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气我不用黄芪,容易上火,教你另一个中药,补气祛湿,还不上火
文摘
健康
2024-11-11 18:31
北京
赵阿姨最近一直觉得疲倦,早上起床后总感觉浑身无力。她听说黄芪是补气的好药,于是急忙买来泡水喝。结果没过几天,她发现自己不仅没有好转,反而开始上火、口干舌燥,甚至还有些便秘。其实,这是因为赵阿姨体内有湿热,而黄芪的温性加重了她的内火。如果她换一种补气药,比如太子参,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症状了。太子参可以气阴双补,之所以得此名,是因为它的补气效果温和细腻,正如一个初生的太子,温润而不燥烈。所以,它更适合于气虚不是很严重,或者虚不受补的成人,或者儿童。脾胃是后天之本,脾胃气虚的人常常表现为食欲不振、四肢乏力、面色萎黄等症状。太子参正是调理脾胃气虚的能手,它的补气效果虽然不如人参那么强烈,但胜在温和,更适合那些气虚不是很严重,或者虚不受补的成人和儿童。- 中成药:健胃消食片(太子参、陈皮、山药、炒麦芽、山楂),用于脾虚引起的胃满胀、食欲不振、消化不良、打嗝、反酸、乏力疲倦。
- 中成药:儿宝颗粒(太子参、陈皮、麦芽、山楂等),用于儿童厌食,不爱吃饭,或进食较少。
太子参还能补肺气、生津润肺。对于虚咳、肺燥等症状,太子参都能发挥温和的调理作用。比如,肺有燥邪、热邪,导致咳嗽气短、痰少难咳出时,太子参可以与沙参、贝母等药材配伍,益气生津、润肺止咳;婴幼儿肺炎久治不愈,属于气阴两虚者,也可以用太子参与鸭胗炖服,帮助恢复健康。太子参不仅能补气,还能养阴,对于气阴两虚的人来说,它是个不错的选择。热病后期、久病体虚或者病后调养时,可以用太子参搭配石斛、五味子等药材泡茶,即参斛茶,能气阴双补;如果虚损较重,频频出虚汗,太子参还可以与麦冬、五味子、浮小麦等药材同用,养阴生津、固表止汗。如果久病体虚或者病后调养,可用太子参、银耳、大枣等益气补脾之品同用,药食两用,以达到气阴双补,调补虚弱的作用。如果是慢性咽炎属于阴虚兼有热,出现咽痛,咽干,咽部热痛,痰粘,可用太子参配补阴药,如地黄、玄参、麦冬等- 中成药:慢咽宁袋泡茶(地黄、太子参、玄参、麦冬、浙贝母、蒲公英、薄荷)。用于咽干咽痛。
相比其他补气药材,太子参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的性平。很多人都知道黄芪是补气的好药,但黄芪性温,容易引发上火症状。而太子参则温和得多,不容易加重体内的燥热情况,更适合那些本身容易上火、湿气较重的人。所以,文章开头的赵阿姨,可以用太子参替代黄芪来补气。取9-30克的太子参,和其他药材一同煎煮,每天服用一次即可。也可以直接将太子参泡水代茶饮,或者加入炖汤中,配合鸡肉、排骨等食材,既美味又滋补。
1、有实邪、正气不虚者,慎用。
2、人参对肾有补益作用,使用不当可能造成儿童性早熟,而太子参对肾几乎没有作用,也就不会造成这种副作用。同时儿童不需要补气很强的药,太子参刚好符合儿童生理特点的用药需求,所以被称为“儿童进补第一药”也不为过。
如果您是中医爱好者,想深入深入学习中医养生知识,或您是在药店或者诊所工作,想学习更多实用中医知识,帮患者更精准地选药,可以长按识别二维码,免费学习中医课程↓如果您喜欢我们的文章,可以把我们设置为“星标”,这样可以第一时间阅读到我们推送的文章。
今日考考你答案:D,您答对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