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
河口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
巧用“六尺巷工作法”
成功化解一起因通行问题引发的
邻里纠纷案件
↓↓↓
原告赵某与被告祝某系邻居关系,两家之间有一条通道。2024年初,祝某因改建房屋,计划在该通道铺设水泥用于堆放柴火,赵某不同意便向当地司法所反映,经司法所调解后达成调解协议:双方房屋之间需留出1.8米宽度的道路用于通行。但此后祝某未遵守协议,在村委会调解劝说无果后,赵某将祝某诉至法院,要求法院判决祝某恢复通道原状,保障其通行权。
收案后,承办法官认为,如果对该案一判了之,并不能实质化解矛盾。为让当事人解开心结,以达到案结事了人和的效果,法官决定在立案前先到现场进行调解。
“之前说好留出1.8米的通道,但他还是把柴火堆到过道里。”
“家里没地放,我又没有占多少,用一点不影响的……”
调解开始后,双方各执一词,互不相让。“大家都别着急,今天我们来就是为了解决问题的,大家先一块儿到现场看看吧。”法官耐心对双方当事人进行劝说。
经现场测量,该通道入口处宽度有1.5米,后半段仅有1.4米,若祝某在墙角堆放柴火将不便于出行。法官遂由情入法,向祝某摆事实讲道理,普及法律知识,同时结合“六尺巷”的故事从情理方面进行劝解,强调了邻里和睦的重要性,倡导双方珍惜邻里情谊,互谅互让。
最终,在法官耐心疏导与释法析理下,祝某同意不在通道堆放柴火及其他杂物,保证道路通畅,赵某也提出撤诉申请。至此,这起纠纷得以圆满化解。
群众利益无小事,细微之处见初心。河口县法院将坚持“小案不小办”的原则,有效运用“听、辨、劝、借、让、和”六步法引导矛盾双方互相礼让,办好办实家长里短“小案”,及时高效化解群众忧心事、烦心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