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需要媒体和KOL的“推波助澜”

美体   2024-11-08 07:50   广东  
马拉松江湖特约撰稿 | 六斤橘子
马拉松的舆情,总是很有特点和规律。
11月3日的扎堆赛事中,有一场关于人车分流的问题再次引发广泛讨论,激起了公众情绪的波动。
在主管部门苦口婆心,再三强调下,似乎也很难避免问题的发生。毕竟全国一天几十场赛事,赛道加起来有成百上千个路口,总会有那么一两个不顺畅。只是有些直播画面的角度,让情节看起来更加具有戏剧性和话题性。
事后,组委会11月4日便出具了情况说明,虽然没有理想的中的那么详细,但也正面承认了问题的存在,值得肯定。
今天我们不聊具体事件,而是从新闻的角度,分析一下马拉松的新闻与舆情现象。
前几天,吴晓波频道发了一篇《全国各地怎么这么多马拉松比赛》,迅速斩获10万+。这样的文章,更多的是从新闻的角度看待马拉松,主要面向的对象是社会公众,如果我们回顾这类文章的传播特征,可以发现与赛事的数量是强相关的。
每次到春秋季马拉松周末,一定有这样的文章出现,而赛事中出现的各类小插曲,就成为了文章中“赛事质量仍然有待完善和提高”的论据。当然这篇文章写得还是很不错的。
此类新闻稿件通常要求具备较强的时效性,而撰写这些文章的作者多为外行,他们在短时间内需要讲好一个故事,因此不得不依赖大量的资料和数据,难免出现偏差与误解。
不过,这种关注和传播对于行业来说是积极的,因为它能够激发公众对赛事的讨论与思考。

1

舆情如何转变为舆论



行业内的突发事件,容易形成“舆情”,在宽松的网络环境下,公众更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绪,这一阶段,形成的主要是碎片化的舆情。
舆情往往更加即时、动态,可以快速变化,包含大量的非理性和情绪化的成分。
然而,舆情并不等同于舆论,它需要经历一个较为漫长的转化过程,舆情转变为舆论,需要新闻媒体和意见领袖(KOL)的“推波助澜”。
传统新闻媒体和网络媒体之间的互动是推动舆情向舆论转化的关键。媒体通过选择有价值的事件和信息进行二次传播,扩大事件的社会传播范围和影响力,从而促进舆情的公开化。
马拉松赛事数量过多或过少,都可以从不同角度得到相反的结论。有人认为赛事太少,难以中签;也有人认为赛事数量过多,封路问题扰民;还有人质疑马拉松的健康性,认为这违背了全民健身的初衷。
这些不同的声音,逐渐汇聚形成一定规模的舆论,进而影响决策层对马拉松运动的认知与判断。
在全民健身与全民健康的主流媒介话语体系下,马拉松的舆论总体肯定是积极健康的,但舆情侵蚀的风险长期存在,有人可能对马拉松运动本身持有负面看法。
这些看法和情绪在一定条件下,会逐渐形成规模化的舆论,对行业产生不利影响。
我们冷静下来想一想,当初大连马的车,如果没有圈外媒体煽风点火,再裹挟一些民族主义色彩,不至于演变为滔天巨浪,远远超脱体育和竞赛层面。以至于后面的赛事出现“战争后遗症”,谈“车”色变,草木皆兵,使用些非常规手段,最后两败俱伤,加剧了公众与赛事之间的信任裂痕。短时间内,这个伤痕依然无法愈合。

