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大美之地,因他回归祖国怀抱!

文摘   文化   2024-12-08 08:30   北京  

1878年初,随着新疆南部地区得以光复,肆虐新疆12年之久的阿古柏侵略势力终于被彻底扫清。此时,收复新疆只差最后一步——从沙俄手中收回伊犁。

  

左宗棠是清朝收复新疆的最高将领,也是收回伊犁的实际组织者和执行者。他以武力为外交后盾,实施稳中求进的战略规划,对收回伊犁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疆伊犁霍城惠远古城将军府左宗棠雕像。(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一、断局势,勇任天下至重


同治十年(1871年),俄国趁新疆局势动荡,非法占据伊犁地区。清廷得知消息后,先后多次派遣伊犁将军荣全、总理大臣奕䜣分别同俄国公使、驻京东正教大司祭就收回伊犁问题进行交涉。但俄国却故意拖延谈判,试图扩大侵略利益。


▲伊犁将军府。(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左宗棠在伊犁被俄国非法占据的当年,就提出“重在陇右、简用边才、错落防御”的积极备战方略。


1873年,荣全赴俄国谈判后,左宗棠提出“欲杜俄人狡谋,必先定回部,欲收伊犁,必先克乌鲁木齐”的整体方略,主张“从内布置、从新揣度”,具体为整齐队伍、严明纪律、精求枪炮,能将统帅,以此来转弱为强,制服强敌俄国。


对于中俄关系,左宗棠驳斥国内的“英俄夹攻清朝说”。他认为俄国虽然侵占了伊犁,但英俄之间存在利益冲突,从中国获取最大利益以及对于土耳其的争夺才是双方的关注焦点。


因此左宗棠主张利用英俄利益冲突来牵制英国,稳定中俄关系,渐次收回伊犁。


其间,俄国政府派遣索思诺夫斯齐等人赴兰州军营卖粮,左宗棠从中觉察到其探察清军战备情况的企图。因此左宗棠以重价现银收购,为清军西征囤积了大量粮食,稳定了中俄关系。


在中英关系中,由于英国采取外交干涉的方式插手伊犁问题,胁迫李鸿章、郭嵩焘等大臣对清廷施压,企图借阿古柏政权维护自身利益和干涉清军入新疆平叛。左宗棠则是在维持中英相对稳定关系的同时,坚决抗击侵略。


在收复新疆期间,面对英俄的无理要求和阻碍清军西征的行径,左宗棠与之灵活周旋,以保证西征的顺利进行。


▲哈密左公文化苑浩然正气厅内的《浩气长存》画作。(图片来源:天山网)


清军进军南疆前,英国公使威妥玛又以“马嘉理事件”为借口,企图代阿古柏乞降“立国”,显露出保留阿古柏政权的险恶用心,左宗棠认为英国代为请降乃是担心俄国威胁其在印度的利益,予以了坚决的反击。




二、论理论势,力挽狂澜废条约


1878年初,南疆西四城被清军夺回,新疆除伊犁外全部收复国土,达成了左宗棠索还伊犁战略的初步构想。


但此后崇厚擅自签订的《交收伊犁条约》,出卖了大量国家权益,使得清朝陷入被动局面。


1878年7月,清廷任令崇厚为全权大臣赴俄谈判收回伊犁等事宜。左宗棠针对俄国胁诱哈萨克、布鲁特、安集延等各部族归属俄国的行径,指出俄国侵占蚕食他国的野心,多次提醒崇厚要注意界务和商务,不可轻易许俄。他还希望崇厚利用清朝收复新疆后短暂的中俄形势逆转期,以武力为后盾据理力争。


崇厚到达俄国圣彼得堡后,俄国政府先以优厚的款待来笼络迷惑崇厚,后以通商、分界、偿款为条件要求立即禁止边境通商。清廷要求崇厚力持定见,总宜通商、分界、偿款议定与伊犁交还并举。


▲擅自签订《交收伊犁条约》的崇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1879年10月2日,崇厚无视清廷的旨意,擅自同俄方签署《交收伊犁条约》,另附《陆路通商章程》17条和两个专条。


条款内容中,俄国虽然归还了伊犁九城,但割去了霍尔果斯河以西、特克斯河流域及穆素尔山口等要地,切断了伊犁与南疆阿克苏等地的联系,使得伊犁陷入北、西、南三面被包围的不利境地。此外,清政府还要支付五百万卢布的“代守费”,并准许俄国在嘉峪关、哈密等七处设立领事,给予俄商在新疆、蒙古从事贸易的免税特权,开辟俄国至汉口、天津的陆路通商路线,试图将俄国势力扩展至中国腹地。


