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我的第2101篇学习笔记
★来源:2024年11月29日《人民日报》全部10篇评论文章
01 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国际论坛·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聚焦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作出系统部署。《决定》在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的基础上形成,对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以及国际局势动荡加剧的背景下,实现国家现代化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中国深刻认识到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之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在改革开放中不断推进的,也必将在改革开放中开辟广阔前景。《决定》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做到改革为了人民、改革依靠人民、改革成果由人民共享。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在中国这样一个拥有14亿多人口的国家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绝非易事。改革是循序渐进的工作,既要敢于突破,又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 中国将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聚焦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有望不断取得新进展,创新能力将稳步提升。中国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将为经济长远发展积蓄新动能。 《决定》也向世界传递出一个信号,即中国将坚定不移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国同中亚国家各领域交流密切,互信水平高,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为中亚—中国合作带来机遇。中国是中亚国家的重要经贸和投资合作伙伴,积极帮助地区国家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中亚各国期待同中方在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框架内加强基础设施、交通、物流、能源等各领域合作,促进共同发展繁荣。 (作者为乌兹别克斯坦世界经济与外交大学高级国际研究所中国项目负责人)
02 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示范(大使随笔·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今年10月,首趟中老铁路(万象—昆明—北京·平谷)国际冷链专列暨“京滇·澜湄线”运载390吨老挝优质香蕉抵达北京。不断焕发活力的中老铁路,是当前中老合作快速发展的缩影。 中国与老挝是同志加兄弟的社会主义友好邻邦。近年来,在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深入推进,始终走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前列。10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俄罗斯喀山会见老挝人民革命党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通伦。双方就巩固战略互信,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中老命运共同体建设持续走深走实达成共识。 中国目前是老挝最大投资来源国、第一大出口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2023年中老贸易额达71亿美元,同比增长26.6%,创历史新高,老挝成为同中国双边贸易增速最快的东盟国家。今年1月至8月,中老贸易额近55.4亿美元,同比增长26.5%。除了香蕉,老挝啤酒、咖啡等特色商品也成功进入中国市场,受到中国消费者喜爱。 中老铁路作为中老人民的发展路、幸福路、友谊路,助力老挝实现从“陆锁国”变“陆联国”的梦想,在中老两国间乃至东南亚地区构建起高效便捷的国际黄金大通道,不仅为两国及地区人民带来巨大福祉,也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示范。今年9月,受台风天气影响,老挝北部琅南塔省断水断电,道路无法通行,机场迄今仍无法恢复使用。中老铁路成为“救灾生命线”,第一时间将救灾人员和援助物资运送到灾区,为抗洪救灾争取到宝贵时间,得到老挝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 近年来,在习近平主席同各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中柬、中老、中缅、中泰、中越宣布构建命运共同体,澜湄六国一致同意在澜湄合作框架下构建面向和平与繁荣的澜湄国家命运共同体,实现了双多边命运共同体全覆盖,树立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典范。 澜湄合作已成为地区合作的“金色平台”。中国与湄公河五国贸易与10年前比翻了一番,今年上半年突破2000亿美元,再创新高。中老铁路、中泰铁路、金港高速公路等项目有力提升澜湄六国互联互通水平,为区域经贸和人员往来装上“加速器”。澜湄甘泉行动、“丰收澜湄”、“绿色澜湄计划”等项目集群成果亮眼。以老挝为例,中方在澜湄合作框架下支持老挝开展了近100个项目,涵盖互联互通、水资源、扶贫、农业、卫生、教育等领域,造福当地民生。随着签证便利化政策落地,六国民众往来将更加方便。 中国共产党二十届三中全会擘画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这将为本地区和世界发展注入新动力、带来新机遇。中国将同老挝等湄公河五国一道,抢抓新机遇,拓展新亮点,不断深化双边和次区域命运共同体建设,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积极示范。