2

马拉松现象多维分析



印象很深刻的是,一本体育行业内参读物曾刊登了一篇关于日本东京马拉松的文章,提出中国的马拉松赛事应该向日本及其他国家学习。文章批评中国赛事选手服务水平低,缺乏拉伸与按摩等服务。
虽然这些批评带有明显的事实错误,但其背后的动机更值得深思。很多情况下,外界在审视马拉松时,带有明显的认知偏见,导致他们的观点与事实脱节,这对行业的发展是一种隐性危害。
若学术界和主流媒体在此类问题上也存在认知偏差,行业的发展就面临着较大的挑战。
我们需要知道,外界在看马拉松时,他们在关注什么。目前,主流媒体和舆论对马拉松热潮的分析过于片面。
最为典型的观点是,“当一个国家的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时,便会进入以马拉松为代表的体育消费周期”,这一观点被广泛传播,并成为解释马拉松热潮的主流理论。这一理论过于简单,将马拉松现象归结为单一的经济因素。
事实上,马拉松热潮背后,除经济因素外,还与社会认同、个体意识的觉醒、自我实现、社会心态的变化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
马拉松现象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十年前的跑者群体与今天的跑者群体,具有截然不同的结构和心态,单纯从经济因素来解释这一现象,显然是不充分的。
像马拉松赛事生意经这样的话题,一直也很受舆论欢迎,如何算赛事的经济账?办比赛到底能赚多少钱?谁都想来分析分析。
只不过,在当前普遍面临盈利困难的大背景下,赛事数量为何不断增加,甚至有些赛事组织者宁愿亏本办赛,这一现象无法通过简单的经济投入产出分析来解释。

3

舆论脆弱与信息透明



曾几何时,行业人士还乐于发表一些观点和言论,对行业发展中的问题敢于进行中肯的评价,但在发声口径收紧的当下,发声的主体也愈发收窄。
今年有家赛事公司老板开设了视频号,每一期都挑选一些大家关心的问题,出镜进行解读。这样的方式其实很好,更加贴合听众的心理需求,契合时下的传播生态。
如果不在平时主动设置议题,让大家去讨论,那么关键时候就没有办法引导舆论的方向。我们看到主管部门今年也频频发布政策解读,就是一种很好的互动。
马拉松赛事越来越多,成绩也越来越快,但马拉松宣传并没有与之匹配,碎舆论场中的碎片化信息依然长期存在。主流舆论缺乏足够的说服力,导致行业在舆论的战场上时常处于被动。每当热点事件发生,舆论的喧嚣往往只是短暂的情绪爆发,而公众对于回应和真相的兴趣则相对较低,反而是对热闹氛围的参与感更为看重。
这样的裂痕,让本就脆弱的行业经不起一点风吹草动,出现一点插曲就会演变为噪音,最后要么发酵成滔天巨浪,要么演变为静默。
事实上,许多新闻角度的马拉松稿件中,都存在事实性错误、选择性偏见、案例代表性不足等问题,但正是这些不严谨的文章往往能够获得广泛传播。虽然这类内容存在误导性,但它们却在公众舆论中占据了显著位置。
与其畏惧外界的争议和喧嚣,不如勇敢地面对并回应。行业在舆论阵地上的失守,会导致公众被外部信息的喧嚣和偏见所左右,最终导致不客观、不准确的观点主导舆论。赛事是行业信息生产的源头,如果赛事本身不能提供充足的、清晰的信息,那么下游的媒体加工和舆论传播质量也将大打折扣。
就好比一盆水,如果盆很小,经不起一个小石子的冲击。在舆论场中,如果公众的信息“盆”——即公众的信息容量和理解能力——有限,那么一点点小问题或者不准确的信息都可能被放大,引起不必要的恐慌或误解。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只有把盆扩容、变大,提高信息透明度,扩大信息渠道,公众和媒体的认知才会慢慢拉齐,所有舆情的问题或许会迎刃而解。
(本文所有打赏将转交作者六斤橘子)

>>>点击更多精彩<<<
奖牌有错,再来一块?
北马杭马郑马,谁是“快枪手”头牌
国内马拉松,不走回头路
上马,报名数据有什么好遮掩的
深马十年奖牌设计不走寻常路


马拉松江湖
感受马拉松赛事,评议马拉松产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