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指出,要把老百姓的难事当自己的家事来办,以“如我在诉”的要求做好司法审判工作,真正做到“只见公仆不见官”。案件无小事,事事连民心,近年来,云南法院围绕“公正与效率”这一主题,落实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坚持以“如我在诉”的情怀,办好每一起案件。“云南高院”微信公众号推出“如我在诉”专栏,体现法官在办案过程中注重查明事实的微末细节,带着良知释法说理、带着感情答疑解惑,用情理法解开纠纷的闪光瞬间。
一个宁静的夜晚,曲靖市会泽县人民法院者海人民法庭的灯光透过窗户洒向诉讼大厅,映照着紧张的调解场景。灯下,法官正耐心地劝说着一起因婚约财产产生纠纷的当事人。
李某瑞与李某倩因婚约未履行而对簿公堂,争议焦点是40余万元的婚约财产返还问题。在案件前期调解中,原告李某瑞数次情绪失控,甚至扬言要对被告李某倩“采取极端措施”。
婚约财产纠纷,不仅牵动着双方的经济利益,更关乎家庭和社会的和谐稳定。面对棘手的案件,如何避免矛盾激化升级,实质化解纠纷?为努力寻求矛盾化解的“最优解”,承办法官在开庭审理案件后,再次组织双方开展调解。
调解现场,法官安抚着双方情绪,耐心倾听他们的意见和诉求,并从法律和情理角度劝解当事人。过程中,法官不止一次停下来为李某瑞递上水杯,帮助他平复情绪,同时也认真听取李某倩的诉苦,努力寻找平衡点。起初双方言辞激烈,但在法官一次次理性引导和法律释明中,矛盾渐渐缓和。
经过长达六小时的反复沟通,当事人终于在法官的主持下达成协议。李某瑞同意减少返还金额,李某倩也答应一次性返还款项。签署调解协议时,李某瑞的脸上不再那么愤怒,他感慨地说:“如果不是法官的耐心劝解和公正裁决,我真的不知道会做出什么错事。”
灯光下的法庭,是基层法官日常工作的真实写照。法官不仅是法律的执行者,更是社会和谐的守护者。他们默默坚守在平凡岗位上,用耐心和智慧化解一个个看似无法调和的矛盾,用一次次深夜的灯光,照亮司法为民的初心。深夜的灯光熄灭了,案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但法官守护公平正义的脚步却从未停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