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眼=视网膜母细胞瘤?

文摘   健康   2024-02-22 20:36   上海  

小刘

嚯,我儿子这眼睛比黑猫警长的眼神都亮!

26分钟前

小米妈,豆豆妈

韩明磊:仔仔妈,抽空带宝宝眼科查查,“白瞳”有可能是疾病的表现。

豆豆妈:啥?眼神亮还不好啊!


中国移动

01:35

100%

微信(135)

小刘


韩大夫,您刚刚在朋友圈说的白瞳是什么呢?



白瞳就是瞳孔出现的白色反光。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太阳光下或者用照相机拍照时,发现小孩出现眼睛发亮的情况,就像您刚刚发朋友圈的那样,觉得眼睛很像“猫眼”,在我们医学上叫做白瞳。如果出现这种情况,我们高度怀疑孩子的眼睛出现了问题,甚至有可能是眼内恶性肿瘤,其中视网膜母细胞瘤(RB)是儿童最常见的眼恶性肿瘤, 常发生于3 岁以下。






啊,那我家的孩子就是白瞳,岂不是就是视网膜母细胞瘤?


不不不,白瞳并不等于视网膜母细胞瘤,很多眼底疾病也表现为白瞳。




那咋判断我们家孩子到底是什么病呢?


来医院检查看看吧,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我们要依据检查结果才能出结论。



点击专家团队就能挂号哈!



以下给学有余力的读者朋友们介绍几种比较常见的会出现“猫眼”症状的儿童眼底疾病。



外层渗出性视网膜病变又称为 Coats 病。1908 年首先由Coats报道,1956 年Reese 发现患者是从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发展成典型的Coats 病, 所以又称本病为视网膜毛细血管扩张症。


早期无自觉症状,单眼常见,男性多发,并且多发生在儿童和青少年,直至视力显著下降、瞳孔出现黄白色反射或出现斜视才引起注意。眼底典型的改变为视网膜渗出和血管异常。早期视盘正常,黄斑可正常或受侵犯。病变开始可出现于眼底任何位置,但以颞侧,尤其围绕视盘和黄斑附近为最常见。可局限于1、2 个象限,或遍及整个眼底。渗出为白色或黄白色,点状或融合成片,常排列成边界不齐的条状,或呈半环状或环状。渗出位于视网膜深层的视网膜血管后面,也可部分遮盖血管。有的渗出隆起很高,像气球一样,在渗出的附近常见点状发亮的胆固醇结晶小体及点状和片状出血。偶可见色素沉着。如果视网膜高度隆起至晶状体后囊,出现白色瞳孔,酷似视网膜母细胞瘤。以下图片是Coats 病在临床上的各个分期,根据分期不同,治疗方式也不同,治疗包括:激光、冷冻、抗VEGF 药物注射、玻璃体切除及视网膜切开等。

上下滑动查看






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是婴幼儿最常见的眼内恶性肿瘤,对视力和生命有严重的威胁和危害。视网膜母细胞瘤单眼病例居多,根据生长方式不同,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外生型、内生型、混合型、前部型、弥散浸润型。


上下滑动查看





常用的治疗方法有手术治疗(包括眼球摘除、眼眶内容摘除)、外部放射治疗、局部治疗(光凝治疗、冷冻治疗、浅层巩膜贴敷放射治疗)、化学治疗(静脉化疗、玻璃体化疗、前房化疗)、介入治疗、玻切治疗等。



眼弓蛔虫病(ocular toxocariasis)。是由犬弓蛔虫或猫弓蛔虫的幼虫侵犯眼内组织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人类感染是由摄入弓蛔虫卵污染的食物所引起的。摄入的虫卵在肠内孵化成幼虫,后者可在体内移动,侵犯不同的器官和组织。所致疾病的严重程度与幼虫的数量、机体的免疫应答以及受累组织等有关。此病最常见的改变为单侧眼底出现肉芽肿性改变,此是由Ⅱ期幼虫侵犯脉络膜后形成包囊造成的。肉芽肿可发生于后极部,也可发生于周边部。后极部病变3/4~3 个视盘直径大小,呈灰色或白色隆起,常伴有轻度至重度的玻璃体炎症反应和视力下降。一些患者可出现白瞳症或斜视。周边部的肉芽肿是一常见的改变,常表现为周边眼底的白色隆起病灶。治疗方法为手术加用药干预。


