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每日评论合集(2024.12.1)

2024-12-01 07:37   内蒙古  

这是我的第2122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4年12月1日《人民日报》全部7篇评论文章

01   为全球农村公路和减贫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和音)

  11月29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公路发展》白皮书,介绍新时代中国农村公路发展成就和理念,分享中国推动农村公路发展的实践经验。中国在走出一条符合国情的农村公路发展道路的同时,积极交流分享农村公路发展经验,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农村公路建设,为世界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和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家门口的幸福,起于阡陌交通。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出行的需求。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农村公路进入崭新发展阶段,实现由“通”到“畅”再到“好”的转变。10年来,中国新改建农村公路250余万公里。截至2023年底,农村公路总里程增长到460万公里,占公路总里程的84.6%,形成了“外通内联、通村畅乡、客车到村、安全便捷”的农村交通运输网络,带动了农村地区整体面貌发生巨变。联合国发展系统驻华协调员常启德表示:“在中国,我看到了非常多‘四好农村路’的优秀案例,也看到了中国交通系统的韧性。”
  当前,农村交通仍然是制约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一。加强与国际社会在交通领域的互利合作,让更多国家的贫困地区经济民生因路而兴,中国是行动派、实干家。中国提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和全球发展倡议,为发挥交通先行作用、促进共同发展注入强大动力。2018年,在中国的倡议和推动下,联合国大会通过了“消除农村贫困,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决议,强调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加大减贫力度。中国通过国际合作机制与其他国家交流分享发展经验,援建发展中国家农村公路基础设施,为全球农村公路和减贫事业作出积极贡献。
  中国坚持以全人类福祉为目标,发挥大国作用,主动为全球交通合作搭建新平台、构建新机制,推动知识经验分享,以务实行动展现大国担当。中国着力推进“中国标准”与世界的“软联通”,自2012年以来累计发布73项公路工程行业外文版标准。中国公路工程行业标准外文版体系已经基本形成,在全球数十个国家数百个项目中得到应用。中国举办第二届联合国全球可持续交通大会、全球可持续交通高峰论坛,建立中国国际可持续交通创新和知识中心,主动为全球交通合作搭建新平台、构建新机制。中国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培训,实施博茨瓦纳乡村公路设计与管理海外研修班、“一带一路”公路工程高级研修班、发展中国家公路建设技术人员培训班、公路网络规划研修班等28期培训班,培训相关领域人才800余名,积极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培育专业技术力量。
  中国积极支持并参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促进当地民生改善和可持续发展。中方支持的厄瓜多尔交通部灾后重建项目解决了沿线约150万居民的出行困难;中国援建的马达加斯加首都郊区公路连接该国重要鸡蛋产区,大大降低了鸡蛋在运输过程中的破损率,被当地人亲切地称为“鸡蛋路”……据不完全统计,2018年以来,中国共支持柬埔寨、塞尔维亚、卢旺达、纳米比亚、瓦努阿图、尼日尔等24个国家实施公路与桥梁建设整修。通过参与项目建设、提供技术支持和人力资源,中国帮助当地改善农村地区道路基础设施条件,极大方便当地民众出行,大幅度降低物流成本。
  修建一条农村公路,串联一路美景、带动一片产业、发展一地经济、造福一方百姓。中国将秉持开放、合作、共赢的理念,加强与各国在农村公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索农村公路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继续为全球农村公路和减贫事业贡献智慧与力量,共同绘制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美好画卷。

02   每一份资助都为梦想加油(教育时评)

