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2123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4年12月1日《经济日报》全部8篇评论文章
国家税务总局最新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国新办涉税经营主体达1257.8万户,同比增长4%,反映出经营主体活力和发展信心不断提升。其中,新办当年就领用发票、申报有收入的税收活跃户超过832万户,同比增长5.8%,表明伴随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企业盈利机会增加、成长速度加快。今年以来,我国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通过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提升中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水平、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完善市场准入制度等系列举措,为经营主体减负增力。以减税降费为例,前三季度,小微企业享受税费减免9461亿元,同比增长6.7%;小微企业税负同比下降9.6%。一系列稳预期、稳增长政策效应加速释放,得益于各地各部门在政策实施上强化协同联动、放大组合效应。比如,为了在更多领域更大范围实现“高效办成一件事”,多地加强跨部门政策、业务、系统协同和数据共享,推动多领域线下办事“只进一门”,线上办事“一网通办”,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好办事。当前,无论是已实施的改革措施,还是新出台的一揽子增量政策,都更注重系统性和有效性,这就需要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协同联动。只有持续坚持同向发力加强协同,才能进一步巩固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促进市场信心和活力持续提升。要在机制创新上多下功夫。聚焦企业群众诉求和关切,认真研究剖析难点堵点薄弱点,建立稳定高效的协同机制,齐心协力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协同过程中,要坚持问题导向,明确分工、细化任务,突出重点精准发力。协同是为了破瓶颈解难题,一定要务求实效、真抓实干,防止搞形式走过场。注重信息整合与数据共享。进一步打破部门、区域间“信息壁垒”,积极借力数据信息顺畅、精准、安全的流动共享和创新应用,推出更多惠企利民的新招实招,减少不必要的环节流程,探索推动营商环境提升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方法新路径。当前,推动经济向上向优向好的积极因素持续累积增多,但依然存在难题和挑战。攻坚克难更需各方协同发力。要结合实际探索更多协同联动模式,切实提升协同水平和效能,进一步“心连心”了解经营主体需求,“实打实”提升服务效能,“硬碰硬”解决急难愁盼。通过协同联动激发各方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企业活力更充分释放,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强劲的动能和保障。02 敞开院门更要敞开“心门”
李思隐
政府大院可以随便进?近日,一则介绍安徽省六安市舒城县政府大院的短视频走红网络。群众不仅可以畅通无阻进出政府大院,还可使用大院食堂、卫生间及停车场。对此,不少网友纷纷点赞,认为此举真正贯彻了人民至上的理念。也有部分人担心敞开大门会扰乱办公秩序,给政府工作人员办公造成困扰。舒城并非孤例,在江苏、河南、山东等地,敞开大门的机关大院并不少。各地实践表明,通过合理科学管控,无“围”而治没有让政府部门“失控”。相反,不少地方政府由于开放了停车场、食堂、卫生间等资源,获得群众一致好评。这些地方的成功实践说明,服务理念和服务质量的细小改变,也会极大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基层治理涉及公共生活方方面面,应将群众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开放政府大院是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的有效探索,有利于塑造开明、开放、自信、亲和的政府形象。当然,开放政府大院的目的不仅仅是打开大门。若只是“脸好看”、搞形式上的开放,但管理和服务跟不上,也会有违初衷,影响政府公信力。敞开大门,更要敞开“心门”,拆除物理意义上的围墙,更要拆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心墙”,积极回应民生诉求,更好践行政府服务为民理念。不仅要“进得了门”,更要“办得成事”,这需要政府不断提升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创新服务模式,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看日出东方,赏漫山红叶,听流水潺潺……近年来,随着登山越野、野炊露营等活动日益流行,群众性户外运动越来越火,健身运动场地也从传统的体育场馆向室外场地拓展,名山大川、山间小道、湖泊溪流等都成为健身人群争相打卡之地。拥抱自然本是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值得鼓励和推广,但随着各类户外运动逐渐普及,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现象令人担忧。塑料瓶垃圾袋随手丢弃、野外露营后不清理、在石头大树上任意刻写、随手采挖野生植物……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现象与自然美景形成巨大反差,让自然美景大打折扣。