上下滑动查看






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persistent hyperplastic primary vitreous,PHPV或PFV) 是一种在出生时即出现的先天眼部异常,主要原因是原始玻璃体未退化, 并在晶状体后方增殖的结果。常为单眼小眼球、小角膜伴有因晶状体后纤维血管团块而表现为白瞳症。PHPV 在临床表现有不同类型,晶状体一般透明。如果不予以治疗,多数患PHPV的眼会自行发展眼内出血、角膜混浊、青光眼、视网膜脱离或眼球萎缩。治疗方法一般选择手术治疗。


上下滑动查看






晚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ROP 到晚期发生视网膜全部脱离接触晶体后可表现为白瞳。但是这类疾病比较容易和 RB 鉴别,患儿有早产病史,并且眼B 超提示没有肿物占位及RB 特有的钙化强回声。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


上下滑动查看







星形细胞错构瘤(Astrocytic Hamartoma)。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是一类由神经胶质细胞组成的良性肿瘤,大多数病例在患儿出生时已经发生,常常与结节性硬化症相关。该疾病的眼底表现多样,临床最常见的类型是钙化型和非钙化型肿瘤,钙化型可以表现为轻微钙化或完全钙化,闪亮的黄色球形钙化灶是其典型特征。非钙化型肿瘤表现为无蒂的灰黄色隆起病灶,也可以是透明扁平病灶。该肿瘤相对稳定,个别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性生长,表现出局部恶性侵袭征象。对于该疾病,如果静止,一般密切随访,无需治疗。如果出现肿瘤进行性生长,可以采取手术治疗。


上下滑动查看





当然还有一些眼底疾病比如家族性渗出性病变(FEVR)、髓上皮瘤、先天性白内障等也可能会出现白瞳,以上介绍的只是临床比较常见的白瞳症疾病。总之, 如果发现孩子出现白瞳,首先第一时间去专业医院眼科检查,然后也不要过于紧张和害怕,不要讳疾忌医,正确做法是尽快确诊,尽快治疗。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肿瘤团队将时刻为您保驾护航,提供先进、便捷的一站式诊疗。


Tips


目前上海九院门诊的眼底检查设备根据年龄大体分两种,3 岁以上配合检查的孩子可以使用欧堡(广角眼底照相机,无需散瞳) ,3 岁以下或者不配合检查的孩子可以使用 Retcam(广角眼底照相机,需要散瞳)。



本文作者:韩明磊

(温馨提示:点击医生照片即可在线问诊)


职称职务

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

儿童眼肿瘤及儿童眼底病变特别是视网膜母细胞瘤(Rb)、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Coats、FEVR等,成人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斜视、弱视、屈光不正、泪道疾病、眼表疾病。

门诊时间

每周一上午浦东分院专家门诊,周一、周四下午南院专家门诊

个人简介

医学博士,国际眼肿瘤学会成员,美国眼科学会成员,国内师从小儿眼科专家刘桂香教授及王利华教授,2015年-16年作为访问学者赴美国著名的Wills眼科医院眼肿瘤研究所、小儿眼底病科交流访问,师从眼肿瘤专家Carol L.Shields教授,主修视网膜母细胞瘤,兼修小儿其他类型眼肿瘤。

科研成果

参与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发表视网膜母细胞瘤相关SCI文章10余篇,其中包括《Ophthalmology》、《Lancet》子刊等期刊,主编眼科学著作5部,专利3项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上海九院眼肿瘤团队
公众号功能介绍:上海九院眼肿瘤团队致力于眼部肿瘤的诊治,主要包括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结膜黑色素瘤、睑板腺癌、泪腺肿瘤、眼眶淋巴瘤、炎性假瘤、神经纤维瘤等。此公众号主要进行眼肿瘤科普及案例展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