03 新型城镇化 因“人”更精彩(评论员观察)
今年,“新重庆人”唐沁夫妇搬进了沙坪坝区井口街道的一个公租房小区,每月租金600多元,女儿上小学也有了着落,走路去学校只要几分钟。工作、成家、安居,一路走来,小家庭深深融入了大城市。 城镇化的宏大叙事,具体而微地体现为一个个人、一个个家庭的迁居、安居。从加强住房保障体系建设,解决好新市民、青年人等住房问题,到推动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助力更多随迁子女上好学,一项项务实举措圆安居梦、撑保障伞,有力提升了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成为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新型城镇化建设“要坚持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为引领,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2023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至66.16%。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中后期,如何深入实施好新型城镇化战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健全推进新型城镇化体制机制”,国务院印发《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都把人的需要放在重要位置。展望未来五年的“路线图”,不仅要关注农业转移人口数量的增长,更要注重城镇常住人口生活品质的提升,让全体居民更好共享现代化发展成果。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城镇化伴随城乡结构和区域结构的深刻调整,要想让更多农业转移人口融得进、过得好,必须向改革要动力,进一步理顺体制机制,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以户籍制度改革为例,统一城乡户口登记制度、放宽户籍限制,1.65亿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越来越多新市民享受到均等的基本公共服务。着力破解城乡之间、城市内部的二元结构,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关心的稳定就业、子女教育、住房保障、社会保险等问题,才能让新型城镇化更好更公平地惠及更多人。 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福建晋江,民营经济活跃,外来务工者众多。以产聚人、以城留人,当地为“新晋江人”提供30项市民化待遇,实现就学、就医、就业、住房等“新老晋江人一个样”,同时鼓励外来人员参与公共事务、社区生活,吸引超百万“新晋江人”安居就业。截至去年底,晋江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高出全国平均水平约4个百分点,走出一条中小城市新型城镇化之路。新型城镇化是产业升级、人口集聚、城镇发展良性互动的城镇化。哪些城市率先做好吸引人才、服务人才、培育人才的大文章,哪些城市的发展后劲就会更强。 也应看到,不同地区城镇化速度、适宜的城镇化率、城镇形态等必然存在差异,不宜搞“整齐划一”。比如,城镇化率低且人口规模大的地区,应着重提升水平、挖掘潜力;城镇化率较高且人口持续集聚的地区,不妨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更多宜居宜业的生产生活空间。同时,用好县城这个重要载体,因地制宜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有助于带动“就近城镇化”“就地城镇化”。在此过程中,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充分尊重人的意愿,统筹城乡、双向发力,既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激励政策,加大拉力;也健全进城落户农民农村权益维护政策,增强推力。如此,才能在城乡一体、良性互动中,让城镇化成为一个顺势而为、水到渠成的发展过程。 新型城镇化,是人与城的“双向奔赴”,是城与乡的格局重塑。从“乡土中国”走向“城镇中国”,以“人的城镇化”促进“人的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必将结出累累硕果。
04 力促“新三样”固废循环利用(人民时评)
10月18日,中国资源循环集团有限公司在天津成立,其业务涵盖了新能源汽车和电动自行车废旧电池业务、退役风电和光伏设备回收等。 10月22日,生态环境部举行新闻发布会,表示将继续强化废动力电池和废光伏组件及风机叶片拆解处理的环境监管,根据“新三样”固废循环利用技术研发进展,适时修订完善相关污染控制技术标准。 这为何是当务之急?一方面,早期投入使用的电动汽车动力电池和太阳能光伏板、风力发电机等清洁能源发电装备将陆续退役,“新三样”固废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尽管我国废旧产品设备回收网络在不断完善,但回收规范性有待提升,针对“新三样”的污染控制技术规范还存在一些空白。 从当前形势和发展趋势看,做好布局规划,完善政策法规,加快“新三样”等新兴固废综合利用体系建设,提升其循环利用水平,是亟待下好的先手棋。 固废有不可忽视的环境风险,但也有不可小觑的回收利用价值。比如,退役动力电池中的主要金属总体含量,比原生矿的金属品位高出约10倍。在规范回收的基础上,实现高效利用,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绿色低碳水平,有利于实现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的双赢。 固废回收利用,涉及主体多,明确产业链各环节的责任划分,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闭环,才能畅通资源循环利用链条。其中,将生产企业纳入回收体系建设,是关键一环。比如,目前市场上流通的退役动力电池品类多而杂乱,规格参数和衰减率参差不齐。实施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能推动生产企业优化设计和销售环节,以便于后续回收,也让拆解和再制造环节不再“游离”于整车生产之外。统筹前端生产和后端回收利用,强化产业全链条溯源,同步发展生产企业和第三方回收,就能最大限度挖掘“新三样”等产品的循环利用价值。 