“诗和远方”应与文明同行。破坏自然生态、损坏花草树木等不文明行为,既损害自然风貌、生态环境,更凸显出部分户外运动参与者道德素质缺失。参与户外运动必须坚持文明出游理念。广大户外运动参与者要崇尚自然、热爱自然,自觉做自然环境的维护者和保护人,从点滴小事做起,不攀爬、翻越、刻画、涂污、损坏自然风貌,做到人走地净。好生态,共维护。户外运动爆火,加强野外场地的管理维护也更趋紧迫。各类野外场地开放不能一放了事。各方要因势利导,做好管理维护,安排环卫人员定期清洁场地卫生,防止破坏自然风貌的现象发生;要加大财政投入,持续强化野外场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推进软硬件设施建设全面升级,为游客提供更加优质、便捷的旅游体验;要加强文明旅游宣传,推动广大户外运动者保护自然环境,爱护公共设施,让文明出游成就最美风景。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二部门近日印发《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提出到2027年底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5G个人用户普及率超85%的目标。这一目标的设定,不仅体现了国家对5G技术发展的高度重视,也预示着5G技术将在未来几年内实现更广泛的应用和更深层次的融合。2019年4张5G商用牌照的发放,标志着我国正式进入5G商用时代。5年来,中国建成全球规模最大、技术领先的5G基础网络,截至2024年9月份,5G基站总数达408.9万个,已实现“乡乡通5G”。5G已融入97个国民经济大类中的80个,应用案例数累计超10万个,在工业、矿业、电力、港口、医疗等行业实现规模复制。截至2024年6月份,中国5G用户普及率超过60%。但令人遗憾的是,面对普通消费者,5G时代的现象级应用至今仍未出现。5G用户增长并未明显拉动流量业务收入增长,近3年我国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增长持续放缓,2023年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首次同比下降0.9%。究其原因,业务模式与终端形态尚未突破,5G优势对用户来说难以感知。5G具备高网速、低延迟和大容量三大特征。在用户层面,对5G技术最明显的感知,就是更快的网速。高网速,让用户刷视频更流畅;低延迟,让用户玩大型游戏的互动体验更好;大容量,可接入海量设备,一般用户感觉不到其必要性,因为家庭场景下虽有智能家居多设备联网需求,但有线宽带和无线路由技术足以满足该需求。5G与4G对比来看,一方面,4G性能基本可满足用户体验,难以带动5G流量价值大幅提升;另一方面,视频、游戏其实是4G时代就已出现的应用,在5G出现后,主流的热门应用还是4G时代产物,5G并未出现消费端的现象级新应用。大多数用户对5G的优势没有明显感知,反而有不少用户会在手机续航时间和流量花费的考量下,主动关闭5G功能。现阶段,我国5G应用发展正处于由技术驱动转向价值牵引、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牵引的关键窗口期。让5G优势充分发挥,成为消费者“非你不可”的必选项,需要多方发力。而重点培育方向在此次发布的《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中,已有明确规划。方案中提到“5G带动新型消费扩大升级”的三大方向:培育新终端、丰富新体验、营造新环境。从终端突破看,未来除了智能手机外,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穿戴等产品都将成为5G应用新终端;从体验创新看,我国将加速5G新通话、裸眼3D、云手机、5G消息等应用创新,推动5G与AI(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提升互动视频等新型交互体验,促进5G超高清视频及直播在娱乐、赛事、电商等领域规模发展;从环境建设看,我国将支持互联网企业、基础电信企业和终端企业联合建设5G新型应用创新工场和体验中心,开展AI大模型、面向公众应用的网络切片等新技术试点,促进网络、内容、终端协同创新。如今,“5G改变社会”的进程仍然在路上,现象级的5G应用何时出现仍然没有确切答案,但显然已不会太遥远。只要我们在前一阶段推动各行业5G应用广泛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凝练共性场景需求,全面强化产业、网络、生态等支撑能力,加速实现供需匹配和赋能效益升级,就必将实现以5G规模化应用带动新一代信息技术全方位全链条普及应用的目标。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区市民中心内区直综合服务窗口,大屏幕实时反映窗口办件热力情况。该市民中心依托全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确保政务事项、涉企事务、增值服务进驻最大化。新华社记者 李 鑫摄日前,《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意见》发布。《意见》旨在加速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为构筑国家竞争新优势提供坚实支撑。政策对数据市场影响几何,制度规则还有哪些需要完善?《意见》是我国首次对公共数据资源开发利用进行系统部署,这既是确立规则、指引方向的重大制度安排,也为数据基础制度建设贡献了关键组成部分,释放出鼓励发展的明确政策信号,对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具有里程碑意义。《意见》清晰界定了公共数据资源在国家发展中的核心地位,为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和行动指南。这不仅能激发数据共享与开放的内在动力,优化公共数据资源的配置效率,还能充分释放市场创新潜能,最大程度发挥数据要素的放大、叠加与倍增效应。《意见》为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构建了坚实有力的制度保障。