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素食资讯,身心健康与养生,正能量信息要分享给你
人类的口腹之欲,常以世间美食来满足。追求山珍海味,不安于粗茶淡饭。然而,古人却懂得克己之欲,常持素食。其吃素之由,借阅古籍,除了昨天讲到的祭祀、哀亲、信仰等情况外,还有下面这几种原由~
食疗养生多以素食为疗方,因素食符合养生之道。关于这一点,针对谷、果、畜、菜不同的食疗功效及搭配原则,《黄帝内经》早就给出答案。
其食疗养生之道,便是“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强调人之养身,全赖谷食为主。
黄庭坚云:"五谷五蔬以养人,鱼肉以养老”。可见,五畜不能如五谷五果常食用。以此理,食疗常以植物性为原料,以达延年益寿之效。古人寻求长生,以食素调理身体。曹操以喝粥为养生,《广志》记载:“辽东赤粮,魏武帝以为御粥。” 又有苏轼,以芡实粥,日一碗,为食疗上品。北宋官修方书《和剂局方》中木香汤、薄荷汤、枣汤,皆是以植物性为原料的疗方。乃至内科中调理烦热,五淋等病时,亦以藕实羹、黑豆羹等纯素食材构成食疗。以养生故,古人择素而食。家贫之户,以素食维持生计。《国语》载:“大夫以上食肉,士食鱼炙,庶人食菜。”素食当中的菜羹,是古时贫苦人家常吃的一种羹。
《宋书》记载,官人朱修之,治身清约,性俭克少恩情 。其姐姐家在乡里,饥寒不立,而朱修之身居高位,却从不资助她。一日朱修之去看她,便“为设菜羹粗饭”,以刺激他。朱修之反而言:“此乃贫家好饭”。
又《宋史》载,査道初赴举,贫不能上……平居多茹蔬,或止一食,默坐终日,服玩极于卑俭。可见,素食是贫穷普通人家之主食,以充口腹之饥。士人以素食,表生命内在淡泊之价值取向。古之隐士在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的思想影响下,认为素食可使人寡欲,又可明淡泊之志。
▲《竹炉山房图》-局部/明
图绘远处山峦起伏,山凹处竹林一片苍翠,一处草堂林内而建,堂内二人饮茶谈论;房前溪水流过,一座房子水上而建,屋内整洁干净。此处青山绿水,为隐士居所之佳地。
如宋朝隐士本心,其生活之状,“斋居宴坐,玩先天易,对博山炉,纸帐梅花,石鼎茶叶。”所口授《本心斋疏食谱》,更为后世素食之道提供借鉴价值。《述而》篇亦言:"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古人以食素寡欲,彰显超脱神韵,淡泊神志。
素食之事,能表古人守戒孝亲之理,能明淡泊雅乐之志,能显敬畏天地之心。从某种意义上说,素食不是简单的饮馔之道,而是古人修身养性的睿智抉择。
部份图文来源网络,版权属原作者并深表敬意,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妥善处理,欢迎投稿,请发送至邮箱:xm6699@163.com,合作联系微信:veg520com
素食这么好!我想逛一逛!
▼点击“阅读原文”👇
丰富又美好的素食等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