把原本利用价值不大的固废,变成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新产品,并非易事,需要有针对性地加强技术攻关和创新。当前,循环经济产业正从过去的以废品回收为主,发展为具有高科技属性的新产业。比如,“新三样”固废中,既有一般固体废弃物,也有危险废弃物,从精细化拆解到高效提取再到梯次利用,每一个环节都必须做到既环保又经济,而这需要大量新技术来支撑。 强化政策与资金支持,推动有一定技术储备的企业和机构,针对循环经济产业堵点,开发高效、环保的回收方法,形成技术标准、创新商业模式,就能帮助更多新兴产业在绿色发展新赛道上占据先机、赢得主动。 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是当今时代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严格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随着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不断涌现,加快构建覆盖生产生活各领域的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健全激励约束机制,提升产业规模和质量,定能有效破解发展的资源环境约束,以绿色生产力不断推动高质量发展。
05 更“懂老”,方能有力助老(现场评论)
“请您用正常走路的速度走到那边,我会给您计时。”在湖南长沙县黄花镇卫生院,95后医生、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盛思敏掐着秒表,为93岁的黄玉泉老人测量步速。盛思敏介绍,步速是评估老年人生理状态的可靠指标。测完步速,她又登记了老人的记忆力、小腿围度、家庭适老化程度等信息。 2020年人社部发布9个新职业,老年人能力评估师位列其中。不同于常规体检诊疗,老年人能力评估师主要对老人的健康状况、活动能力、认知能力、社会功能及居家环境等进行综合评估。走失风险、摔倒指数、自理能力、精神状态等,评估师都要关注。 新职业的诞生,脱胎于社会需求。比如,对住进养老院的老人,定什么护理等级?能力评估结果关乎老人接受的护理等级和个性服务,也涉及护理费用和政府扶持程度。又如,长期护理险如何购买、如何理赔?能力评估同样是保险待遇和基金支付的重要依据。近年来,能力评估工作融入医养服务全程,日益受到重视。 一些人具备尊老敬老意识,但缺乏助老能力,有时不明白老年人闹脾气、不吃饭背后的原因,不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与表达方式,助老工作不得其法。老年人能力评估工作传达了这样的理念:关爱的基础是了解,助老的前提是“懂老”。 在陈洛飞老人家中随访时,盛思敏的目光始终注意着台阶、门槛及背光角落。“入户台阶安装有斜坡,您穿平底防滑鞋,这些都很好,但还得注意起夜时的安全,最好把电灯开关设在床头能够着的地方。”老人点头:“小敏想得可真细,上次我就因为晚上没看清路摔了一跤。”对能力评估师来说,按着表格提问,容易让老人不安。如何通过闲聊获得准确信息?如何对认知障碍老年人进行评估?做好这些工作,需要具备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知识,也要有较强的表达、沟通和观察能力。随着多层次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增加,助浴师、养老规划师、养老辅具适配师等新职业应运而生。养老行业细分,对从业者素质提出更高要求,而全方位了解老年人是前提。 养老服务专业性强,必须打造一批“懂老”的人才队伍。在上海,学习医学知识、法律法规、医院运行模式等课程并考核合格后,陪诊师“持证上岗”;在长沙,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湘雅医院)主编《老年人能力评估师职业技能等级培训指导》教材。医院、学校、行业协会等多方携手,明确职业技能,科学设置课程,健全培养体系,有利于提升从业者素质、充实从业者队伍。 消除从“懂老”到助老的障碍,需要政策保驾护航。《老年人能力评估规范》国家标准发布,为能力等级划分提供支撑;推进长期照护师职业技能等级认定体系建设,将提升从业者的职业获得感;建立紧缺职业岗位补贴制度,有利于加强养老护理员权益保障……抓规范化、标准化,为养老服务工作划出底线,完善引、育、评、用、留环节,为从业者实现人生价值创造条件,着力优化人才发展的政策环境,对于填补人才缺口、缓解养老供需矛盾具有重要意义。 理解老年人的一举一动,尊重老年人的所思所想,爱心和孝心才能落实为有效行动。更好评估老年人能力,才能进一步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全社会共同努力,提升“懂老”水平,倾听他们的心声,了解他们的诉求,就能更好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助力“银发一族”安享晚年。
06 为孩子们营造“松弛感”(纵横)
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多地推广“课间15分钟”,有的地方甚至将课间延长至20分钟,让孩子们有更充分的时间走出教室、走向户外,呼吸新鲜空气,放松身心。一道时间管理“加减法”,受到社会好评。 课间从10分钟到15分钟,是学校管理的小探索,以“小切口”撬动学校落实“五育”并举,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延长课间时长折射学校办学育人理念转变,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育人导向。不仅如此,随着“健康第一”理念逐渐深入人心,学校、家长把呵护青少年身心健康放在更重要的位置。从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学生课间活动,到出台刚性制度保证每天一节体育课,背后都是育人理念的转变。 劳逸结合、张弛有度,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让青少年放下书本、走出教室,玩起来、动起来,不仅对促进他们身心健康有积极作用,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小胖墩”“小眼镜”,降低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率,对于提高学习效率也很有帮助。当学习时长超过一定的临界值,即进入疲劳期,继续增加学习时长反而可能对学习效果产生负向影响,甚至可能损害身心健康。