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驳服务,一不小心就成了好心办“坏事”

美体   2024-10-28 07:50   广东  

马拉松江湖特约撰稿 | 六斤橘子

如何为大量参赛者提供便捷的交通服务,是马拉松竞赛组织中关键一环。接驳服务作为一项增值服务,不仅关乎选手能否准时到达比赛现场,更是展示城市综合交通管理和组织能力的象征。

一旦提供了接驳服务,等于将选手按时抵达的责任揽在了组委会身上,细节考虑的如果不周到,就会出现问题,变成了好心办“坏事”。

今年以来,因为接驳车的原因,导致一些选手无法及时赶往集结区,错过比赛,已发生了不止一次。

通常来说,对于规模较大的城市马拉松赛事,起点位置通常在城市的广场、奥体中心等面积较为宽阔的地区。

例如上海的外滩金牛广场、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厦门的国际会展中心、广州的天河体育中心、深圳的市民中心,这类地点通常具有较好的交通通达性,尤其是有轨道交通的话,人员就可以快速抵达,不会有太大的压力。

相比之下,如果没有轨道交通的辅助,依赖接驳车辆将大规模参赛者送达赛事起点是一项复杂的任务。

车辆的调度需要仔细规划,假如一场赛事有6000人需要接驳,那么至少需要120辆中型公交车来完成任务。

此外,还要根据不同参赛者的出发时间、地点需求,合理分配车辆。但即便如此,赛前调研无法完全预见实际情况,部分接驳点车辆不足的问题时常发生。


不 可 预 测 性


赛前交通的不可预测性很大,不能按常理预估。
如果起点在路网并不发达的郊区,且抵达起点的道路选择单一,那就难免会造成赛前道路拥堵的情况,不只是选手、工作车辆、后勤车辆、公安车辆都会在集中的时间段涌入,呈现出“多源单汇”的特征。
另外,赛前交通管制往往分阶段实施,使得大量人流、车流汇聚于有限的通道。一旦发生交通事故或突发状况,赛前时间预测将变得更加困难。
如果通往起点道路狭窄且选择单一,那么即便一辆车临时掉头都可能引发长时间的交通堵塞。
2017年迪拜马拉松就发生了严重的接驳事故,当时起点设在城市的一个较为偏远的区域,而赛事当天没有充分考虑交通管制的影响。
由于一些道路提前封闭,再加上交通拥堵严重,接驳车辆在抵达起点的过程中屡屡受阻,导致了大量选手迟到,组委会也未能及时向选手告知准确的接驳时间和地点信息,应急预案不足,造成了事故。
解决这些问题,也有一些方法可以借鉴,东京马拉松通过引入智能交通调度系统,利用实时数据动态调整接驳车次与线路,提升交通效率。
以波士顿马拉松为例,赛事起点设在距离市中心42公里的霍普金顿小镇。为此,赛事组委会通过精确的公交车调度计划,将上万名参赛者顺利送达起点。这不仅需要提前规划多个接驳点,还需要结合选手的需求灵活调配车次和路线。

做 好 提 前 量


其实只要有交通管制,拥堵和投诉是必不可少的。想解决接驳的问题,没有什么特别好的方法,只有打好提前量,尽可能赶在交通管制开始前抵达起点附近。
现在很多赛事在景区举办,离城区很远,接驳的发车时间就特别早,提前好久就到了赛场,也会引起选手的吐槽。因为早上又困又饿又冷,没有地方可等。
这是一个两难,组委会为了降低风险,只能通知尽可能早地发车,但又会安排一些备用的车辆给来晚的选手,否则因为跑友迟到一会就来不了,也显得不人性化。
由于参赛者多,引导措施很重要,确保他们能够快速找到接驳车辆,这是个关键问题,志愿者在接驳过程中起到关键作用。组委会需要考虑如何将赛事接驳与城市的公共交通系统有效衔接,更好地平衡群众与选手的出行需求。
在国际赛事中,例如纽约马拉松和柏林马拉松提供了多样化的交通方式,包括共享单车和电动车,这不仅减少了公交的负荷,还给选手提供了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
此外,赛事起点附近设置临时休息区,提供热饮、早餐等基本服务,为早到的参赛者提供一个舒适的候赛环境。这类措施有效缓解了选手因早到而产生的不满,并提高了他们的参赛体验。
志愿者的作用不可忽视。以伦敦马拉松为例,赛事志愿者分布在各大交通枢纽和接驳点,协助参赛者找到正确的车辆并提供赛事相关的即时信息。
接驳问题,我认为最大的影响因素还是在于起点的交通基础设施条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通达性差且参赛规模大,再好的组织也难免会出现问题,这类问题过去有,现在有,未来应该还会有。
(本文所有打赏将转交作者六斤橘子)

>>>点击更多精彩<<<
深马十年奖牌设计不走寻常路
18万+,厦马的报名纪录背后
大连想要一场怎样的马拉松
走,到海陵岛跑马脱单去
马拉松赛事与自媒体的爱恨情仇

马拉松江湖
感受马拉松赛事,评议马拉松产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