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儒敏:很多《春》的教学讲得可能比较死,只是扣着“手法”解读,忽略了感受与想象

文摘   2024-11-22 00:00   贵州  

转自:教研记
关于朱自清的《春》的教学。这篇课文收语文七年级上册,很多老师刚讲过这一课。我再摘引拙著有关一节,说说自己的看法。这篇课文是朱自清专门为《初中国文读本》(上海中华书局1933年出版)量身定做的,文章的长短,内容的深浅,也都尽量考虑适合教学。作者尽量想象自己是孩子,用孩子惊奇的眼光来发现春天,述说春天:“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各种树“都开满了花赶趟儿”,“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小鸟“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教学中比较多的是把《春》说成记叙文,其实这是一篇散文诗。如果采用诗歌分行的格式来排列这篇短文,那几乎就是一首诗了。欣赏这篇作品,应当往诗性的想象与诗性的表达上引导,如果当作记叙文,重点讨论围绕“春”描写了哪些“画面”,字斟句酌讨论什么比喻呀、拟人呀等修辞手法,就不能很好地领略作品的魅力。比如“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春天“从头到脚都是新的”,这样一些句子,光是从比喻手法去理解,是不能得其韵味的。文中诉说的许多感觉是模糊的,比喻也只能抵达其附近,而要真正领略这篇作品语言表达的艺术,还得调动感悟力,特别是直觉思维能力。这应当是教学的重点。

孩子的思维能力更多偏于直觉,其实直觉思维能力,包括想像力、感悟力,是需要培养和保护的。为什么中小学生要学点文学,学点诗歌?目的之一就是培养直觉思维与形象思维。这和逻辑思维的培养同等重要,相辅相成。可惜很多老师缺少这方面的自觉,很多《春》的教学讲得可能比较死,只是扣着“手法”解读,忽略了感受与想象,很可惜的

邓木辉语文视界
语文教学与研究。目前主要方向:语用规范、教材规范、课改理论、高考攻略、高考测评、高考语文题型改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