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蛳壳里做道场:揭秘内镜导航技术为何在眼眶肿瘤手术中如此“神奇”

文摘   健康   2024-05-23 17:23   上海  

眼眶空间随着向后延伸逐渐缩小,尤其是眶尖部和颅眶沟通部位。病变显露困难,操作空间狭小,同时重要的神经、血管和肌肉都集中汇聚于此,给手术操作带来极大挑战。



内镜犹如在螺蛳壳里穿梭游刃有余的游龙,导航犹如给游龙加了双如北斗导航的眼睛,二者结合就会产生即微创又精准的效果。今天我们就来揭秘一下这项医疗技术的神奇之处。


什么是内镜导航手术?


首先,医生会使用一根细长的光纤镜和微型手术工具,通过鼻孔、结膜、皮肤进入鼻腔、眼眶、头颅内部进行实时观察和手术操作。导航技术通过计算机辅助和术前影像,医生可以在手术过程中实时地定位病变部位,准确地操作手术工具,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正常结构,切除病变组织。


相对于传统手术,内镜导航技术使得手术操作创伤更小,更为精确,术后恢复更快。内镜下手术已经在多个医学领域广泛应用,如耳鼻喉科、神经外科和眼科等。


上下滑动查看




导航手术所用器械(左)

术中眶内瘤体定位(右)


哪些眼眶疾病可以通过内镜手术解决?


内镜导航技术在治疗多种眼眶疾病方面都显示出了出色的效果,包括:眼眶肿瘤切除、眼眶异物探查、眼眶减压和视神经减压等。其中,处理最棘手的是眼眶深部占位性病变,即眼眶深部出现的肿块或肿瘤,可能源自眼眶内的组织或周围结构。这些病变对眶尖部位的视神经、控制眼球运动的神经、肌肉和眶骨产生压迫和粘连,对视功能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及时治疗。


上下滑动查看




眼眶深部占位性病变



内镜导航技术在眼眶肿瘤手术中的“神奇”之处有哪些?


内镜导航技术为眼眶肿瘤手术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和方法,它具有以下优点:


1. 创伤小:以往需要开颅、截骨开眶的手术,不再需要如此大的创口,只需要通过鼻腔或眼眶,将纤细的光纤和精细的手术器械进入病变部位,更加直接微创,因此手术中的损伤也相应减小。


2. 细致观测: 内镜技术清晰地显示手术区域,通过移动镜头可放大缩小观察区域,实时分辨病变和正常组织,在屏幕中清晰的分离病变,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视神经和其他重要神经血管。


3. 精确定位:导航技术可以更准确地定位眼眶病变组织的位置和范围,尤其病变将正常解剖结构破坏,无法有效辨认颅内、眼眶内重要结构时,这种精确定位有助于医生在手术中及时发现病变,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创伤。


4. 恢复快:内镜手术做为一种微创技术,创伤更小,出血更少,因此患者的恢复时间更短。部分眶尖肿瘤的患者术后不需要任何包扎,看起来像没做过手术一样,术后住院时间显著缩短,术后恢复也变快,这意味着他们可以更快地回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中。


上下滑动查看




内镜下术野(左)

完整取下的病变组织(右)



 结  语 


内镜导航技术的应用为眼眶肿瘤手术带来了新的可能和希望。它不仅提高了手术的精准度和安全性,还改善了患者的手术体验和恢复过程。通过不断的技术进步和医疗实践,我们相信内镜在眼眶肿瘤手术中的应用将会越来越普及,造福更多的患者。




本文作者:王业飞

(温馨提示:点击医生照片即可在线问诊)


职称职务

副主任医师

专业特长

神经纤维瘤病、血管畸形及内镜手术

门诊时间

每周一上午浦东分院特需门诊,周一下午及周五上午南院专家门诊

个人简介

博士,副主任医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博士研究生毕业,美国匹兹堡大学访问学者。

科研成果

第一及通讯作者发表SCI收录论文11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上海交通大学医工交叉面上项目1项,参与973子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多项研究。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上海九院眼肿瘤团队
公众号功能介绍:上海九院眼肿瘤团队致力于眼部肿瘤的诊治,主要包括视网膜母细胞瘤,脉络膜黑色素瘤、结膜黑色素瘤、睑板腺癌、泪腺肿瘤、眼眶淋巴瘤、炎性假瘤、神经纤维瘤等。此公众号主要进行眼肿瘤科普及案例展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