雅 言


  期沙友布来自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的一个小山村,考上哈尔滨工程大学后,他获得了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感谢国家的资助政策,让我能全身心投入学习。”期沙友布的经历,是近年来国家资助政策日益完善、惠及广大学生的缩影。
  前不久,学生资助政策又传来好消息——财政部、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发布通知,明确本专科生、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奖励名额翻倍,提高高中阶段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等。“提标”与“扩面”相结合,更多学生将享受到资助政策调整的红利。
  “助困”与“奖优”是学生资助的两个重要方面。此次政策调整,通过更大力度的资金投入、更广泛学生群体的覆盖,既能保障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安心学习、顺利完成学业,又能激发广大学生勤奋学习、潜心科研的志向,为促进教育公平、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推进教育强国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学生资助是重要的保民生、暖民心工程。目前,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学生资助体系,在范围上实现所有学段、所有学校、所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全覆盖。去年,全国共资助各学段学生1.6亿人次,资助金额3111亿元。
  每一份资助都为梦想加油。在资助过程中,如何保证不落一人、不让任何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如何把每一分钱都落在实处、发挥效用?精准是必然要求,也是基本方法。有的学校开发和建立学习指数模型、生活行为习惯指数模型、社交关系模型等精确算法,整理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消费、作息、社交等行为特征;有的学校利用大数据筛查,精准识别困难学生及其生活状况,然后采取“偷偷打钱”“悄悄补贴”的方式进行隐形资助;有的学校统筹考虑季节、年级等因素进行动态补助,发放后进行实时提醒,将资助资金及时足额发放到学生手中……种种有温度、暖人心的做法,收获许多点赞与好评,也让资助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日益健全的学生资助体系、更加暖心便捷的服务保障,也让越来越多学生增强自强不息的奋斗动力。在资助政策的帮扶下,东南大学仪器科学与工程学院学生吕奕阳不仅顺利完成学业,还主动申请成为一名资助专员。每一次奖助学金评审会、每一次修改材料、每一次为经济困难学生送去关怀,他都尽职尽责。“因为自己淋过雨,所以想为别人撑一把伞”,从受助者到助人者,吕奕阳的选择展现出资助对于激发学生内生动力的重要作用。
  如今,更多学校将资助从保障型向发展型延伸,为学生提供参与社会实践、就业指导、高层次学术交流等活动的机会,“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渐渐形成,学生们心怀感恩、反哺社会,用实际行动诠释出资助育人的价值。
  学生资助为莘莘学子照亮了求学路。做实功、求实效,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让好政策及时惠及广大学生,促进教育公平与增进民生福祉才能落到实处。相信通过资助政策的调整升级,能更好助力广大学子安心求学、成长成才。

03   培养有真功夫的工程人才(师说)

康 骞


  在2024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巴哈大赛上,重庆理工大学车辆工程学院学生打造出性能卓越的巴哈赛车,突破重重关卡,获得佳绩。学生们展现出的扎实知识储备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令人称赞。
  学生们的优异表现,得益于学校打造的“科技创新工场”。这一集教学、实践与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创新平台,采用“企业出题、团队答题”的方式,引导学生围绕企业真问题开展技术攻关,对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对工程人才的培养规格、层次和质量提出更高要求。现实中,工程人才培养仍存在一些难点:有的专业重理论轻实践,没有安排足够的实习实践课时;有的实习不够深入,缺乏动手操作环节。怎样培养有真功夫的工程人才,是需要高校深入思考的问题。
  工程人才培养,既在课堂,也在一线。高校应当紧密对接企业和产业,通过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等方式,提高企业在人才培养中的参与度。可以把教师派到行业一线,了解产业前沿方向;可以把学生送到企业实地,锻炼“实战”能力;还可以把工程师请进学校,讲授前沿技术……只有让学生在“真刀真枪”的实践中历练,才能培养出国家需要、企业欢迎、能力突出的工程技术人才。
  对工程人才的评价体系改革也要跟上步伐。在评价中,应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导向,赋予实践成果更多权重。前不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出台文件,首次明确了工程类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通过实践成果申请学位的标准和程序,这一改革释放出工程人才必须懂工程、会工程、精工程的信号。
  未来,期待更多高校和企业协同起来,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工程人才,为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力量。
  (作者为重庆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本报记者丁雅诵整理)

04   在常来常往中越走越亲(观沧海)

孙天霖


  不久前举办的首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上,两岸嘉宾以文会友,共论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感叹“中华文化是两岸最根本的连结”;在2024中华济公文化节上,两岸同胞共同探寻济公踪迹、体悟和合精神,在共同的文化传承中厚植乡情、友情和亲情……面对面沟通,心与心交流,不断增进理解,拉近心理距离。

