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2092篇学习笔记
01 以老百姓口碑衡量业绩
02 漫步乡村悟“三感”
啥是时间?是抬起手腕,手表上指针走过的轨迹;是一节课后,校园里响起的铃声;是光影交错的镜头里,一帧帧翻过的画面……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安静得很容易让人忘记时间。而眼前所见的景象,又把人一次次拉回到时间的坐标轴上。
此时,时间是什么?河南虞城县杜集镇向阳村里,有这样的答案:时间是一位80多岁的老人,说到如今的生活,高兴地拍手说“没想到能过这样的好日子”;是修建好的村史馆,打开红色房门,迎面而来的长长族谱和陈列着的老物件,“村里都是一家人”;是望向田地,播种不久后的麦田,冒出绿油油的麦苗,静悄悄地扎根生长……
这是一个村子的时间感。时光无声静流,用一点一滴的变化,告诉人们人居环境更好了。它深沉悠长,用村民们挖掘出的过往历史、先人故事,告诉大家自己根在这里,一脉相承。它四季轮转,蓬勃葳蕤,见证一茬茬庄稼拔节生长、一辈辈庄稼人耕耘希望。时间,令人敬畏,更值得反复品味。
观过往,有了自豪感。甩掉穷帽子,过上好日子,今昔之变翻天覆地。以向阳村为例,以前是贫困村,有64户贫困户,现在村民人均年收入超过1万元,村集体收入超过20万元,硬化道路、安全饮水实现100%“户户通”,建成的“以孝治家大食堂”为75岁以上的老年人提供一日三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脱贫按小时、按分秒计算。”有老乡说,“近1亿的农村人一起如期脱贫,这过去谁敢想,这哪个国家能办成,还得跟着共产党,还得艰苦奋斗,更好的日子在后头。”打赢了脱贫攻坚战的乡亲们,信心更坚、脑子更活、心气更足。时间不会辜负奋进者。我们在创造近1亿贫困人口脱贫的人间奇迹后,再铺展开乡村全面振兴的画卷,依旧能“人心齐、泰山移”。
03 知民情、解矛盾、促共治
化解矛盾纠纷,就得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基层党组织是整个党组织的“神经末梢”,把基层党组织建好、建强,推动党员干部深入群众,推动各类资源在基层聚集,方能更好地解决群众面临的各种问题。我们以“全员参与、全域提升、全程联动、全面引领”党建模式引领基层治理,全区600余个党组织、1.2万余名党员下沉一线,参与完成100多个老旧小区改造等重点任务。路修通了、环境变美了、暖心驿站建好了、信访难题化解了……诉求得到及时回应,问题得到有效解决,群众更加满意,党组织的威信也更高了。实践证明,着力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不断提高治理效能,就能更好地团结群众、凝聚人心。
任何矛盾纠纷都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化解,成本低,效果好。为了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我们把关口前移,并建立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培育“牛姐工作室”“兵哥说事”等32个品牌调解室,提高矛盾化解水平。同时,积极创新工作模式,变“坐等纠纷上门”为“主动排查化解”,实现矛盾纠纷70%化解在村(社区)、20%化解在镇(街道)、10%化解在区的目标。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把着眼点放到前置防线、前瞻治理、前端控制、前期处置上,就能做到矛盾纠纷早预防、早发现、早控制、早解决。
基层治理不是“独角戏”,而是“大合唱”。化解矛盾纠纷,要充分调动各方面力量,积极探索多元共治的有效路径。诚城社区是新乡市规模最大的社区,一度矛盾纠纷多发。近年来,社区在党组织的指导下,成立社区居民议事会,采取“小区党支部书记调解室+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红旗诉前调解中心”模式,推进自治、法治、德治、智治融合,解决1000户居民不动产权证办理、小区用电改造、400名适龄儿童协调入学等90多项问题,社区氛围变得更温暖、更和谐。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在提高群众参与度中优化社会治理,营造安全稳定、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就有了最坚实的依托。
04 越过一座山 再攀一座峰
我今年90岁了。如果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自己的一生,那么我会选择“生命不息,追求不止”。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座右铭。
在我16岁那年,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保家卫国,人人有责,我主动申请入伍,很荣幸被批准,之后便和战友们跨过鸭绿江奔向了战场。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战斗,是保卫清川江大桥。战斗持续了七天七夜,敌军出动了上千架次的飞机。投弹、俯冲、扫射……许多战友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上。作为幸存者,我有责任肩负使命,扛起战友们的遗志。往后余生,为了祖国奉献,没有任何“价钱”可讲,这是我和战友们立下的誓言。
何谓“不讲价”?在我看来,只要是国家的需要、事业的需要,就要义不容辞去做、全力以赴做好。1958年,我毕业留校,成为北京师范大学的一名教师。从现代文学到现代戏剧,再到影视学科,从教60余年,我多次跨专业任教。1992年,学校准备创建全国首个综合性大学的影视学科。临近退休的我接到任务,开始“创业”。学科设计规划、师资引进培养,编写教材、确定招生计划、设置课程……摸着石头过河,一项项推进。3年后,学校获批全国高校第一个影视学博士学位授权点。一次次从零开始,不少人问我:难吗?但凡干事创业,哪有一帆风顺的。人生总是越过一座山,再攀一座峰。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出生在风雨如晦的旧中国,成长于筚路蓝缕的新中国,亲历时代的沧桑巨变,我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始终没变的,是对祖国的赤诚,对中华文化的钻研,对三尺讲台的热爱。至今,我仍坚持授课,鼓励更多年轻人学经典、读经典,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我会继续在文化“战场”上发光发热,能多干就多干一点,尽心竭力奉献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