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中语文课本中看“课题分离”
“课题分离”这个词最近热度颇高。在巴黎奥运会的赛场上,中国游泳新星潘展乐的自信发言——“冠军是我们,不满意的应该是别人”,不仅是对自己实力的肯定,也是对“课题分离”精神的生动诠释。他清晰地认识到,赢得比赛是自己的课题,至于外界的评价,则是他人需要面对的课题。这种心态让运动员能够专注于自身表现,减少外界干扰,达到最佳竞技状态。
热词的出现和发展是有迹可循的。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人际关系错综复杂的时代,如何保持内心的宁静与自我边界的清晰,成为了许多人探索的课题。而“课题分离”这一概念,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丝启发。该词源自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智慧,强调个体应明确区分自身与他人的责任领域,从而在相互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上构建健康的人际关系。简单来说,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课题,什么是你的课题,什么是我的课题,凡事“拎得清”,责任归属清晰,自然生活会少很多烦恼。
热词因符合当下的社会环境,触动人们内心,引起共鸣而流行,人们能够迅速理解并使用在日常生活场景里。其实也不过是旧瓶装新酒罢了。“课题分离”一词似乎与之前流行的“边界感”一词关系密切。同样,我们小时候常常听到“皇帝不急太监急”,常常被教育“自己的事儿自己做”。大家每个人清晰意识到什么是自己的事儿,什么是别人的事儿,这何尝不是一种课题分离呢?那么“课题分离”在高中语文课本中是如何体现的呢?
《道德经》中老子所倡导的理想社会即“小国寡民”,社会治理方式即“治大国如烹小鲜”,人们生活“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虽带有乌托邦色彩,但其核心思想——减少干预,让万物自然生长,实则暗含了课题分离的智慧。不轻易干涉民众的自然生活节奏,即是对各自课题的尊重与理解。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中庄子与惠子关于“鱼之乐”的辩论,展现了不同人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解读。庄子主张从鱼的角度去感受快乐,而惠子则强调认知的局限性。这一故事启示我们,在人际交往中,应尊重他人的感受与课题,避免将自己的主观判断强加于人。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迅哥儿的“两棵树”,初看是散文诗中常用的陌生化手法,给予读者一种别样的疏离感与深思的空间。但是从“课题分离”的角度而言,写作是作家自己的课题,创作的疆域是作家心灵自由驰骋的天地,每一笔一划皆是其独特情感与哲思的流露;而欣赏解读是读者自己的课题,以个体视角深入解读、感受这份独特性的使命。作者即便是心血来潮,想要用奇怪的手法来奇怪地写,那也无可厚非。
《红楼梦》在第七十四回中,惜春对丫头入画私藏银子一事的冷漠反应,“是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用尤氏话说)”“或打,或杀,或卖,我一概不管。”“古人说得好,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何况你我二人之间。我只知道保得住我就是了,不管你们。从此以后,你们有事别累我。”虽显残酷,却也体现了她对课题分离的极端践行。惜春明白,个人的责任与他人的过错应当界限分明,不应因情感纠葛而模糊界限。或许在纷繁复杂的人际交往中,保持一颗清醒的头脑,明确区分“我的事”与“他人的事”,是维护自身尊严与价值,避免不必要情感纠葛的重要法则。
卡夫卡的《变形记》中,主人公格里高尔变成甲虫后,家庭成员对他的态度变化,深刻揭示了人在面对非正常状态下的课题分离困境。格里高尔作为家庭的经济支柱,他的变形让家庭陷入困境,但同时也促使家人开始重新审视各自的责任与课题。这部作品提醒我们,即使在最艰难的时刻,也要努力区分自我与他人的课题,保持理性与自我救赎的力量。
每个人皆承载着独一无二的课题,明确区分“何为我之责,何为他之任”,秉持着一种“明辨是非,界限分明”的生活哲学,便能让责任归属的脉络清晰可辨。如此,生活中的纷扰与烦恼自会悄然减少,让心灵得以在更加宁静与自由的天地间翱翔。
作者小传:刘婷
王涛老师教研团队成员,怀揣语文挚爱,深思学习之道。兴趣多元,于古今智慧中觅桥梁,借异域之石,冀望雕琢教学美玉。愿能和诸位老师共探智慧,同寻真知。
相关阅读
[教育叙事] 高分作文不能缺少逆向思维
[教育叙事] 如何让学生写作时“摆脱”感动中国?
[教育叙事]如何在一轮复习中让文言文板块复习事半功倍?
[教育叙事]应该如何应对文言文对比阅读这样的新高考教改趋势?
[教育叙事]让素材产生流动性
版权声明:以上均为作者原创作品,版权归“新课标大语文”公众号所有,抄袭盗版必究。请勿用于其他商业用途,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