  有这样一组亮眼数据:据厦门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统计,截至10月19日,两岸“小三通”客运航线年客流量突破百万,达到100.39万人次,同比增长87.6%;据国家移民管理局统计,今年以来,共签发台胞证99.4万张次,台胞入境大陆共296.1万人次,同比上升68.4%。数字背后,是台湾乡亲来大陆寻根谒祖、走亲访友的热络身影,是台湾同胞选择到大陆求学、就业、生活的坚定步伐。事实与数据再次表明,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是台湾社会的主流民意,是两岸同胞的共同心声。
  两岸同胞从来都是一家人,应该常来常往,越走越近、越走越亲。截至目前,累计有近2500个大陆景区对台湾“首来族”游客推出促销活动,吸引台湾游客来大陆饱览大美河山,探寻灿烂中华文化,体验各地风土人情。相信越来越多的台湾同胞通过实地探访、深度体验,亲眼看到大陆欣欣向荣的经济社会发展面貌,亲身感受到同胞热忱友好的真挚情感后,会对“两岸一家亲”有更真切而深刻的感触。
  扩大两岸人员往来、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是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符合台湾同胞的利益福祉。前不久,“赣台会”签约台资项目34个,湖北·武汉台湾周签约项目46个,“东莞台博会”有42.3万人次线上线下参加……在大陆多地举办的两岸经贸交流活动成果丰硕,充分展现两岸同胞深化交流合作的共同愿望。一直以来,大陆持续完善增进台湾同胞福祉的制度和政策,为台湾同胞来大陆创造条件,提供便利。从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合作的“31条措施”“26条措施”,到支持台胞台企在大陆农业林业领域发展的“农林22条措施”,再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等,一系列惠台利民的政策举措,持续为台湾同胞提供更多同等待遇,同台湾同胞分享更多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机遇。
  然而,一段时间以来,民进党当局为一党一己之私,不择手段阻挠限制两岸交流合作,以各种理由极力打压、阻碍两岸同胞的正常往来,在岛内大搞“绿色恐怖”,剥夺各界民众出行自由,不断给两岸人员往来正常化、交流合作常态化制造障碍。尽管面临民进党当局的种种干扰阻碍,但两岸同胞交流交往的热情持续高涨,各领域交流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事实再次证明,两岸同胞走近走亲的共同愿望,任何势力都阻挡不了。
  相向而行,携手并进。持续扩大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融合发展,符合两岸同胞共同利益。两岸同胞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秉持民族大义、顺应历史大势,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定能共创中华民族绵长福祉,共享民族复兴伟大荣光!

05   CEPA再修订 港澳添机遇(微言)

江 琳


  《CEPA服务贸易协议》不久前再次修订,“多个领域降低准入门槛,且豁免须在港经营3年,更有利特区善用优势”“一系列开放举措将率先在大湾区推行,增强了澳门青年前往内地创业与就业的信心与动力”……修订结合港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回应业界诉求,港澳社会各界深受鼓舞。
  2003年以来,内地与香港、澳门签署了CEPA及其系列协议,将其构建为具有“一国两制”特色、符合世贸组织规则的高水平自由贸易协议,涉及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和贸易投资便利化等多个方面,有效推动内地与香港、澳门间货物、资金等要素流动更高效便捷,充分彰显背靠祖国、联通世界,是港澳得天独厚的显著优势。
  服务贸易领域,CEPA项下,内地对港澳服务业开放部门达153个,占世贸组织全部160个服务贸易部门的95.6%。内地与香港货物贸易总值从在2003年(实施CEPA前)的15282亿港元增至2023年的43427亿港元;2004年1月至2024年10月,澳门企业利用CEPA零关税优惠政策出口至内地的货值达14.8亿澳门元,发出“澳门服务提供者证明书”884张……CEPA实施20多年来,内地与港澳在货物贸易领域全面实现了自由化,在服务贸易领域基本实现了自由化,在投资领域建立了系统多元的保障制度。港澳与祖国内地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道路越走越宽广。
  新机遇、新动能。此次修订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健全香港、澳门在国家对外开放中更好发挥作用机制的重要举措。相信再次修订后的协议,将进一步深化内地与香港、澳门经贸交流合作,为香港拼经济、谋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支持香港由治及兴发展,为澳门经济适度多元发展提供有力支撑,支持澳门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助力港澳更好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06   美丽乡村建设多下“绣花功夫”(人文茶座)

