点传递给还在温饱线挣扎的我。
听他讲话,我那是两眼一黑又一黑,敢情挣那么多钱了还是不开心吗?那还努力个啥呀,一个字,继续躺!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连中产都过不好的话,人要活成啥样才是个头呢?我陷入沉思......
你看看你看看,这不就焦虑起来了么?!‍‍‍
晚上,安生说,他二姐(历史学博士)拿到了某大学讲师职位的拟录取通知书。
这就是,个人的失败固然可怕,但朋友的成功更令人揪心。
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不禁拔剑四顾心茫然了。


小李猩球
记录西西弗斯的烦恼与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