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全省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以“提质增效创一流”活动为抓手,做深做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这些成绩,是全省法院干警辛勤付出、攻坚克难、实干担当的成果。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云南高院”微信公众号特别推出“凡人小事”栏目,旨在深入开展学习“时代楷模”鲍卫忠等英模典型活动的同时,推介一批扎根一线、为民司法,在法院各个岗位上履职尽责、不懈奋斗的平凡英雄,激励全省法院干警践行初心使命、踔厉奋发前行,为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云南实践之路提供更加有力的司法服务和保障。
“谢谢法官,我的血汗钱终于拿回来了!”双手微微颤抖的老张接过崭新的钞票,布满岁月沟壑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紧紧拉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人民法院东山人民法庭负责人白滔说道。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开远市人民法院东山人民法庭负责人白滔(左一)
11月27日清晨,家住葫芦塘村的老张起了个大早,骑上电动三轮车就往镇上赶。他深知这不是一个寻常的赶集日,因为心里“堵”着的那点事儿终于有了着落,同时盘算着事成后给小女儿买件漂亮的棉服。
气温骤降,镇上的街道显得格外冷清,老张径直走进镇政府综治中心,大厅里早已人声鼎沸。数百个村民排成数列,手里攥着身份证,脸上写满焦急和期许。白滔与司法部门工作人员分工配合,叫号、核对、发款等流程井然有序,不到两个小时,110名农户的血汗钱一次性兑付完毕。
这热闹景象背后的故事,还得从两年前说起。王某、普某与老张等110家农户签订了玉米种培育合同,约定村民根据王某、普某的要求培育玉米种,种子培育完成后由二人按照约定的价格进行回购。几个月后,村民按照约定将培育完成的玉米种子如期交付,但王某和普某未按约定支付款项。
“我垫付了很多种子钱,又付出了劳动力,现在竹篮打水一场空!”在多次找王某、普某讨要款项无果后,老张和其他村民一样陷入窘境,遂到东山法庭寻求法律帮助。
“金额不算大,但都是农民的血汗钱。”白滔对案件进行仔细分析。由于案涉农户人数众多,王某、普某二人拖欠种子钱的行为已对村民的日常生产生活造成了较大影响,为有效解决纠纷、最大限度降低群众维权成本,白滔积极联系镇政府、司法所、人民调解委员会,利用在驻地搭建的诉调对接平台,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非诉方式解决纠纷。
“我们不是故意拖欠,而是资金周转困难。”调解中,王某、普某表示自己拖欠款项行为确有不妥,但无力支付。对此,白滔与调解员一方面向王某、普某释明拒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法律后果,另一方面耐心向农户解释对方当事人目前的困境,希望双方能换位思考,互让互谅。
在各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王某、普某最终与110名农户达成调解协议,由法院进行了司法确认,便有了文章开头农户们领取合同款的热闹场景。
“作为一名基层法官,除了要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更应该主动把人民法庭工作融入基层社会治理,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白滔如是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