张 贺


  陕西西安市长安区抱龙村,坐落于秦岭北麓,是一个风光秀美、环境清幽的小山村。然而,村主干道与农田之间落差两三米,常引发交通事故,急需一道防撞墙。传统做法多为钢筋水泥,但在驻村规划师的指导下,村民们以鹅卵石砌“龙身”,小青瓦塑“龙脊”,构建出一条蜿蜒如游龙的“龙墙”。这道朴实而生动的防撞墙不仅安全实用,还与远处秦岭起伏的山势相映成趣,成为网红打卡地。村民们对这道凝聚心血的墙也倍感自豪,总是主动提醒游客爱惜保护。类似“龙墙”这样的“绣花功夫”在抱龙村随处可见,匠心打造的整洁村容与幽美山水交相辉映,使抱龙村焕发迷人魅力,成为乡村旅游的热门目的地。
  实践表明,发展乡村旅游需要“绣花功夫”。“绣花功夫”蕴含着对乡土风貌和文化传统的珍视,不仅有利于激发村民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也有利于文化传承与生态保护,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每个乡村都有自己独特的风貌与文化,唯有用心发掘、精心守护,方能打造自身独特的文旅资源。而这就需要绣花般精细和耐心地充分调研、精心设计、细心守护。最近我国新增7个联合国旅游组织“最佳旅游乡村”,阿者科村的哈尼梯田、官洋村的土楼文化、十八洞村的扶贫精神、桃坪村的羌寨风情、溪头村的青瓷文化、小岗村的改革故事、烟墩角村的海草房,自然风光交融人文风情,文化特点突出,各具引人入胜的魅力。这些乡村正因深耕本土文化脱颖而出,熠熠生辉。
  “绣花功夫”意味着勤俭节约搞建设。抱龙村在打造广场、修筑龙墙时充分利用废弃砖瓦、天然石材等建材,既降低成本又融入自然环境,既保留原始风貌又提升功能便利。这样的建设避免了大拆大建的破坏,最大程度减少资金投入。同时,当地材料的巧妙运用还凸显文化特色。例如,福建泉州蟳埔村的“蚵壳厝”,以牡蛎壳筑墙,防水、防潮、耐腐,展现了顺应自然的生存智慧,成为游客必看的独特旅游亮点。
  记住乡愁、留住文化,需要“绣花功夫”,而非大拆大建。后者看似快捷,但忽视了乡村建设的复杂性,容易造成文化消失、资源浪费和生态破坏。曾几何时,在城市建设中大拆大建导致的“千城一面”备受诟病。今天我们在乡村建设中绝不能再走老路,绝不能让大拆大建导致传统村落风貌消失、文化中断、失去特色,落入“千村一面”的窠臼。
  相比之下,“绣花功夫”是一种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科学方法。它以尊重乡村特质为前提,精心雕琢每一处细节,让乡村在保护中得到发展,于和谐中焕发活力。乡村的自然风貌和文化传统是千百年来岁月所积淀和形成的,与群众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对于这样的历史文化遗产,必须倍加尊重、倍加珍惜。只有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多下“绣花功夫”,乡村才能成为既宜居又宜游的美好家园。
  许多人向往乡村的淳朴自然、宁静安详,这种需求给发展乡村旅游、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机遇。而村民们对乡土文化的自豪与珍视更是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强大力量。愿更多乡村以“绣花功夫”绘就美好家园,让自然与人文的诗意在广袤田野间生生不息。

07   美术评论应增强“发声”能力(艺坛走笔)

