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编译】Contour Neurovascular System治疗颅内动脉瘤回顾性分析

健康   科学   2024-10-01 08:12   上海  


本次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团队凌冶平医师编译,为大家带来《Contour Neurovascular System治疗颅内动脉瘤回顾性分析》,欢迎大家阅读分享!






德国慕尼黑大学医院(LMU)神经放射科的Alexandra Radomi等专注于Contour Neurovascular System(CNS)这一新型血管内扰流装置在治疗颅内动脉瘤方面的应用,76例回顾性分析结果于2024年8月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urgery》杂志上。

——摘自文章章节






【REF: Alexandra Radomi, et al. J Neurosurg. 2024 Aug 16:1-9. doi: 10.3171/2024.5.JNS232852】



研究背景


近年来,随着神经介入技术的进步,可进行血管内治疗的动脉瘤类型不断扩展。特别是瘤内扰流装置的应用,使得以往传统血管内治疗方法难以处理的宽颈和分叉部动脉瘤得到了有效治疗。这些装置完全置于动脉瘤囊内,从而减少了分支血管闭塞的风险,并减少了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需求。在众多扰流装置中,Woven EndoBridge(WEB)(MicroVention)已在多项临床试验和病例系列中证实了其安全性和有效性。Contour Neurovascular System(CNS)(Cerus Endovascular)是扰流装置中的新成员,采用双层杯状设计,旨在重建动脉瘤分叉,并覆盖动脉瘤颈部和下半部分。早期研究表明,该装置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但尚缺乏大规模研究的支持。德国慕尼黑大学医院(LMU)神经放射科的Alexandra Radomi等专注于Contour Neurovascular System(CNS)这一新型血管内扰流装置在治疗颅内动脉瘤方面的应用,76例回顾性分析结果于2024年8月在线发表在《Journal of Neurosurgery》杂志上。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为回顾性、单中心研究,纳入了2018年10月至2023年1月期间使用CNS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研究纳入了18岁及以上、接受CNS治疗的未破裂、破裂或复发性动脉瘤患者。对动脉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治疗方式(单独使用CNS或与其他辅助治疗如弹簧圈、支架或球囊结合使用)未设限制。本研究获得了慕尼黑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医学系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Contour Neurovascular System (CNS) 装置简介

Contour Neurovascular System(CNS)是一种新型的双层半球形血管内扰流装置,由密集编织的金属丝构成,设计用于治疗颅内动脉瘤。该装置有多种直径规格(5、7、9、11和14毫米),以适应不同尺寸的动脉瘤颈部。CNS的尺寸选择主要基于动脉瘤的颈宽和穹顶宽度,而非动脉瘤的高度。较小尺寸的CNS可通过0.021英寸微导管输送,而11毫米和14毫米的装置则需使用0.027英寸微导管。CNS在血管内展开后,会根据动脉瘤的形状调整为半二维的杯状结构,以封闭动脉瘤颈部并扰乱动脉瘤内的血流。此外,CNS装置还可用于辅助如弹簧圈、支架或球囊等其他治疗手段。


手术细节

手术多在全身麻醉下进行,通常选择经股动脉入路,部分患者采用桡动脉入路。术中根据动脉瘤是否破裂调整肝素剂量。抗血小板治疗方案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单一抗血小板治疗或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数据收集与评估

通过病历收集患者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心血管风险因素、CNS装置大小、手术时间、透视剂量、辅助置入物使用情况、手术并发症及后续治疗等数据。手术并发症分为有临床相关性的症状性并发症和无临床后果的技术性并发症。临床结局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RS)评估。血管造影随访:至少1个月后的影像学检查(DSA、MRA或CTA)被视为有效的血管造影随访。动脉瘤闭塞程度按照Raymond-Roy闭塞分类(RROC)进行分级,其中完全闭塞或颈部残留被定义为充分闭塞。



研究结果


在76例患者中,68例(89.5%)通过CNS治疗成功。8例治疗失败的患者中,6例随后使用WEB装置治疗,2例采用栓塞术。为实现动脉瘤的最佳闭塞,在11例(16.2%)手术中额外使用了弹簧圈栓塞。2例患者(3.0%)因装置突入供血动脉,需要额外的支架置入或球囊重塑。1例患者使用了两个CNS装置分别置入动脉瘤的每个叶内。


患者和动脉瘤特征

本研究共纳入76名患者,平均年龄为58.9岁,其中女性50名,占比65.8%。这些患者共接受了76个动脉瘤的Contour Neurovascular System(CNS)治疗。在这些动脉瘤中,有10个(占比13.2%)为复发性动脉瘤,其中7个(占比9.2%)曾经历过破裂。此外,还有3个动脉瘤(占比3.9%)处于急性破裂期。大多数动脉瘤位于前循环(46个),而后循环则有30个,其中58个(占比76.3%)位于血管分叉处。基底动脉尖和前交通动脉(Acom)是最常见的动脉瘤部位,分别有25个(占比32.9%)和22个(占比28.9%)。平均动脉瘤宽度为5.6毫米,其中68处(占比89.5%)被归类为宽颈动脉瘤。更多患者及动脉瘤的详细基线特征请见表1。