也就是说,并不是花费的学习时间越多,学习效果就越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是有前提的,必须处理好学习时间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否则过犹不及。 网络流行词“松弛感”启示我们,无须用力过猛,而应保持理智清醒、从容自如的心态,学会放松、留白。一个人恰恰是在拥有适当松弛感的时候,在不急不慢的状态中,能够活出想要的样子、感知生命的丰盈,进而达到“越松弛、越厉害”的境界。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不一味靠拼时间换分数;踩准成长节拍,不急功近利、拔苗助长;善于留白,不把孩子时间填得过满,让他们能够玩耍、放松……这些都是松弛感的体现。呵护学生身心健康,要有挤出时间让学生去玩耍、放松的智慧,有允许学生“浪费”时间发发呆的从容。进而言之,在教育教学、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又何尝不需要一些松弛感?宽松、包容的环境,有利于拔尖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加速成长。 松弛感的营造,不仅需要学校的努力,也需要教育行政部门树立正确的教育政绩观,以多元评价体系为学校“松绑”,还需要包括家长在内的全社会树立更科学的教育观、成才观。大家同向而行,才能携手共促孩子们健康成长。 (摘编自《中国教育报》,原题为《学习不妨多一点松弛感》)
07 让中华文化更好成为“顶流”
展示成都漆艺的精细与雅致,利用柴房打造“森林衣帽间”,展现缫丝、植物拓染、蜀锦、绒花等非遗技艺……不久前,短视频创作者李子柒重新发布作品,视频累计播放量超5亿。作品中丰富的中华文化元素、中式审美吸引大批海外粉丝。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实践中,如何以优质的内容、新颖的形式、创新的表达更好展现中华文化、讲好中国故事? 展现多姿多彩的中华文化,让文明魅力深入人心。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史的厚重家底,是我们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的底气所在。舞蹈诗剧《只此青绿》开启全球巡演以来,广受好评。这部舞蹈诗剧传递出重视传承、敬畏自然、感恩生命等能够引起不同国家观众共鸣的价值理念,因此获得成功。展现中华文明魅力,不仅要展现其古老、悠久的一面,也要展现其年轻、现代的一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读懂中国,关键要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从智能的数字城市到先进的地下管廊,从“聪明”的新能源汽车到能送快递的无人机……今天的中国,给人“未来已来”之感。深刻把握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有利于呈现出一个丰富、生动、立体的中国,增强中华文化吸引力。 讲好鲜活的中国故事,才能直抵人心。当代中国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为展现中华文明的蓬勃生机和活力提供了丰富素材。聚焦脱贫攻坚的电视剧《山海情》在50多个国家和地区播出,深深打动了海外观众。近年来,一系列中国故事之所以吸引人,就在于这些故事本身足够生动、足够真实,在以真情实感引发共鸣的同时,给许多国家的发展带来启示。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文化等寓于故事之中,既展现中国发展的成就,也揭示中国发展的世界意义,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才能更好促使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人民、读懂中国共产党、读懂中华民族。 面对国际传播领域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的趋势,还要创新体制机制,塑造传播新优势。比如,采用贴近不同区域、不同国家、不同群体受众的精准传播方式,推进中国故事和中国声音的全球化表达、区域化表达、分众化表达。尤其是面对青年群体,不仅要善于运用新的媒体平台、技术手段拓宽传播渠道,也要采取青年群体听得懂、愿意听的语言和形式,接地气、润人心。还应统筹好线上传播与线下体验,把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互动。近期,有关部门出台一系列提高入境旅游便利化的政策措施,吸引许多海外游客近距离感受中国。游客通过短视频向更多受众展现他们眼中的魅力中国,“China Travel”(中国游)成为热门话题。加强交流交融,持续扩大开放,就能在民心相通中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新征程上,持续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进一步提升国际传播的亲和力和实效性,定能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我国发展营造良好外部环境,为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推动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08 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代表了当今科技和产业变革方向,是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目的是改变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的生产模式和消费模式,使资源、生产、消费等要素相匹配相适应,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统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提升经济社会发展质量效益和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在经济发展中促进绿色转型、在绿色转型中实现更大发展。今年以来,尽管面临困难和挑战,但我国仍然保持战略定力,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全过程各方面,推动传统行业节能降碳改造、清洁能源快速发展、废弃物资源循环利用,以发展“含绿量”提升增长“含金量”。 