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逢鸿儒:聆听于洪君大使畅谈世界风云
文摘
2025-01-22 20:47
海南
2025年1月21日的三亚,暖阳与柔风眷恋,碧海共蓝天相依。承蒙好友娄红阳的热心引荐,我与妻子怀揣着满心的期待与敬意,邀请于洪君大使夫妇在一家特色火锅店相聚。中午12时整,于副部长驾车缓缓而来,他的身影出现在眼前时,我不禁眼前一亮,接着是吃了一惊。生于1954年的他,已然年过七十,但他身材挺拔,精神矍铄,看上去至少比实际年龄年轻十岁。他身着橙色体恤,脚穿白色运动鞋,简约而不失庄重,既展现出他作为资深外交家的沉稳与专业,又透露出一种亲切随和的气质。于副部长的脸上挂着和蔼的笑容,那柔和的笑容让人顿生暖意。于洪君部长,1954年1月出生于吉林农安,以其卓越的才学取得研究生学历,并荣获法学博士学位。1984年12月,他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自此,他的命运与国家的发展紧密相连,在外交与国际关系领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印记。在外交生涯的舞台上,于部长曾担任中国驻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特命全权大使。中亚地区,作为连接欧亚大陆的关键枢纽,地缘政治与经济意义非凡。于副部长肩负重任,在乌兹别克斯坦任职期间,全身心投入到推动双边关系的发展中。他穿梭于塔什干的大街小巷,深入了解当地的文化、经济与社会状况。通过积极斡旋与沟通,促成了一系列经贸合作项目,为两国企业搭建了广阔的合作平台,推动了双边贸易额的稳步增长。同时,他大力促进文化交流,组织艺术展览、学术研讨等活动,增进了两国人民之间的相互理解与友谊。回国后,于洪君担任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副部长,站在了更为广阔且关键的外交前沿。在此岗位上,他深度参与了众多重大外交活动,积极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政党的交流与合作。他组织并参与了一系列智库间国际交流活动,在这些高规格的交流平台上,与各国政党代表共商国际发展大计,传播中国声音,讲述中国故事,展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积极作为的形象,为提升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影响力贡献了卓越智慧。如今,于副部长虽已步入古稀之年,却依然思维敏捷、精神饱满。我们围坐在火锅旁,热气腾腾的氛围如同我们高涨的热情。于副部长分享起他独特的退休理念,他坚信自己永远不会脱离时代、社会与年轻人。他生动地说:“人年龄大了不能只靠怀旧生活,而是要有前瞻的眼光面向未来。”他认为,退休并非是人生的终点,而是一个全新的起点,是开启人生另一番精彩篇章的契机。退休后的他,为自己精心规划了充实的十年。这期间,他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各种重大活动和授课邀请应接不睱,在国际关系、外交政策等诸多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思想印记。让人钦佩的是,这所有的著作和讲稿,每一个字都是他用五笔敲键盘完成的。他说,自己享受这种用文字表达思想,与读者交流的过程。他的著作《大国格局:大变局下的中国与世界》,通过七个篇章,全面且深入地展现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在应对周边环境方面,着重讲述睦邻友好外交,强调中俄关系等关键周边外交关系,体现中国对周边稳定与合作的重视。在大国关系上,深入剖析美国霸权主义演变与中美关系,明确指出中美间矛盾现实以及合作的必要性。对于“一带一路”建设,书中不仅阐述其愿景与路径,还强调文明互学互鉴的重要意义。在多边外交领域,论述打造新型合作范式,涵盖上合组织、APEC等多边平台的发展与中国作用。该书兼具现实意义与学术价值,内容全面系统,将历史事件剖析与当下形势政策解读紧密结合,读者能借此清晰把握中国外交发展脉络,以及在复杂国际大变局中的角色与作用。作者凭借深厚学术功底与丰富外交经验,为国际关系及中国外交研究提供重要参考,是理解当今中国外交格局的佳作。他的另一部著作《从参与全球化到打造共同体》,以“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下中国对外战略重大调整为切入点,以推动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落脚点,系统阐述中国从孤立于国际社会之外走向广泛参与地区和国际事务的进程。本书资料丰富、逻辑严谨,清晰梳理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角色转变与外交理念发展,为理解中国如何从参与全球化迈向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重要指导。读者能从中深入认识中国外交政策演变及在国际舞台上日益重要的作用,是研究中国外交与国际合作的优质读物。书中分为五章,第一章“打开国门走向世界”讲述全面调整国际战略,开启融入世界的进程;第二章“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涉及突破制裁、推动中美关系转圜等关键外交行动,展现中国在复杂国际环境中的智慧与策略。第三章“睦邻友好和谐万邦”着重介绍与各国的关系发展,凸显中国睦邻友好外交政策的实践。第四章“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强调坚持和平发展,为后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思想基础。第五章“博弈多边联动发展”,介绍中国在联合国、G20、APEC等多边平台的参与和贡献,展现中国在多边外交中的积极作用。在诸多重磅文章中,于副部长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有着深刻且独到的见解。他指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质上是国际力量对比的深刻调整。在过去的几个世纪里,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占据主导地位,但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崛起,这种力量平衡正在被打破。以中国、印度、巴西等为代表的新兴国家,在经济总量、科技创新能力等方面不断提升,逐渐在国际舞台上拥有更多的话语权。例如,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为沿线国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机遇,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这是新兴国家在大变局中主动作为,重塑国际经济合作格局的生动实践。同时,于副部长强调,大变局下国际秩序面临深刻重塑。传统的国际治理体系已难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新的规则与机制亟待建立。在这一过程中,大国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一方面,各国在经贸、科技等领域的竞争日益激烈,贸易保护主义、技术封锁等现象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全球性问题如气候变化、跨国犯罪等又迫使各国不得不加强合作。例如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各国需要摒弃分歧,共同制定并落实减排目标,携手应对这一关乎全人类未来的挑战。此外,于副部长还提到,大变局下文化与价值观的碰撞也愈发凸显。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传统、发展道路各不相同,在全球化加速的背景下,各种文化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如何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促进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与互鉴,构建更加包容、和谐的世界文化格局,是摆在各国面前的重要课题。在交流中,我就诸多世界重大问题向于副部长请教,他总能旁征博引,以清晰的逻辑和深刻的见解为我答疑解惑。比如在探讨中美关系时,他指出中美作为世界上最大的两个经济体,两国关系的走向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至关重要。双方应秉持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原则,妥善处理分歧,在经贸、气候、反恐等诸多领域开展务实合作,为世界的稳定与繁荣作出积极贡献。随着时间的悄然流逝,聚会在欢声笑语中接近尾声。我们高兴地在火锅店门前合影,让这珍贵的时光在瞬间永恒。我与妻子诚恳地邀请于副部长全家到沈阳去,我们要请到寒舍用心用情地安排,让女婿女儿也见识一下“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质感,届时也会请上同道好友一起享受这难得的知识、精神与思想大餐。一次相聚,一生受益,我的心中满是感慨与敬佩。于副部长不仅有着令人敬仰的学术成就和丰富的外交经历,更有着谦逊和蔼的长者风范。他就像一座知识宝库,每一次交流都能让我从中汲取无尽的智慧。他的话语逻辑清晰,深入浅出,让我们对国际形势有了更为深刻和全面的认识。与他交谈的每一刻,都激发我对国防教育和国际事务深入探索的热情。这次相聚,无疑是我人生中一段无比珍贵的经历,将激励着我不断学习,拓宽视野,以更深刻的视角去理解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为更多人分享来自专家与自己融合领悟的深度见解。刊期:20250122![]()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