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县下申村的寺庙文化(文/原光辉)

文摘   2024-12-22 20:47   山西  
生于斯,长于斯,渐习为祁人;
耳所闻,目所见,亦无非祁事。


2024冬至丨最美祁县首届书画印暨非遗木版年画年历作品展开展

特别鸣谢:国晶新能源有限公司


追忆下申村的寺庙文化


现在的下申村看不到一座寺庙。从东到西看到的只是老宅民房。从北到南,在村东北角还能看到新建的小区楼房。在史家街的东头可见新建长廊。原家街南头可见休闲凉亭。原家街北头还有村民休闲小园区。书房,练舞室,乒乓球室,室外灯光蓝球场。村北沿原家街和范家街的街边新建县五小和县五中。彰显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繁荣景象。全村不见一点遗畄的寺庙痕迹。

我童年记忆中的下申村,可不是这样。寺庙很多,而且有的规模宏大,很壮观,很辉煌。东从逯家街说起,往西到原家街西头同谷村相接的地方。我依次回忆细讲。

从逯家街进来往西走,第一座寺是坐落在贾大门北门外的<竹林庵>。再往西走,到逯家街西门内的北侧是下申村最大的寺<隆盛寺>。隆盛寺面积很大,约有百把平方米。南从逯家街西门北起,北到史家街的东头端。全寺由三个寺院和三个配院组成。三个寺院从南到北。分别是南院,坐北朝南是主供关公武圣人的关公殿。与殿面对的南是为关公修建的戏台。院东西有看戏长廊。关公殿东西两侧有门,可进入北院。北院坐北朝南殿主供释加牟尼佛。释加牟尼佛右是药师佛,左是文殊菩薩。十八罗汉囲看释加牟尼。这是隆盛寺的主殿。北院与主殿面对的南殿,主供西天如来佛。如来佛是生铁铸的坐佛,高大而雄偉。出正殿东旁门,进入东院。东院座北朝南供奉<吕祖>。出主殿西旁门,有三个院。是僧人生活区。也是下申小学建新校区前,历年办学的地方。

出隆盛寺,出了逯家衔西门直走是前街,也就是多数现在人不知道的张家街。前街的西尽头是关公庙。出了逯家街西门,往北拐走百把米,是史家街的南门。进门右,也就是史家街的东是文昌庙。史家街西头是关帝庙。从关帝庙北拐出门再左拐是原家街的东门。门顶是文昌阁。下申村五大街。唯独原家街,有东西南北街。其他都是只有东西街。原家街的西街头是关帝庙。北街北尽头是镇武庙。北街东有个豪宅。豪宅正屋供着吕祖。我记忆中这个豪宅已不属私产,归村管名叫吕祖堂。吕祖堂后东侧是罗汉寺。彩绘的非常鲜艳。罗汉寺连吕祖堂的后花园。每年正月十五扎九曲。供村民游乐。

下申村,村北与史家街平行是范家街。范家街的东门顶上,也是文昌阁。下申村各大街都有五道庙。规模虽很小。但香火很旺。

下申村的前辈人,为什么盖这么多文昌庙(阁)和关帝庙。彰显着下由村人崇文。让后人多学文化。崇武,让后人学保家乡和国家的本领。下申村的前辈们为什么街街修寺庙。说明下申村人崇善。家富的下申村人,有了钱就修庙。积德行善。下申人崇文,崇武,崇善的村风,值得我们永远发扬继承。

下申村这些寺庙,可惜久经战乱都荡然无存了,拆为平地了,盖成民宅了。若保存到如今,一定是祁县优美寺庙文化旅游胜地之一。

记忆有限。不足的地方,错误的地方,请村人补充纠正。思乡之情,难忘祖根。耄耋追忆留给后人。




作者简介:原光辉,山西祁县下申村人。教育理论副研究员。1934年生,1951年下申完小毕业后,考入太谷师范。1954年2月至1959年9月先后在祁县一完小、教育局、县委文教部工作。1959年9月至1964年在中国人民大学学习(本科)。1964年大学毕业后至1972年在太原工学院任教。1972年至1995年退休,先后在省委文教部、省教育委员会、省教育厅、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在从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中,重视教育管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写了不少论文和论著并得以公开发表、出版,有的在国内外有关学术会议上交流。


爱我祁中 百廿常新丨祁县中学120周年校庆征文启事

最美祁县——昌源湧
祁县古城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名人辈出,文脉悠长。今“最美祁县”择祁县古城北大街112号而居,愿为所有爱好传统文化、热爱家乡祁县的人创建一个雅聚之地。以“昌源湧”为号,是感念昌源之水润泽之恩,崇尚前辈先贤博学笃行,我辈后学意欲见贤思齐,不以涓涓而自弃,将融汇百泉而泱泱。

最美祁县
渐习为祁人;亦无非祁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