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上“米粒”变“黄豆”,竟是恶性肿瘤作祟

文摘   2024-11-13 19:00   上海  

眼睛上“米粒”变“黄豆
竟是恶性肿瘤作祟
KNOW
医疗健康篇
眼睑皮脂腺癌的
早期警告

你有没有仔细端详过自己的眼睛呢?这天,李爷爷偶然发现,自己原本平滑的眼皮上竟然冒出了一个米粒般大小、颜色不均匀且略显灰白的包块。虽然这个包块让他感觉有些异物感,但按起来并不疼痛,所以他起初并没有太在意。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包块竟然逐渐增大,从米粒大小长到了黄豆般大小!在就医后,医生为李爷爷安排了眼眶核磁共振和CT检查,最终病理结果显示,他患上了眼睑皮脂腺癌。

01




何为眼睑皮脂腺癌?

眼睑皮脂腺癌,作为眼部恶性肿瘤的一种,起源于眼部的皮脂腺,其恶性程度相当高。它不仅会对外观和视力造成严重影响,而且易于复发,甚至可能向眼眶或身体其他器官转移,从而威胁到生命。因此,早期发现和诊断对于治疗这种癌症至关重要。

02




眼睑皮脂腺癌的早期表现?

上下滑动查看




图片过于真实可能引起生理不适,谨慎滑动


在早期阶段,皮脂腺癌通常表现为眼皮上的一个小疙瘩,既不痛也不痒,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是霰粒肿,从而延误了病情。然而,如果这种“霰粒肿”反复发作,持续不退,并逐渐长成一个黄白色、菜花状的隆起,同时伴有眼睑红肿、疼痛,甚至出现破溃流血的情况,那就需要高度警惕皮脂腺癌的可能性了。

03




眼睑皮脂腺癌的不良预后?

目前,医学界公认的皮脂腺癌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包括分期分级较晚、浸润眼睑深度较深、累及结膜象限较多等。在病理方面,分化程度低、肿瘤细胞淋巴样浸润、Pagetoid浸润以及有丝分裂等现象也是不良预后的风险因素。



在医生的建议下,李爷爷最终选择了手术切除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恢复效果。


上下滑动查看





在临床上,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以尽可能确保肿瘤被彻底切除,并最大限度地保留治疗后眼部的正常边界,从而将对外观的损害降到最低。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即使进行了手术切除,也不能掉以轻心。有30%的患者在术后约一年半的时间内可能会出现复发或转移,甚至有的在11年后仍可能出现复发!因此,术后按照医嘱进行随访非常重要,这有助于及早发现复发和转移的迹象,并及时进行处理。



许诗琼

(温馨提示:点击医生照片即可在线问诊)


职称职务

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

各类眼睑及结膜肿瘤,如皮脂腺癌、基底细胞癌、鳞状细胞癌,结膜黑色素瘤、分裂痣、色素痣、结膜黑斑病等。

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浦东特需 周二周三下午南院专家门诊

个人简介

博士,副主任医师。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MD Anderson肿瘤中心访问科学家;美国哈佛眼耳医院眼整形外科访问医生

科研成果

发表眼部整形及眼部恶性肿瘤诊疗权威论文,杂志包括OPHTHALMOLOGY、JAMA Ophthalmomogy,British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IOVS等,获得国际同行认可。参编眼肿瘤学专著及指南编写,包括《整合肿瘤学》、中国抗癌协会《结膜黑色素瘤指南》、中国抗癌协会《皮脂腺癌指南》。主持及参加眼肿瘤方向科研项目(课题)及人才计划7项

荣誉奖项

获上海市卫健委优秀青年医生,上海市科委扬帆计划、上海市卫健委“医苑新星”优秀医师等。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眼内恶性肿瘤关键诊疗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上海九院眼肿瘤团队
公众号功能介绍:上海九院眼肿瘤团队致力于眼部肿瘤的诊治,主要包括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结膜黑色素瘤、睑板腺癌、泪腺肿瘤、眼眶淋巴瘤、炎性假瘤、神经纤维瘤等。此公众号主要进行眼肿瘤科普及案例展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