表1. 患者基线及动脉瘤特征。


治疗过程

在76个动脉瘤中,有68个(成功率89.5%)通过CNS治疗成功。在8例治疗失败的病例中,有6例后来采用了Woven EndoBridge(WEB)装置进行治疗,另外2例则采用了栓塞术。为了实现动脉瘤的最佳闭塞效果,在11例(占比16.2%)成功的手术中额外采用了弹簧圈栓塞技术,这些病例中包括具有复杂形状的动脉瘤(10例)和先前破裂的动脉瘤(1例)。在2例患者(占比3.0%)中,由于装置突入了供血动脉,需要额外进行支架置入(1例)或球囊重塑(1例)处理。1例患者的双叶动脉瘤使用两个CNS装置,分别置入每个叶内。


根据CNS装置的尺寸,39例(占比57.3%)的装置通过0.021英寸导管置入,而29例(占比42.6%)的手术则需要使用0.027英寸导管。平均剂量面积乘积为9.715±5.459 cGy×cm²,平均透视时间为36.8±37.2分钟。这两个参数在研究期间均有所下降(如图1所示),显示出了学习曲线效应。详细的手术数据请见表2。


表2. 成功置入CNS系统的治疗特点。


图1. 透视时间和剂量面积乘积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研究期间逐渐减少。


治疗失败的评估

研究中确定了导致8例(占总数的10.5%)治疗失败的三种主要模式(如图2所示):①微导管稳定性不足和动脉瘤入射角的问题:3例手术中观察到这种情况,包括1例前交通动脉(Acom)动脉瘤、1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和1例胼胝体动脉瘤。尽管前两者的角度都大于60度,但在胼胝体动脉动脉瘤中,由于微导丝无法通过ICA未端-A1连接处的急弯,导致微导管出现了不可控的回弹。②分支血管的阻塞或覆盖:在2例动脉瘤中发现了这种情况,包括1例Acom动脉瘤和1例基底动脉尖动脉瘤。在这些情况下,CNS的几何形状不适合重建动脉瘤颈,因为一个或两个分支动脉都被包含在动脉瘤颈中。这两个动脉瘤后来都成功地使用了WEB装置进行治疗。③装置伸入载瘤动脉:在两个宽颈动脉瘤中,CNS深置以重建分叉结构并覆盖动脉瘤颈时,阻断了一个或两个分支动脉的血流,尽管这些分支明显与动脉瘤穹顶分开。这两个病例中,一个是后交通动脉动脉瘤,另一个是广基底的小脑后下动脉动脉瘤,均在同一次操作中成功使用WEB装置治疗。


图2. 技术失败的三种模式示例图解:

①导管稳定性不足和动脉瘤入口角度问题(左列):A. 置入的CNS装置(5mm CNS)过度脱垂进入动脉瘤,需要撤回到微导管中(未显示)。在重新置入过程中,装置在动脉瘤内展开,但只在微导管仍位于原位时完成。B. 在尝试脱离装置时,它近端移位,无法完全脱离。撤回到微导管后,它在同一位置移位,微导管(Rebar 18)和CNS在其内腔内一同移除。最终,成功置入了一个WEB SL 3/2装置。最后的血管造影显示没有远端栓塞或夹层的迹象。

②分支血管阻塞或闭塞(中列):C. 试图将一个CNS装置(7mm CNS)置入基底动脉尖动脉瘤,但未能在不阻塞右侧大脑后动脉血流的情况下重建动脉瘤颈,尽管重新定位了一次。在左侧V3段,使用微导管的操作引发了一个显著的血流相关血管痉挛,暂时阻止了基底动脉尖的造影剂弥散。D. 通过导管应用1.5mL尼莫地平和15mL氯化钠迅速解决了血管痉挛。随后,一个WEB装置(WEB SL 4.5×3)在动脉瘤内释放(未显示)。释放后,WEB装置发生了轻微的形态变化,导致在置入物的过渡区形成一个小的沉积血栓。在术中给予500mg静脉注射阿司匹林后,大约30分钟的后续造影中显示血栓最终回缩。最后,没有远端血栓栓塞的证据。

③突出进入载瘤动脉(右列):E. CNS装置(9mm CNS)未能填满宽大的动脉瘤颈,由于固定不足被取出。此外,两个CNS装置(11mm CNS和9mm CNS)因取回机制的机械故障而被取出。F. 最终,成功进行了支架辅助WEB栓塞(WEB SL 9×4和LEO 4.5×25)。小脑后下动脉和椎动脉一直保持良好灌注。