李永强


  美术评论是以较强的导向性与学术性,对美术家、作品、现象、思潮等进行分析、阐释和价值判断的行为。在新时代美术事业中,美术评论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它不仅能够反映当下美术创作、研究、收藏、展示等方面的状态,还能引导、推动美术事业朝着正确方向发展,是国内外学者和大众认识中国美术的桥梁,更是鞭挞假恶丑等不良风气的利器。近年来,美术领域创新创造的动能更加强劲,美术评论如何在这一时代浪潮中增强“发声”能力,深入人心?
  聚焦美术创作的当代性。中国古代与当代的美术创作虽一脉相承,却也因发展变化有着鲜明差异。在古代,画作无需参加展览,不直接服务于人民,而是仅供部分人欣赏;当代的美术创作则具有人民性,美术作品服务于社会需求,通过线上线下各种形式面向大众展出,这种展出形式的开放性、公共性,直接决定了现代美术作品在艺术功能、审美特性、艺术标准等方面的评价重点与古代截然不同。此外,当代的美术作品尺幅也从传统的卷轴、小品转向巨制,还出现大量主题性美术佳作,这些都是古代美术史上不曾有过的现象。新时代美术评论只有深度关注、思考这些新现象、新问题,才能不拘于古代美术评论的框架而有所突破。
  注重体现中国特色。广义的“美术评论”古已有之,东晋顾恺之在《论画》中对人物画等展开品评,并提出“以形写神”的美学原则;南朝谢赫在《古画品录》中将评价绘画的标准归纳为“六法”;明代董其昌在论画随笔中提出“南北宗说”……这些思想精华共同构筑起以传统文化为支撑、以历代经典为源流,彰显中华美学精神的评论话语体系。当下,有的美术评论文章受外文写作习惯影响,导致中文阐述不清晰;有的套用西方艺术理论来分析中国作品,导致无效评论或过度阐释……重新认识中国传统美术评论的知识体系与独特价值,从言简意赅、凝练精到的画论、画品中汲取养分,激活传统美术评论的内在生命力,有助于使当代的美术评论彰显气韵与风骨。此外,以兼容并蓄的理念,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结合中国美术的现状展开评论,也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评论话语体系的重要方面。
  尊重审美差异化,发扬艺术评论的民主性。评论者知识结构与学习经历不同,必然会在审美过程中产生不同观点,正如南朝刘勰所言,“夫篇章杂沓,质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圆该”。美术评论工作者要有海纳百川的胸襟,拥抱学术争鸣,在交流探讨中深化对美术创作规律的认识。1949年,《人民日报》就开展了“国画讨论”,刊登了蔡若虹、江丰、王朝闻等撰写的多篇关于改造国画的文章,引发有关中国画发展的第二次论争。随后,李可染、徐悲鸿、艾青等名家又展开了关于传统中国画转型的一系列讨论,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画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创新发展,其中涉及的许多学术议题如写生观、素描教学等,仍值得今天的美术工作者思考。
  从“具体”出发,运用具有专业指向性的学术话语,展开深入浅出的评论。美术评论离不开对作品、现象的具体把握,然而现在仍然有一些文章缺乏学术深度,评论浮于表面。有的评论者观点不着边际,更有甚者“离开作品滔滔不绝,看见作品一言不发”。这类以概念堆砌、理论照搬代替个人思考的批评,本身就应当受到批评。东晋葛洪认为,德行粗而易见,文章精而难识。美术评论的价值正在于“舍易见之粗,而论难识之精”。评论者既要有大视野,也要有“显微镜”;既要体现出不同美术门类的特性,也要洞察古今之别、中西之别。这就需要评论者经常走进创作一线,以直观感受和理性思辨夯实评论的根基,进而在由表及里的探求过程中形成独具慧眼的艺术判断与学术观点。
  坚守学术底线是营造健康美术评论生态的关键,也是美术评论工作者安身立命的根本。若美术评论工作者越过学术底线,将劣作奉为精品,不仅会使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模糊不清,更会对大众审美趣味产生误导。美术评论的生命力,在于发现好作品、真问题。美术评论工作者必须实事求是地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与学术眼光对作品和现象进行“鉴别”和“定位”,不能混淆是非、指鹿为马,否则美术评论的桥梁作用便无从体现,美术评论存在的意义便也无从找寻。
  把好方向盘,不断构建和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美术评论话语体系,充分发挥美术评论对价值观、审美观的引导作用,营造天朗气清的行业风气,美术事业才能因时代而盛,为文化强国建设贡献艺术力量。

理论强党
✅国考政治理论︱领导人讲话、重大会议学习笔记︱人民日报每日金句文摘摘抄︱人民日报评论︱每日新闻联播文字版︱求是杂志学习笔记︱学习时报学习笔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