它确立了政府引导与市场驱动相结合的基本原则,鼓励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情况,积极推进数据共享与开放,并探索实施依法依规的授权运营模式。同时,《意见》还提出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包括完善资源管理制度、强化运营监督、建立健全价格形成机制等,为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政策支持。《意见》展现的鲜明政策导向,有助于充分挖掘数据潜在的经济社会价值。文件强调加大创新激励力度,研究制定扶持运营机构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鼓励先行先试,充分考虑数据领域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落实“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激励和保护干部勇于担当、积极作为,营造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良好氛围,支持在制度机制、授权运营、价格形成、收益分配等方面开展积极探索,寻求可行路径。《意见》所提出的一系列改革创新措施,为各地区、各部门在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提供了明确的政策依据和方向性指导。这些举措不仅能够显著提升数据的供给能力,增强数据活力,还能进一步发挥公共数据在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扩大消费需求、拓展投资空间以及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扩大公共数据资源供给方面,《意见》明确提出了共享、开放和授权运营三种数据开放利用方式。共享机制旨在解决跨层级、跨地区、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的数据共享交换难题,为各级政务部门依法履职提供有力支撑,提升协同监管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开放政策保障了企业和社会公众获取和利用公共数据的权利,使数据更好地服务于生产生活、科学研究和社会治理等各个领域。同时,通过规范公共数据的授权运营行为,既能回应市场关切、满足发展需求,又能平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关系,确保各方权益得到充分保障。在拓展经济发展新空间方面,《意见》致力于加速数据要素市场形成,推动数据产业高质量发展,并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供新动力。随着数据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利用,一系列新业态和新模式将不断涌现,如数据服务、数据交易和数据安全等。数据服务将成为一种新的服务业态,为企业提供数据咨询、数据分析和数据挖掘等全方位服务。同时,数据交易也将成为一种新的交易方式,为数据资源的流通和交易提供平台和支持。在提升国家治理体系协同性方面,推动政务数据的共享和开放有助于打破信息孤岛,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精准性。通过数据共享和协同治理,政府能够更有效地应对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提升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例如,在应急管理领域,通过构建跨部门数据联动共享机制,创建数据工程灾害应急响应服务平台,实现多源数据的接入、确权、治理、流通、聚合和应用,从而显著提高灾害应急处置的速度和能力。加快公共数据资源的开发利用,需要在科学的政策指导和方向引领下进一步明确各领域的制度规则,尤其是要因地制宜,更加细化配套政策,以确保数据资源的合法合规利用和市场健康发展。明确数据产权归属和权益分配。要建立一套完整全面的数据产权归属与权益分配制度。明确公共数据的产权主体及其权益关系,包括数据的生产者、管理者、使用者等。实施数据产权登记制度,对数据的来源、用途、范围等进行登记管理,确保数据的可追溯性和可管理性,并探索建立数据产权交易制度和平台,为数据资源的合法交易提供规范支持。加强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建设。将数据要素充分纳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中,统一数据标准并制定实施指南,为数据提供者提供详尽的标准实施手册,指导其按照标准规范发布和上传数据。鉴于公共数据资源涉及国家安全、个人隐私和商业秘密等,还需要加强数据分类分级管理,对不同类型、不同级别的数据采取相应管理和利用措施,确保数据资源规范有序利用。完善数据授权运营与监管制度。一方面,建立明确的数据授权运营条件、方式、期限等要素规定,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同时,加强对授权运营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其依法依规开展业务活动。另一方面,应建立健全数据授权运营的监管机制,包括数据质量监管、数据安全监管、数据使用行为监管等。对于违反规定的行为,及时纠正和处罚。强化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越深,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就越要强化。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对授权运营工作的统筹管理,建立健全数据分级分类、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处置等工作体系,开展公共数据授权利用的安全风险评估和业务规范性审查。