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您朗读】《郭林日记》之五十:“升降开合”调整的两个功法:气息法和意守法。喜悦分享:郭林老师在东单公司的一次讲功!

文化   2024-09-01 21:17   河北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

关注我们!


为您朗读






《郭林日记》



1973年5月27日—6月3日



(注:日记正文请听朗读音频。)





郭林新气功经典回味

郭林老师如是说



今天我讲的是

“升降开合”调整的两个功法,

1、“升降开合”气息法;

2、“升降开合”意守法。


两个“升降开合”不同的功法,

一是气息活动,二是意念活动。

气息活动就是用升降开合的势子,

随着“气运”一开一合,一升一降,

根据病情和病种的不同而使用势子活动。


如心脏病在开的时候,

两臂平伸时用短呼短吸,

时间停留不能过长,

以免心吃力过多,肝病也是同样。

如高血压、低血压同心脏病的做法

是不一样的。


高血压在势子下降的时候,

掌心是向下的,

让血气随着势子慢慢降下,

这样对血压下降有帮助。


低血压病的做法是:

两掌上升时是掌心向上,

让气血随势子上升,

下降时也是掌心向上降下。

高、低血压病都用长呼短吸来调息。


如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

两臂开平是用长呼长吸来调息的。


(选自:《郭林日记》第139-140页)


喜悦分享


郭林老师在东单公园的一次讲功!

 依稀可记,那是七四年初夏一个早上,在东单公园内东南角处我练完早功后,听功友说郭林老师要给我们讲功了。会集约廿人左右,老师穿着中式黑衫带着墨镜。她开言道:练功者要注意遵循的几个原则,希望大家去实践、体验。

 

  首先她讲:第一要“上虚下实”;即要把气沉下去,意念趋下(似守非守),重心自然也随着下沉。人站立着像松柏一样,根须深扎地下坚固不移而枝叶却可摇曳翩跹,随风起舞。这和练武术的要求颇为相似。人体处于这种状态正符合练功的需要,既稳健于定,又灵活于动;它既是练功前必要的准备,又是练功全过程中必须保持的主要态势。仔细地想一想,多年习练功的实践不正反复证实这一中肯的话语是何其真切、何其重要。

 

 其次她讲:第二要“松静自然”;松即练功中不拿劲、静即练功中不想事儿。不拿劲是一种含蓄的气功态势,不等于松弛懈怠(松而不懈)。不想事儿也是一种含蓄的气功态势,不可理解为“无息”。是一种“静息”状态,不是绝对的“断息”;功底深厚者练至最佳处,其极限状态可以趋近于“忘息”。这里深层含义不便详述。老师当时的意思是让学功者,要慢慢的减少“杂念”。为此她设拟“以一念代万念”的功法。来帮助初学者减少杂念的干扰。老师是特别重视这点的;她说:在杂念纷至沓来下练功不仅无益反而会练出难以排解的偏差。即或并不那么严重,带着一些杂念练功也会事倍功半降低功效。所以老师经常告诫我们:带着杂念练功一个时辰,也比不上去掉杂念练一刻钟的效果。根据个人多年练功的感悟是:松静是一切气功的基础;松静本身就是气功的要素“松则脉通”、“静则伺控”。松静是修持的结果,是个漫长过程。调控松静的能动性和程度,也是没有止境的。功“法于自然”;一切功法的本质要求在于“顺乎自然”。老师说:初学者一招一式、一呼一吸,固然要受教于老师的指导,要有一个模仿、适应过程。这当然不可能全是自然的。然而,一经入了门,通过体验、体察和体悟的反复实践,就要一步步地摸索出属于你自己练功的规律性:“自然”。

 

 其三她讲:第三要“火候适宜”;她说:“过犹不及”。记得老师当时强调的主要点是练功者不可任着性子,持强好胜。她还举了一个现实的例子;说东单有一位年长的武术高手,其剑术远近闻名。每当他练剑时,都有许多围观的人以羡慕的眼光看他的高超剑法,不时报以掌声。或许是由于互动效应,这位老人尽情的练,越练越起劲;竟突然他摔倒在地,经抢救无效而猝死……见此情景,人皆叹惋不已!老师接着说:无论做什么,都不能超越“限度”;这就是“火候适宜”。其实练功中时时处处也都有“火候”问题。功时的长短、步幅的大小和速度的快慢、呼吸的速率和强度……都有个“适宜”的问题。处理恰当功效就好,精进的就快。做起来也就容易松静自然。老师给学员讲的功法多为普遍性的要求,个人练功情况反馈给老师;老师再酌情给以具体的功法指导,并使之符合该学员的实际。这是特殊性的需要。而练功之最终的境况,应实现练功者自我能动地驾驭和调控自己,使之经常保持火候适宜的最佳状态。

 

最后她讲:第四要“意气合一”;她说:这是练功者最高的层次。也是长期坚持练功的自然发展趋势;是不能突击来实现的,“欲速则不达”。什么叫“意气合一”呢?简单说就是练功者通过长期实践和积累,到达了能“运用自如”、“从心所欲”的境界。老师说:“现在她还不太容易讲清楚这点,还是用练武的人常说的一句话:“意到、气到、力到”来比喻;即无论对内部(你的身心)抑或是对外部(你的周围一切的事物)。你对它们的认识达到“了如指掌、心知其义”的境地。你对它们的驾驭和调控实现了“得心应手、运用自如”的程度。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的极限”的境界。但从相对的绝对意义来讲,是较大幅度的提升。它的确存在着比其初练时不可同日而语一种“质态上的飞跃”。这是长期坚韧不拔修持的结果,是经历实践认识、认识实践,无数次反复推移的结果。这就是为什么老师提示我们说,要练上“十年、廿年之后”方能有所领悟的原因。老师的这番话语,对应当时已有一定练功经历的我来说,虽有些朦胧粗浅的感受,但的的确确是在又经历了十年乃至廿、三十年之后的今天,才仿佛心知其义地印证了它的真谛和深邃的内涵。并在它的指引下继续去修持探索……

 

  综合上述,“上虚下实”、“松静自然”、“火候适宜”、“意气合一”这四句话,对于指导我们练功是何其重要。练功是要靠毅力和勤奋、这是最基本的,但练功也同样不能离开正确的理论指导。只有正确的理论指导才有可能使我们少走弯路、避免偏差、比较顺利地抵达彼岸!  

(未完,待续,且听下期朗读)

本期朗读:信然 

本期编辑:欣媛

喜悦阳光身心疗愈
观照内心,喜悦自在!万病由心生,也由心解,无论发生什么,都只以正念思量,不执着于过去,也不惧于未来,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