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鸣谢:国晶新能源有限公司
四十也很惑
人生常常有许多误解。
比如:四十不惑。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于是我们想当然的以为,虽然我们三十不够立,四十总该是不惑的吧!
然而事实并不是这样,孔圣人不惑,和我们惑不惑真的没有一点关系。
四十岁,我们依然很困惑。
做着一份不好不坏的工作,忙忙碌碌,挣着一份不多不少的工资,勤勤恳恳,日复一日,我们的生活仿佛进入无限循环,我们得过且过,我们稀里糊涂,时间仿佛永远没有尽头,时间仿佛一眼就能望到头。
曾经也有青云志,曾经也做英雄梦,可如今,上有老下有小,光是生活就耗尽了我们的洪荒之力,着急忙慌中,我们顾此失彼,父母的照顾究竟用了几分心,孩子的教育究竟出了几分力?生活中,我们随波逐流,随波逐流中,我们煎熬着,我们不羡慕年轻人在外拼搏,我们羡慕退休老人悠哉悠哉,是生活给了我们太大压力?是我们缺少了努力的勇气?是我们四十岁还没有不惑的智慧?
四十岁,生活交给了保温杯,四十岁,健康交给了养生茶,四十岁,身体走了下坡路,不复以前的精力充沛,不复以前的倒头大睡,四十岁,到了年年关注体检的年龄,体检单子要反复的看看,需要注意的方面默记心中,看似健健康康,好像哪儿哪儿也不太舒服,于是感叹,人呀,不服老不行!
四十岁,我们不约而同的把目光聚焦在孩子身上,我们有意无意的比较着,叫板着,和自己,和孩子,和周围的家长孩子,我们对孩子的成绩永远的不满意,对孩子的行为永远是挑剔,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我们把希望都寄托在孩子身上,“任何事业的成功,都弥补不了你教育的失败”“教育好孩子,才是每个父母一生中最重要的事业”,仰视链的顶端是那些培养出优秀孩子的优质父母,教育全民化,加重了我们的负担,加深了我们的焦虑。我们要为自己惑,为孩子惑,为中国的教育惑,方向在哪里?出路在哪里?
四十岁,我们依然在思考,人的一生应该怎样度过,我们制定过周计划,我们制定过月计划,我们制定过年计划,我们也在修正自己的方向,可惜计划总是搁浅,立下的誓言随风飘远。
小时候,我们是一往无前的,我们有崇高的理想,我们有美好的追求,我们看不起父母为了生活每天浑浑噩噩的样子,我们的未来是一幅宏大的蓝图,年龄见长,我们终于明白,生活就是柴米油盐,生活就是鸡毛蒜皮,你也好,我也罢。
四十岁,我们已不再是父母眼中的孩子,四十岁,我们已不再是单位的年轻人,四十岁,我们有了生活的经验,四十岁,我们有了宽厚的肩膀,四十岁,我们要扛起家庭的重任,四十岁的我,四十岁的我们。
四十岁,在前进中疑惑。
四十岁,在疑惑中前进。
四十岁,遇见更好的自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