在构建安全可控且高效的数据利用环境的基础上,应依托技术建立数据隐私保护机制,采取数据脱敏、加密等技术措施强化隐私保护。加强数据基础设施和数据要素人才培养。在数据基础设施方面,要加快国家数据基础设施布局建设,加大经费投入力度,金融机构加大对数据要素型企业和数据基础设施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引导社会资本有序参与开发利用。在数据要素人才培养方面,构建以政府为主体,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化人才培养体系,培养既懂理论又具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为数字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储备。加快数据应用场景的开放与丰富。通过构建数据应用场景,促进数据协同化和融合化应用,形成一批实战中管用、基层干部爱用、群众感到好用的业务场景。各地政府应加快顶层谋划,以需求为导向,搭建跨部门的数据应用生态,打破层级、部门、地区间的壁垒,以应用促流动,激活业务创新应用潜力,促进数据治理快速提升。同时,建设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为一系列场景应用打造坚实的数据底座。试点8年来,长护险惠及人群不断增加,但还需要进一步提标扩面。各地应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加快构建各具特色的长护险制度。近日,在江苏南通市举办的第二届长护险大会传来消息,我国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自2016年启动试点以来,目前已覆盖49个城市,累计惠及260万人,为群众减负超800亿元。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简称长护险,指为那些因老年、疾病或伤残导致丧失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而需要被长期照顾的人提供护理费用或护理服务的社会保险制度安排。当前,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失能老人数量增多,如何解决老年人养老问题已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尤其是解决失能老年人的长期护理问题显得尤为紧迫。长护险作为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可以为老年人提供稳定的护理保障,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也能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对失能人群、家庭和社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尽管长护险制度已经试点了8年,惠及人群不断增加,但我国60岁以上失能老人已超过4200万人,专业化、高素质的护理服务人员缺口亟待补齐,长护险制度的覆盖面依然有限,还需要进一步提标扩面。因此,探索建立统一、规范、专业的长护险运行模式应加速推进。首先,各地在落实长护险制度时应构建统一的政策框架,夯实制度运行基础。各地可进一步明确制度实施的定位和目标。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因地制宜确定参保对象、筹资方式、评估标准、护理形式、服务内容和支付方式等,实现资源的合理分配,助力长护险服务标准一致性,确保不同地区、不同群体享受到公平的护理服务。其次,各地还应规范长护险制度的管理和服务流程,提高机制运行效率。在长护险制度落地过程中,建议各地在健全长护险服务体系上多下功夫。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资金筹措机制,优化长护险的申请和审核流程,鼓励社会力量参与长护险服务等方式,形成多元化的服务体系,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需求。同时,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构建统一的信息服务平台,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最后,制度运行,人才是核心,各地应加强专业化的服务团队和护理人员的培养,提升长护险服务质量。同时加大护理人员专业化培训力度,改善护理人员的工作条件和薪酬待遇,通过与医疗机构、护理院校合作,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确保老年人能够得到高质量的照护。比如,江苏镇江医保部门与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卫生护理学院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开设长护险业务培训班,并建立了全市138家定点护理机构和15家评估机构参与的信息库,形成了一支近千人的专业养老护理服务队伍。长护险既是关乎千家万户冷暖的家事,也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的国事,各地应积极总结试点经验,不断增加养老供给、创新服务方式,提高养老服务水平,加快构建各具特色的长护险制度,帮助老年人拥有更加幸福的晚年。那个憨态可掬、人见人爱的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又回来了。这次,它融合了生肖蛇和《白蛇传》中的灵蛇元素,化身“蛇墩墩”形象出现在公众面前。这也是“墩墩家族”继“虎墩墩”“兔墩墩”“龙墩墩”之后的又一新成员。“蛇墩墩”一经推出,便再次赢得了广大“墩迷”的追捧,“一墩难求”的场景再现。