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小读者搭“梯子”,走进张謇人生

文摘   2024-12-25 17:38   北京  

编者按

近期,国文出版社推出《张謇传》(青少年版),在众多竞品中,这本书如何突出重围,记者专程采访了该书作者张华以及策划编辑周琼。



《张謇传》

张华  著

国文出版社

张謇传记唯一青少年版

张謇纪念馆发起人兼筹建者

张謇研究专家专为青少年创作


01

创作历程

受访人:作者张华


张华

《张謇传》青少年版作者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江苏省南通市张謇研究中心副会长

张謇纪念馆发起人兼筹建者



ONE

 记者 :您创作的《张謇传》(青少年版)与成人版相比,有何不同?

 张华 我创作《张謇传》(青少年版)的目的,是希望更多青少年通过阅读,走近张謇、了解张謇、学习张謇,此前没有一本适合青少年阅读的相关读物。所以,我创作时,在确保相对完整、系统的前提下,化解一些学术性、史料性的难题,给读者搭建一些必要的“梯子”,力求做到深入浅出、形象生动,以此激发孩子们阅读的兴趣。同时,尽可能多涉及张謇时代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等背景知识,拓宽青少年读者的视野,身临其境地走进历史现场,探寻历史规律,希望他们感觉到,原先历史那么有趣有料。

与成人版相比,我把原先的15个章节改成6个章节,保留了少年时光、科举苦旅、实业救国、教育兴国、慈善公益等内容,并对张謇的一生作了简要的总结回顾。对涉及政治、军事、治水等与青少年学习生活距离较远的内容作了删减。



TWO

 记者 您曾任江苏省南通市张謇研究中心副会长,且是系列视频《图说张謇》主讲人,又曾在张謇出生地创办张謇纪念馆。您认为,文字的书写与视频呈现及纪念馆等宣推方式相比,对于青少年读者来说,有什么更具感染力的地方?

 张华 :我觉得图书、视频、纪念馆都是展现张謇伟大一生的手段和办法,它们相互支撑、相互印证、相互补充。我期待孩子们能静静地读完这本小书,通过自己的理解,感受并描绘出心中的张謇形象。

当然,更理想的方式是不止步于此,而把这本书作为一个地图指引,找到更多走近张謇的路径,甚至着手收集、研究更多相关的知识,进而成为张謇精神的弘扬者、实践者、传播者,给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提供更多动力。



THREE

 记者 您对张謇有深入研究,张謇波澜壮阔的一生,有哪些细节让您印象深刻?

 张华 :张謇让人感动的地方实在太多。我就说说他做事的细致入微吧。

1903年初,张謇应邀赴日本考察学习。当时去日本考察学习的人很多,绝大部分都是抱着猎奇心态去观光旅游。张謇却非常务实认真,他的日程安排非常紧凑,常常一天要参观几个地方。为赶时间,他选择乘坐晚上的车船,有时还在车船上过夜,饿了买饼充饥。他谢绝了很多无关应酬,把时间留出来用于考察。

他在日本实际逗留63天,总行程约3000公里,平均每天在路上奔波50公里。足迹遍及10多个城市,共考察教育机构35处、农工商机构30处。他考察的学校,既有幼儿园和市、町、村小学,又有聋哑学校、工艺学校、美术学校、语言学校;既有私立学校,又有公立学校;既深入教室、课堂听课,又到学生宿舍、理发室、洗漱室、厕所察看;既阅看学生的作业本、积木、折纸等,又和老师交流,询问他们的任教科目、待遇。

他对所到访的每个学校都细看勤问,虚心求教,事无巨细,详细记录。回国后,张謇将赴日期间的日记编辑出版,定名为《癸卯东游日记》,共2.5万多字,分送给很多官员和好友,让他们也能感受到日本经济社会方面的巨大进步。



FOUR

 记者 :您希望通过《张謇传》(青少年版),向当代的青少年传达一些什么?

