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瑞联资信平台公众号
(一)重要性分析
企业合并对价分摊指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合并方所发生的合并成本在取得的可辨认资产、负债及或有负债之间的分配。合并对价分摊是计提初始商誉的重要步骤。例如,当企业未能充分识别和确认被购买方拥有的但其财务报表中未确认的无形资产时,应确认为无形资产的金额被直接计入商誉,可能导致商誉虚高。在后续的经营过程中,一旦出现市场环境变化等情况,高商誉可能面临较大的减值风险,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业绩产生重大影响。高商誉的问题不仅与并购当时高承诺、高估值有关,也与业务实践中减值测试的规范性有关,同时部分企业没能正确地进行合并对价分摊估值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二)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并会计处理
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在并购成功后应该在购买日编制合并资产负债表。在合并资产负债表中,购买方付出的收购成本大于合并资产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差额,应当确认为商誉;如果并购是溢价收购,那么这个差额为正,应确认为商誉。如差额为负数,就形成了负商誉,应计入合并当期损益。
可辨认资产、负债除报表内的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设备、房地产、无形资产,以及长期应收款、长期负债等,还包括表外无形资产。
可辨认无形资产的识别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合同及协议审查
详细查看被购买方与第三方签订的所有合同和协议。销售合同中的优惠条款也可能构成表外资产。
2.市场调研与行业惯例分析
通过市场调研了解被购买企业所处行业的通行做法和潜在价值来源。在某些行业,企业可能拥有未记录的客户关系资产。行业准入资质也是常见的表外资产。
3.内部信息挖掘
访谈被购买方的管理层和员工,了解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未记录资产。查看企业的内部文档,如研发记录、市场推广计划等。如果企业有正在进行的研发项目,虽然还未形成符合会计准则资本化条件的无形资产,但已经有了一定的技术成果并且有市场应用前景,这些研发成果的潜在价值也可能构成表外资产。
4.数据分析
仔细分析被购买企业的财务数据,包括成本结构、费用率、利润率等指标的变化趋势。
1.法律事项的审查
仔细查阅公司的法律文件、律师函以及法院传票等相关资料。审查企业签订的各类合同,包括采购合同、销售合同、租赁合同等。如有潜在的赔偿责任就是或有负债。
2.担保事项分析
(1)对外提供的担保
检查企业是否有为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担保的情况。关注担保的金额、担保期限和被担保方的财务状况。如果被担保方财务状况不佳,企业承担担保责任的可能性就会增加,相应的或有负债金额可能就较大。
(2)产品质量担保
对于生产销售产品的企业,要考虑产品质量担保责任。分析产品质量的历史情况和产品召回事件。如果企业历史上有较多的产品质量问题或者产品召回情况,那么未来发生质量担保支出的可能性就更高,需要合理估计或有负债的金额。
3.税务方面
查看企业是否存在税务争议事项,如税务机关对企业的纳税申报进行审计,发现企业可能存在少纳税的情况。在审计结果未确定之前,潜在的补税金额以及可能产生的罚款等就构成了或有负债。关注税收政策的变化对企业的影响。
4.资本支出承诺
分析企业的重大投资计划和资本支出承诺。关注企业的预算和资金安排情况。如果企业资金紧张,无法满足资本支出承诺的可能性增加,相应的或有负债风险也会提高。
点击图片查看 >>>
点击图片查看 >>>
点击图片查看 >>>
END
服务团队
陈迅 世联资产总经理
电话: 13066991568
邮箱: chenxun@ruiunion.com.cn
卢国超 世联资产副总经理
电话: 15914080073
邮箱: lugc@ruiunion.com.cn
宋秋红 世联资产副总经理
电话: 15866763079
邮箱: songqh@ruiunion.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