奥运吉祥物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通常会随着赛事结束而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但“冰墩墩”却是个“另类”,它不仅没有淡出人们的视野,反而每年随着雪季的到来,“变装”回归再赢一波流量。“冰墩墩”的出色表现,不仅是奥林匹克历史上的奇迹,更为吉祥物等文创IP真正活起来、火起来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奥林匹克知识产权并不是“一锤子买卖”,将其用好用活是个多赢的过程。按照惯例,北京冬奥会结束后,“冰墩墩”相关知识产权要交还国际奥委会,成为奥林匹克历史知识产权。但由于“冰墩墩”的人气很旺、商业价值很大,中国奥委会在同国际奥委会反复沟通协商后,最终形成了以北京冬奥会历史知识产权为主的合作方案,促成了“冰墩墩”的回归。这个做法也开辟了奥林匹克知识产权赛后利用的新路径,对在全球范围内推动奥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文化创意产业竞争激烈,IP出圈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墩墩”系列成功的背后,是整个团队对产品形象的精雕细琢、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把握,以及对传播渠道的有效拓展。“墩墩”的每次变身也给消费者带来了新的视觉冲击和消费体验,比如“蛇墩墩”的5款盲盒产品,除了熊猫和蛇之外,还融入了“福禄寿喜财”的中国元素,让消费者眼前一亮。这反映出,IP的打造要不断把握文化潮流趋势和市场消费需求,对原有产品进行创新迭代,与消费者建立更多情感链接,让IP保持新鲜感和吸引力。文化传承和商业延续是一场双向奔赴。“冰墩墩”作为北京冬奥会的标志性符号,承载了丰富的奥运文化内涵以及中国特色文化元素。让“冰墩墩”重新回来,能够继续推动奥运精神在中国的传播,激发民众参与冰雪运动的热情。从商业角度来看,合理的使用权安排确保了“墩墩”相关特许商品的生产销售、品牌授权等商业活动继续进行,为体育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带来经济效益,激励更多企业和创作者参与奥运文化相关的商业创新与文化创作。从“冰墩墩”到“蛇墩墩”,属于“墩墩”的传奇故事还在继续讲述。当前,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呈现蓬勃发展之势,众多文创品牌积极投身国风、国潮文化开发利用的热潮,各类中国文化元素以开放包容之态与世界文化交流互鉴。我们期待有更多“墩墩”类IP在国际舞台彰显魅力,推动中国文化更好走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用无人机种田、APP接收病虫害预警信息、直播带火乡村土特产……在田间地头,这些被称为新农人的现代农业从业者,把手机变作新农具,数据变为新农资,为乡村的未来发展注入勃勃生机与希望。如今,农民这一身份已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一标签,而成为一种可主动选择的职业。相较于传统农民,新农人不仅具备丰富的文化知识,而且有较好的职业素养与技能,他们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是乡村振兴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最新发布的《2024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显示,高素质农民队伍结构不断优化,受教育程度进一步提高,职业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其中,获得农民技术人员职称、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比例分别为62.86%、24.83%,分别比2022年提高了5.54个百分点、2.39个百分点。乡村振兴,关键在人。为了汇聚更多人才于乡村,各地纷纷出台政策措施,大力培育高素质农民。比如,江西省积极借鉴浙江“千万工程”的成功经验,聚焦农业农村的高质量发展需求,已累计完成211期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培训人数达11678人。甘肃省合水县则通过实施乡村振兴人才培育“百千万”计划,以理论结合实践的方式,打造一支与产业发展相契合、与农村发展相协调的高素质农民队伍。着力培育高素质农民的数字应用能力。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智能农业、精准农业等新技术应运而生,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更为科学、高效的管理手段。这就要求新农人必须具备一定的科技素养与学习能力,以便更好地掌握新技术,实现农田的智能化管理,从而提升生产效率与产品质量。因此,需培养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农业技术人才与创业创新带头人,并组成农技服务队,把新技术、新模式和新业态带到农民身边,让田间地头成为书香课堂。加强农村教育体系建设、完善技能培训机制也尤为重要。要通过开展多样化的专业培训项目,满足高素质农民在文化、技术、经营和管理等方面的不同需求。鼓励农民通过面对面、手把手实地指导、远程教育、网络学习等途径提升自我,还可以结合当地产业特色与农民实际需求,搭建校企合作平台,建立灵活多样的技能培训体系。此外,政策的扶持与良好环境的营造也不可或缺。各地应因地制宜创造乡村创业条件,完善各类评价激励机制和保障措施,吸引资本、知识、技术和数据等生产要素向农村一线流动,为新农人搭建更大的舞台,为乡村培养回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各类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