 张华 :张謇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既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个现实主义者,更是一个实践主义者。他既能坐而论道,又能起而行之。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兼济天下。从他身上,我们可以感受到满满的正能量。通过张謇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一生,青少年读者可以学习他大处着眼、小处入手的品质,百折不挠、锲而不舍的意志,包容开放、追求一流的眼光,忧国忧民、兼济天下的精神。


02

策划思路

受访人:策划编辑周琼

人物传记是国文出版社的拳头产品,并经积累形成“皮波人物”(PEOPLE)品牌。截至目前,品牌已经出版300多个品种,几十年来,多个品种长期占据销售榜单前列。“皮波人物”(PEOPLE)还有专门针对年轻读者的“小皮波”。这条经典产品线,我们一直在开拓新产品,补充品类。

策划《张謇传》缘于多方面的契机。首先,张謇这个人,我们关注了很久,一直都想策划出版其传记。一方面可以充实我们的人物传记品类,另一方面是近年媒体对张謇的宣传多起来,热度在,我们觉得市场预期不错,但始终没有找到合适的作者。

我们研究过市面上的同类书,版本多样,作者也不乏张謇研究专家或经验丰富的传记作家,相应的版本,要么注重其思想研究分析,要么偏向故事性。那我们应该定位什么样的版本,才能够区别于现有的同类书,同时又有突出的市场优势呢?我们的“皮波人物”(PEOPLE)品牌,宗旨是权威、客观、生动。循着这个思路,一路挖掘,最后找到了张华老师。

与张老师面谈前,我们分析过他的经历和作品,有一个基本的把握。和张謇一样,张老师也是江苏南通人,是张謇纪念馆的发起人兼筹建者,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此前创作过张謇传记,现在仍然在持续不断地更新公号文章和短视频,分享他对张謇的认识和解读。有图有真相,有思想有深度有热情,当然也有流量。这给了我们很大的信心。但是,要成为一本好书,依靠这些就能立得住吗?

张謇纪念馆

真正让我们下定决心,还是在与张老师面谈后。张老师非常诚恳地提到,当年的创作是当年的认识和理解,现在经历过很多事后,对张謇有了全新的认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如果要出版,这一次要重新书写,展现一个更加全面、厚重、丰富而立体的张謇。

也是在这次面谈中,我们终于知道,张老师为什么如此执着地研究张謇、创作张謇、传播张謇。早在2008年任张謇家乡常乐镇镇长时,张老师感动于张謇的爱国思想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多方奔走、拼尽全力,筹建张謇纪念馆

在接下来的9年时间里,张老师从海门市副市长岗位上被选派参加援疆工作,在万里之外的新疆伊犁全面践行张謇“父教育、母实业”思想,创办工业园区、学校、图书馆、福利中心等,引起巨大反响,他率领的南通援疆团队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正是这9年的实践,让张老师对张謇有了“全新的认识、更深的体会和感悟”。我们在前期策划时,曾想过一句文案——百年张謇,前无古人,后待来者。此刻,我们感动于作者不就是这样一个“来者”吗?我们也因此清晰地找到了这本书的定位和独特之处:唯一一本结合理论和实践书写的张謇传记。它将不止是一部权威、客观、生动的传记,更是一部对照记,是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每个读者都将从中找到自己的人生路。

这次面谈我们就确认了合作意向,甚至一致同意专为青少年创作一个版本,这将是第一个张謇传记青少年版。习近平总书记在南通博物苑参观张謇展陈时曾经提到,张謇在兴办实业的同时,积极兴办教育和社会公益事业,造福乡梓,帮助群众,影响深远,是中国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张謇的事迹很有教育意义,要把这里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让更多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受到教育,坚定“四个自信”。可以说,这个版本,完全是为了满足青少年阅读需要推出的。

幸运的是,作者曾经当过老师,特别知道如何跟孩子们讲故事、如何用文字抓住孩子的心。《张謇传》青少版不仅生动讲述了张謇波澜壮阔的一生,也书写了其光荣和梦想、责任和情怀的精神传承。

书出版后,在营销策略上,考虑到版本针对的垂类读者,以及传主张謇在读者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采取从地方突破向全国拓展的方案。联合张謇家乡南通的当地媒体及张謇纪念馆、张謇创建的教育及公益机构(各类中小学校、南通博物苑等),由作者及张謇研究专家组成宣讲团,开展主题宣讲活动。目前正在进行中。

张謇纪念馆


- THE END -




往期精彩

当社恐营销编辑走上脱口秀舞台



“人员优化”的风还是吹到了出版业?


对稿件过度编辑加工,其实是在“甩锅”?


编辑:王媛媛

初审:张聪聪

复审:孙   珏

终审:马雪芬


欢迎爱书的编辑大大们多多投稿

邮箱:cbbrbkzx@163.com

微信:13601185425

13521322168

▼点击下方名片关注我们


编客实验室
编客实验室公众号隶属于《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有限公司,致力于为编辑带来切实信息,提供有效帮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