猩球日记|被安生气哭 · 做内容的价值观之争
文摘
2024-11-30 19:25
四川
安生说,自从我开始用微信公众号更日记之后,阅读量就很低,而且是越来越低,一路递减。他还说,我用的封面图很丑,让人没有点开的欲望,文章里面也没有必要把我手写日记的图放上去,没有人会去看,而且很丑。他建议我不要放,至于封面图,用AI工具生成就好。图片要美观,要精致。我说,放我的手写日记可以强化“日记”这个概念。他说,没必要,真的不好看。他说到这里,我都没啥,因为我也知道不是很好看,我只是不知道怎么把它做好看。而且我很抗拒使用AI,用AI做的图没有连贯性,但日记是连贯的,我不想每天东一张西一张,用AI味很浓的图做我的封面。但他接着又说,我们都是普通人,不是明星网红,没有人想要关注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也很普通,没有什么看点。没有人想看别人写的流水账,你还是要聊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可问题是,我不知道什么是大家都感兴趣的话题。我也不是没有尝试过去写一些热点话题,去输出观点。可我对那些新闻本身就不感兴趣,我也没什么观点,很多时候就只是为了写而写。我觉得没有意义。安生说,可是你每天在这件事上投入了那么多精力,寄予那么多的期望,却看不到收益,不是会很难过吗?听到他这么说,我一下子就崩不住了,所有的压力、委屈、失败感一齐涌上来,眼泪不停地往下流。看到我哭,他赶紧抱住我,哄我,向我道歉。但是负面情绪一下子把我整个人都淹没了,加上生理期,本来就很不舒服。哭累了我就提前睡下了。睡到两点的时候醒了,他躺在床上,戴着眼镜,外套也没脱,闭着眼。我喊他,叫他把衣服脱了睡觉。到差不多三点,我又醒了,看他已经睡着了,我一半醒一半睡,挨到了天亮。其实在我开始更日记之前,就断更了一个多星期,因为我一直找不准这个账号的定位。首先我不是某个领域的专业人士,做不了专业的知识分享,其次我没有一个研究得比别人深的兴趣爱好,无法从这个角度去做比较垂直的内容。点评热点事件,进行观点输出,确实是个比较可行的思路,好处是门槛低,且受众广,相对也比较容易蹭到流量。特别是微信公众号也采用了信息流、算法推荐的模式,哪怕是粉丝很少的账号,只要踩到了流量密码,获得推荐,进入流量池,也能获得较大甚至是巨大的曝光量,最直观的就是能获得比较好的流量主广告收益。使用AI写作工具,快速生成文章,批量制作,这条路已经被验证过,是能走通的。至少来说,贴近流量话题的方向去产出内容的大方向没毛病。可我就是做不来。就像安生说的,这是把内容制作进行商品化,“我”不是写作者,而是产品经理。有句话叫“道理都懂,就是做不到。”其实我不是为了写微信公众号才写日记的,相反,是因为我想写日记,我才开始在微信公众号上更日记。我专门买了一个笔记本写日记,但我没法把拍的照片也放进本子里,于是才做成推文,把照片插到文字内容里,相当于做一个电子存档。换句话说,我在做这件事的时候就想好了不会有太多人看。只是当安生把这些东西点破的时候,我还是感到很心痛的。特别是他说我的那些图,不加滤镜也不修饰,不够精致和美观,以及普通人的生活没有人想看。这就一下子把我做的这件事,我的生活,甚至是我这个人存在的价值都否定了。这是我无法接受的。这种质疑的声音一直都存在于我的脑子里,但我没想到会从他的嘴里说出来。这几天每天晚上吃过晚饭,我都会在小桌板上,手写我的日记,安生不止一次劝我用电脑写就行了,没必要手写。也许在他眼里,我的行为很傻,有种方向错了还拼命努力的可笑。的确,我就是在做一件可笑的事情,可笑地想要记录下自己平平无奇的生活,可笑地徒劳无功。我的一个朋友明确说不希望我把他写到文章里。妈妈也委婉地说,可不可以一边工作一边写这些东西。这些年,我一直在原地踏步,没有发展出新的技能,没有以更积极的心态拥抱新的趋势。我的生活越来越沉寂,活力在我身上一点点消失,对未来的期望越来越保守,只想维持现状,固步自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