条约内容传回国内后,朝野舆论哗然,纷纷谴责与弹劾崇厚。在此背景下,左宗棠统筹全局,权其利弊,认为崇厚忽略了清军收复新疆后中俄军事地位的逆转,即“当强者不可示弱”,以及受俄方诱迫而过度迁就其无理要求。


因此,左宗棠主张首先应当废除约定,重新谈判。再者,备战西北,静待时机,以武力平定伊犁,认为伊犁的界务问题不可让步。


左宗棠上奏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建议清廷若能在对俄谈判上处理好“理”和“势”的关系,定能成功索还伊犁。


左宗棠认为,以目前边事而言,论“理”固然是清朝一方的长处,论“势”也非清朝的短处。希望清廷内外坚持已经制定好的政策,先同俄方周旋,再向其施加兵威。


经过内部的激烈争论后,清廷拒绝批准约定,将崇厚革职拿问(后定为“斩监候”),并于1880年2月12日,派遣曾国藩之子曾纪泽为钦差大臣出使俄国。



三、扭转危局,助力伊犁归祖国


崇厚的签约让清朝陷入外交被动的不利局面。但在左宗棠的努力经营下,清军入疆所带来的军事优势,以及新疆整体局势并没有遭到破坏。同时,左宗棠还在西北积极进行军事布防,为曾纪泽的赴俄谈判提供了重要的军事支持。


英法德美等西方国家为了享受最惠国待遇和一体均沾的特权,纷纷施压清政府,要求其接受《交收伊犁条约》。俄国则强行要求清政府按照崇厚签订的约定执行,特别是在崇厚被革职交刑部严加议处后,不断以武力干涉进行恐吓。


▲新疆伊犁州:天山脚下秋日风光。(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针对可能爆发的战争,清朝任命左宗棠负责布置新疆地区防务。针对武力收复伊犁的前景,左宗棠认为俄国虽然国大兵强,但土地空旷而民众数量少,难以和中国相提并论,并且连年黩武,同英国和德国构衅,在伊犁不得民心。因此主张整军经武,谨慎谋划,取回伊犁。


1880年5月,左宗棠离开肃州(今酒泉市)大营,向哈密挺进,前往新疆督师。到达哈密后,催促各路军队迅速到防,同时巩固古城巴里坤等地的后防,准备与俄军决一死战。


1881年8月,左宗棠接到光绪帝召见谕令后,推荐刘锦棠督办新疆军务,管理东四城,驻哈密。派任张曜为帮办,管理西四城,驻喀什噶尔。


赴京前,左宗棠和刘锦棠详细研究新疆防务,商定对新疆北路防御薄弱的恰克图和库伦一线兵力进行补充,还对凉州—宁夏—归化—张家口沿线的内地防务也进行了布置与强化。在曾纪泽赴俄前,新疆局势仍然牢牢把握在清政府手中。


有了武力后盾,曾纪泽同俄国硬碰硬谈判的底气大增。俄国则受土耳其战争以及国内革命运动的影响,财政逐渐濒于崩溃。


曾纪泽到达俄国后,俄国人虽然多次用武力威胁的方式逼迫清政府批准条约,但曾纪泽均断然拒绝,不承认崇厚所签条约的合法性。


面对俄方预备对华调拨兵船进攻北京的军事威胁,曾纪泽态度坚决地予以反击,并表示“中国不愿有打仗之事,倘不幸有此事,中国百姓未尝不愿一战……中国人坚忍耐劳,纵使一战未必可胜,然中国地方最大,虽数十年,亦能支持”。


▲曾纪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同时,左宗棠入京陛见,让俄方以为清政府已经决心武力收复伊犁,担心中俄关系破裂,于是想要尽快达成协议。曾纪泽则恰恰抓住了俄国的疑惧心理,积极促成交涉事宜的谈妥。


1881年2月24日,《中俄改订伊犁条约》签订,俄国虽然交还了伊犁和特克斯河流域及通往南疆的穆扎尔山口,但霍尔果斯河以西的中国领土被划给了俄国,且在赔款方面有增无减。因此这个条约本质上仍属于不平等的条约,但实现了“废崇厚所订之约”和收回伊犁及周边国土的外交大转折。


1882年3月,伊犁将军金顺率部进驻伊犁,伊犁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作者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历史学院)


监制 | 闫   永  肖静芳 
审核 | 清   风
统筹 | 王彦龙
组稿 郭家翔
责编 | 才丽媛
制作 | 郭欣欣

END

点击图片,了解更多“道中华知识竞赛内容




推荐阅读



投稿邮箱:daozhonghua@163.com


左宗棠收复新疆纪实丨祸乱新疆十多年的阿古柏,究竟是何许人?

左宗棠收复南疆

收复新疆,左宗棠下了一盘大“棋”


点个“在看”,你最好看

道中华
道中华之美 美中华之道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