围手术期事件和临床结果

在68例成功的CNS手术中,56例(82.4%)一次性成功置入并解脱设备。图3和图4展示了CNS治疗的典型案例。9例(13.2%)患者因设备贴合不当而需更换尺寸。2例(2.9%)因微导管推送力度不足而更换CNS。1例在解脱过程中移位,经4毫米套取器成功取回并置入新的CNS。1例患者因设备解脱后移位导致M2上干狭窄和血栓栓塞性闭塞,经静脉注射阿司匹林和替罗非班,同时使用支架固定CNS后,血栓完全溶解且无临床症状。1例患者术后出现远端下肢轻瘫,CT和MRI显示局灶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和微栓塞性皮质梗塞,继续抗血小板治疗并接受物理治疗后,症状完全恢复。


图3.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A)和三维重建图像(B)显示一个未破裂的基底动脉尖动脉瘤。在动脉瘤内放置了一个CNS装置,成功覆盖了动脉瘤颈,并立即延缓了血流进入动脉瘤囊(C)。VASO CT确认了装置与动脉瘤壁的良好适应性(D)。最终完全置入CNS装置后,P1段没有出现血流相关的狭窄,动脉瘤囊内出现初期的血流停滞(E和F)。在3个月的随访中,装置位置保持不变。动脉瘤仍然存在灌注,但其大小已减小,动脉瘤颈部分内皮化(G和H)。


图4.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图像(A)和三维重建图像(B)显示了一个未破裂的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置入了一个CNS装置,并立即实现了动脉瘤囊的闭塞(C和D)。VASO CT图像显示装置与动脉瘤壁的精确贴合(E)。在8个月的随访中,动脉瘤完全闭塞,没有残余灌注的迹象(F)。


三名患者在术后2天内报告出现短暂的视力障碍,并在几小时至几天内完全恢复,影像学检查未见异常。有1例腹股沟血肿,无需特定治疗即自愈。在总体队列中,8例(占76例中的10.5%)发生了与手术相关的事件,其中5例(6.6%)表现为有症状的事件。共发生3例(3.9%)血栓栓塞事件(其中仅1例有短暂症状)和1例(1.3%)无症状的出血事件,这些事件基于术后CT和MRI证据,但没有对比剂外渗的可见迹象。围手术期的发病率为1.3%(1/76),无死亡病例。此外,1名患者在Acom动脉瘤治疗后2个月,由于其初级保健医生为不明心脏病状况而停止单抗血小板治疗(SAPT),而发生了轻微卒中。


血管造影结果

血管造影随访数据见表3。56/68(82.4%)成功治疗的患者接受了至少一次随访,随访方式包括DSA、MRA和CTA。随访平均时间为12.2±9.3个月。随访结果显示,32/56(57.1%)的动脉瘤完全闭塞,16例(28.6%)有瘤颈残留,8例(14.3%)有动脉瘤残留,48/56(85.7%)达到充分闭塞。随访间隔的闭塞率显示,随访时间的延长并未显著提高闭塞率。3/56(5.4%)患者需再次治疗。


表3. 血管造影随访。


破裂动脉瘤治疗分析

3例破裂前交通动脉(Acom)动脉瘤患者均在24小时内接受了CNS治疗。1例动脉瘤6.6mm,使用7mm CNS治疗,1个月后显示瘤颈残留;1例动脉瘤6.3mm,使用7mm CNS并辅助弹簧圈,7个月后完全闭塞;1例动脉瘤7.9×9.8mm,使用11mm CNS治疗,1个月后完全闭塞。所有患者手术成功,未发生手术或临床并发症。



研究结论

本研究表明,CNS装置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和较低的复发率(1.3%)。血栓栓塞事件的发生率尤其低。中期血管造影结果不仅达到可接受水平(充分闭塞率为85.7%),随着时间推移,闭塞率有望进一步提高。为了全面了解CNS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正在进行进一步研究,以评估该装置在动脉瘤治疗中的适应症范围。



研究点评

本研究为Contour Neurovascular System在治疗颅内动脉瘤方面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其创新的设计和良好的治疗效果为未来动脉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方向。




关注CNS扰流装置

Contour神经血管系统治疗复发动脉瘤



组 稿




张颖影 副主任医师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编 译




凌冶平 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史怀璋教授团队


审 校




卢旺盛 教授

北京天坛普华医院


终 审




许奕 教授

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识别左侧二维码

进入精选编译专栏

查看更多编译文章



声明:脑医汇旗下神外资讯、神介资讯、脑医咨询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脑医汇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投稿/会议发布,请联系400-888-2526转3
脑医汇App(原神介资讯App)“短视频”功能全新上线,碎片化时间学习内容长按识别二维码抢先体验!

请点击“阅读原文”即可查看原文。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神介资讯
【脑医汇】品牌旗下新媒体,传播、分享神介领域的最新技术和理念,致力成为中国神介领域最专业的新媒体、在线教育及数字营销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