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调整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我国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今年11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年产1000万辆正式达成;1—10月,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39.6%。同时,持续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转型,提高传统产业绿色化水平。今年前三季度,钢铁行业推进超低排放改造工程、极致能效工程。截至10月8日,114家企业全过程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5.17亿吨;45家企业部分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涉及粗钢产能约1.52亿吨。 能源绿色转型步伐加快。能源生产和消费相关活动是最主要的二氧化碳排放源,推动能源绿色转型能够显著改善空气质量、促进绿色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推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2013—2023年以年均3.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年均6.1%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1%,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今年前三季度,非化石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持续下降。同时,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全球最大、发展速度全球最快,截至2024年9月底,可再生能源累计装机约占全国装机的54.7%。 资源循环利用率提升。我国坚持实施全面节约战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生产环境友好产品,同时推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垃圾资源化利用。值得一提的是,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不仅有力拉动了投资和消费,也有效促进了先进节能高效设备产品推广应用,降低全社会能耗和碳排放强度。今年前三季度,我国环境空气质量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持续改善,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进一步下降至27微克/立方米,全国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上升至88.5%。 也要看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还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我国能源结构偏煤、环境约束偏紧的国情没有改变,化石能源占比仍然较高,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面临不少困难。为解决这些问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将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纳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8月印发《关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意见》,为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 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必须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使发展建立在高效利用资源、严格保护生态环境、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基础上。要加快低碳零碳负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积极推动绿色技术产业化。健全国家标准体系,以国家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支持企业用数智技术、绿色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传统产业绿色低碳改造升级。实施支持绿色低碳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健全绿色消费激励机制,促进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建设,汇聚各方面力量,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09 科技助力乡亲们挑稳“金扁担”(话说新农村)
11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发展现代农业,建设农业强国,必须依靠科技进步,让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农业现代化,关键要靠农业科技现代化。从世界农业发展历史看,科技是农业发展的原动力和驱动力。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3.2%,既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为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等提供了强劲动能,成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有力支撑。 日前,在北京举办的蔬菜生产新装备新技术观摩交流活动上,有技术人员利用一台半自动瓜类嫁接机,几秒钟就把两种直径只有几毫米的瓜苗茎秆精准嫁接到一起。这台嫁接机每小时能嫁接1200至1500个瓜苗,效率是人工嫁接的近5倍,成功率也比人工嫁接高出3个百分点。