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鸣谢:国晶新能源有限公司
二十年前,著名作家、画家,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全国政协民盟副主席,天津市文联主席——冯骥才先生来祁县考察时,应该是日丽风高的秋天的一个星期天。大冯主席与民俗专家吳丙安先生一行四十余人风尘仆仆来到祁县城赵镇修善村,专门考察传统剪纸等民俗文化。
据了解大冯主席此次采风考察主要是为民间剪纸古村落开发扶持采选定点,因为是当年耿书的朋友,我们祁县也尽地主之谊,尽心安排了这次活动,采风团一行绕有兴致地考察尚下了深刻印象。
祁县剪纸文化传承人王德林、王继红介绍了祁县剪纸的传承历史。冯主席对剪纸艺人王德林说,民间传统剪纸题材中马上封侯,马上蝇都是传统题材。如果是你剪的好,我答应给你题写一副书法作品。王德林先生二话不说,粗糙的大手用小巧的剪刀,在三五分钟后就剪出了一对”马上蝇"孪生作品,大冯主席大加赞扬,当时就激情洋溢的给在场的一院子的人讲解了王德林先生作品的精到之处。他说:王德林先生的作品朴实生动,你们看苍蝇两只小腿上绒毛栩栩如生……
大冯主席当下命随从工作人员收藏了这副作品,另一副作品被近水楼台的晋中报记者郝女士掠美。遗憾的是王德林先生二十年了一直盼着得到大冯主席墨宝。心愿仍然未了。后来冯主席当面告我。他已寄出。事实上却杳然无踪。想来半路截道之人,一定是文化界妙手,有日见到冯主席当敢当面讨要,玉成好事。此外,大冯主席还走访了当年参与人民大会堂修建雕饰老艺人范善恆后人的雕刻作坊。
这次接待,大冯主席成了我一生屈指可数能接触到的大家之一。我创意发起的祁县全国征联征书活动需要题写书名,三年来几经周折终于付梓,少不了大冯主席的协携。本来天津拜坊,工作人员提醒二十分钟,结果大冯主席和我聊了整整一个多小时。冯主席的平易务实使我的拘谨逐步放松开来。当时我带着书稿去见冯主席,他看了许久微笑着说:你说有许多名人为你们撰写了名联,我看了这么多也没什么名人啊……我说:你是个大位髙的大主席,我是县乡的文联小辈小主席,各位联友的作品对我来说都是珍品好联啊。后来冯主席与我谈到了晋商、徽商、潮商,又谈到了楹联创作。他给剑南春题过联,也给乐山大佛题写过对联,记得他题写的乐山大佛联一一
佛大莫如法大;山乐胜似乐山。
细细品味。佛理情理,自然融入,不着痕迹,这或许就是名联的髙妙之处吧。太讲究平仄格式,反而以文害义了。天津小住一晚,第二天冯主席慷慨一挥,分文未付。书名就转交给我了。想说声谢谢也没能再见到冯主席,当时他一直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工程,据说他不惜一切,力促此事,人力物力。筹措劳顿,奔波不息。
《名城名联名书-祁奚故里》一书出版后。我显得很疲惫,故托赵盛强带作品专赴天津市去拜见冯主席、唐云来、张建会老师,对书中不足,冯主席又指点不少,愧才疏学浅,生米熟饭,就矣欠矣,难以完缮。但落下桩桩文债,窃以为能使祁县历史文化光大发扬,仍沾沾自喜。
后来听到大冯主席再临祁县,已经是事后之事,晋商文化研究会田建会长处又见冯老墨宝。倍感亲切。想来先生孜孜不倦,大风常沐,敬仰有加。祁县一遇,终生难忘。于凤飞飞,文焕古今。小小祁县匆匆待客,虽未能丰宴醇杯,但一锅热腾腾的羊汤,也定会让冯主席一行记忆犹新。他日叨聆,大冯主席应风容如一,宝刀不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