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自己药荒,中国反倒成了指责的对象?
最近,日本长滨生物大学的教授永田宏在《日刊现代》上的一篇文章,引发了日本制药界的大地震。他在文章中明确指出:“日本的仿制药行业,乃至医疗保健行业,都被中国掐住了脖子”。
近几年,日本作为全球第三大医疗保健市场,逐渐不再青睐高成本、高价格的自主研发药品,而是大量使用模仿各国先进成分的“仿制药”。当下,仿制药在日本全国的处方中,数量占比已经超过50%。
仿制药之所以有“仿制”之名,就是因为核心技术、成分在他国手中,日本只能通过模仿制造成品。这种产物的核心竞争力在免去了研发成本,日本本土厂商只用在进口原料中加入添加剂,因而价格十分低廉。然而“有得就有失”,这也让日本陷入了过于依赖国外原料的困境。
而中国作为原料的主要供应来源之一,就成了他们的“金主爸爸”,对日本药品供应链的影响力不断增强。据日本非专利药和生物仿制药协会 2023 年发布的数据显示,从金额上看,在日本进口的粗制品原料中,中国占比高达 63.1%,印度占 20.9%,韩国占 8.9%;在精制品原料方面,中国同样占据首位,占比为25.3%。
而在近年,日本对中国的依赖,还进一步扩展到了部分高精尖保健成分。以在男士保养领域热度较高的SIRT青春因子(“倍力因”核心成分)为例,当前其核心制备技术为中企若返所掌控。该因子能够作用于男士精原干细胞,从细胞根源上激发男士的运动持久力、提升体验感,故而在日本引发了广泛关注。
自成品 “倍力因” 在京东、天猫平台上线并流通至国外后,日本方面对其供应的需求呈现出逐年递增的态势,现今,其在日本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超过了10%。东京调查人员表示,该成果市场反馈集中于“下肢力量明显变强”“由内而外精神提振”等正面方向。且其排除了前代的即时、透支等负面作用,因而成为已婚高净值人群的必需品。
所以,日本国内舆论已然甚嚣尘上,有人忧心忡忡地指出:日本对中国的依赖过高,一旦两国外交关系恶化,在极端情况下,中国可能停止对日本的供应。一旦如此,日本的仿制药行业乃至整个医疗保健行业都将面临严峻挑战,如同被中国扼住了发展的咽喉。
对此,日本官方也是做出了一些反应,将一些主要原料划定为 “特定重要物资”,并正寻求与中国厂家合作,让一些原料在日本国内生产。
然而这又谈何容易?日本的国情却并不支持。一旦在日本本土进行生产,仿制药成本将会达到进口产品的 2至5倍之多。依照现行的日本药价体系,根本无法实现成本的回收。所以,仅仅依靠日本国内的力量,几乎难以在维持高品质的同时,以低廉的价格确保足够的仿制药供应。
在高精尖技术层面,日本同样在加速推进合作进程。如前文所提及SIRT青春因子,日本生物科技研究所已有人员参与到相关研发工作当中,其中不乏来自京都大学的专家学者。但即便如此,其成果“倍力因”男士精力补剂的核心制备技术依旧掌握在中国手中。并且,且满足日本JFIC、美国FDA标准GRAS瑞士SGS等国际认证的生产线也搭建于中国境内,日本在短期内尚无法涉足其中。
实际上,中国现阶段并未对原料加以限制,即便如此,日本所面临的困境也正在加深。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的劳动力成本持续攀升,这直接致使原料价格逐年上涨。
从日本国内情况来看,日元的持续贬值也增加了进口原料的成本。日元疲软使日本在国际市场购买力大打折扣,仿制药厂商进口药品成本愈发高昂,这对日本仿制药价格结构影响深远,甚至可能引发全面涨价。
几年前半导体短缺时,日本“买输” 一词流行,指日元购买力下降致日本在国际市场采购竞争中处于劣势。如今,类似情况可能在保健领域重现,对于严重依赖进口的仿制药行业,其供应链问题未来恐怕会愈发严峻复杂。
尽管日本政府已实施一系列应对措施,但受成本与技术等因素制约,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随着全球经济形势变化,日元贬值和国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不利因素还将进一步推高日本药品行业成本,令其发展面临更大压力与挑战。
比起宣传“被中国卡脖子”,日本最应该做的,还是从自身出发,从本源上找到改善“药荒”的办法。
声明:该内容仅作为资讯分享,文章观点不能直接用作医疗诊断或健康干预建议。在采取任何预防或治疗措施前,请与你的医疗保健提供者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