据介绍,这样一台满是“科技范儿”的机器已经在国内不少地方落地应用,农民反馈“容易学、上手快”。 农民的反馈着实让人欣喜。对于我们这个农业大国来说,小农户依然是农业生产经营的主体。农业科技的重要性就体现在两头,我们要重视在高精尖的技术研究上争取更多新突破,不断取得新成果。与此同时,在农业科技创新成果如何更加有效转化、科技推广体系如何持续创新、技术到户率如何稳定提升等方面,也要实现更多新进展。原因在于,再先进的农业技术,只有真正落地才能发挥实际作用。 拿粮食生产来说,有测算表明,在生产条件相同、投入不变的情况下,通过提高农业技术到户率,粮食单产提高幅度能够超过10%。因此,在农业生产各个领域,我们都迫切需要提高技术到户率,让实验室里、试验田里的农业科研成果尽快在更加广袤的田野落地生根,让农业科技创新成果更好地惠及广大农民。 应当看到的是,农民既是农业生产主体,也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的重要参与者。一项先进的农业技术能不能得到农民认可,关键在于它的实用性,在于它能不能让农民用得上、得实惠。只有让农民真正享受到农业科技带来的增产增收效果,看到技术应用于产业带来的广阔前景,才能激发出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他们愿意用更加先进的生产技能和经营管理手段,逐渐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习惯。 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如今,随着农业现代化扎实推进,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科技”正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先进农业科技的应用舞台越来越大。农业科技工作者需要关注广大农民的需求,从他们的切身利益出发,真正走到农民中间,充分研究产前、产中、产后全链条,以及生产、生态、生活各环节对科技的需求,从亟待突破的技术难点出发,推动科研、推广和生产互动融合,把论文写在大地上,将更多的实用科技应用到农业生产中,帮助乡亲们把“金扁担”挑得越来越稳。
10 “流量红利”见顶,网络文学何为(艺海观澜)
从2011年开始,以笔名“爱潜水的乌贼”从事网络文学创作以来,我每次都在尝试新的题材,每一部书想表达的主题和切入点都不一样,我希望自己的写作生涯迎接一个个全新的挑战。 创作第一部小说《灭运图录》时,我是兼职写作。工作、生活中的烦恼和困扰,都融进了这本小说里。创作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尝试自我解答的过程。等写完小说,我对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做什么样的事已经有了清晰的答案。这部作品在文字的生动度和故事的编排上,还有很多不足。但直到今天,仍有很多读者朋友告诉我,作品给他们带来深深的影响。我想这种影响固然是源于作品世界观设定和情节的有机结合,也因为它流露着我真实的生活状态,那种真实性让读者感同身受。 幻想类小说是放飞想象的作品,但其创作离不开现实。一是幻想类小说需要对故事世界下定义,定义它的结构、模样与细节,让它看起来足够真实,这样才能提供一种沉浸式的体验。二是无论什么题材,其实都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哪怕是以动物为主角,也会有某种人格的投射。一个好的幻想故事,一定是一个足够真实的幻想世界,让读者能清晰地看到,这个世界的人是怎么生活的,他们的生活状态如何,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 我的“诡秘”系列作品第一部《诡秘之主》以第一次工业革命为背景,第二部《宿命之环》将故事设置在19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的法国。在动笔之前我需要做大量的前期案头工作,包括阅读经典名著,也包括查阅学术资料。来自历史的养分是我创作的财富,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高、看得远。对资源的粗放开发导致了环境污染和一系列衍生问题,“诡秘”系列通过具体故事讲述环保问题,引导读者去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希望在全球应对环境挑战的大局势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小说创作的基线或者主题是人类在面临危机、绝境时的反应,让读者看到暗处的一缕光,这一缕光就是人类勇气的赞歌。 同一主题的系列写作肯定有很大压力,读者会把新角色和老角色作比较,原有的一些悬念设计也会失去惊喜感,逼迫着作者建立新的故事结构、做出新的表达。我喜欢看评论区的“本章说”,看读者对故事情节的讨论,这相当于帮我查缺补漏,让我写作更严密。每天高强度地获取这些信息,给我带来很多灵感。坚持自己的创作理念,并能根据读者及时的反馈,让小说更通俗易懂,更直达人心,这是我理想的状态。 我认为,网络文学和传统的严肃文学在高处应该是相通的。严肃文学追求文以载道,注重表达人生的体验,人生的感悟,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互动,以及精神上的本真状态。网络文学一样能表达,只不过更加遵循大众文化的逻辑,更有读者意识——首先得让读者读得进,因而必然会运用一些写作技巧,把体验、感悟、精神等融入。完全可以期待网络文学作家把审美、表达、思考和故事综合在一起,写出雅俗共赏的作品。 我从世纪之交开始接触网络文学,对网络文学20多年的进化史感触很深。早期网文绝大部分是情绪和想象力的挥洒,许多作品开端新奇,但写作粗放;也有一批高水平的作者,将不同题材的深度、广度和成熟度都往前推进了很大一步。之后,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网络小说成为移动化、碎片化阅读的代表。这一方面让网络文学进入更多人的视野,作者收入也相应增加,有了改善生活、改变人生的能力;另一方面,更广泛也更基层的阅读群体,更碎片化的阅读,更重要的推广环节,让创作者务求简单直白,追寻更快的节奏、更强烈的情绪累积和释放。如今,移动互联网为网络文学带来的“流量红利”已经见顶,新进入的读者要么离开,要么沉淀下来,开始追求更高的阅读享受,许多作者都面临转型问题,需要闯出一条精品化的新路。 网络文学的一大特点是和读者及时互动,网络文学的生命力很大一部分也在读者。时代在变,读者也在改变,网文的内容和创作的方式同样需要跟着改变。我相信,有深厚的读者基础,又有庞大的创作队伍,一定会有更多精品涌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