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史介绍:5床,张宝,女,1岁3月,以“咳嗽7天,发热2天。”为主诉入院。
现病史:7天前受凉后出现咳嗽,3-4声/次,6-7次/天,伴喉中有痰,伴阵发性气喘,晨起时重,先后在当地诊所给予药物口服及雾化治疗5天,效果欠佳。2天前出现发热,最高达39.5℃,家属急来我院,门诊给予”喜炎平、阿奇霉素针等输液治疗2天,咳喘无好转,热退而复升,以喘息性支气管炎收入我科,患儿自发病以来,无青紫、胸闷、流涕、呕吐、皮疹等症状,神志清,精神欠佳,食欲不振,睡眠一般,大、小便正常。
什么是毛细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毛细支气管急性炎症,以喘憋、三凹征和喘鸣为主要特点,又称喘憋性肺炎
一般以上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2-3天出现下呼吸道感染体征,进展达高峰后逐渐消退,病程1-2周,呼吸困难多发生在发病的48-72小时。
发病原因
病毒感染:主要病源为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他如副流感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也可引起。多见于2岁以内儿童,2月—6月最多,我国北方以冬春季较多见,广东和广西春夏、夏秋多见。
喘憋和肺部哮鸣音为其突出表现
·主要表现呼气性呼吸困难,呼气相延长伴喘鸣,明显气促。
·呼吸困难可呈阵发性,间歇期呼气性喘鸣消失。
严重发作者
·面色苍白烦燥不安,口周和口唇发绀。
·血气PaO2降低,PaCO2升高。
全身中毒症状
·一般较轻,可无发热,或中低热,少见高热。
其他体征
·呼吸浅促60-80次/分甚至100次/分,鼻翼扇动和三凹征,心率加快,可达150-200次/分。
·肺部体征主要为哮鸣音。
·肝脾可由于肺气肿而推向肋缘下,因此可触及肝脏。
辅助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及分类大多在正常范围内,部分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集鼻咽拭子或分泌物病原检查使用免疫荧光技术、免疫酶联技术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可明确病原。
胸部X线可见不同程度肺气肿或肺不张,也可见支气管周围炎及肺理增粗。
血气分析了解患儿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程度。
治疗原则
以对症治疗为主,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缺氧和水、电解质紊乱,积极控制病毒感染和继发感染以及合并症。
一般治疗
环境清洁、空气新鲜,室温保持在20℃左右,相对湿度在50%-60%左右。
将患儿至于半坐卧位,以减轻呼吸困难。
烦躁可加重缺氧,此时应尽量避免过多的诊疗操作,必要时可给予镇静剂。
04
注意维持患儿足够的热量以及各种营养素的补充。
多次口服补液以补充因快速呼吸而丢失的水分,不足时可用静脉滴注液体,但液体过多会加重气道阻塞量以及各种营养素的补充。
氧疗
1、氧疗在本病的治疗中至关重要。所有的患儿都有低氧血症,一般使用30%-40%浓度的氧即可纠正低氧血症。一般要求湿化。
2、氧流量:婴幼儿2~4Lmin。
保持呼吸道通畅
雾化吸入可使呼吸道吸入水分稀释痰液;翻身排背,必要时吸痰。
重症患儿治疗
呼吸支持保持气道通畅,面罩或头罩高流量给氧,镇静状态缺氧仍无改善者,及时呼吸机辅助通气,使血氧饱和>92%。
雾化吸入可选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联合支气管舒张剂(如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等,后者可每15-30分钟反复多次使用。
镇静治疗烦躁不安者,可予镇静剂减少耗氧量,给予地西泮缓慢静推,单次用药一般不影响呼吸,如为早产儿或营养不良患儿应慎重,必要时准备好气管插管。
其他治疗
糖皮质激素严重病例上述治疗不能迅速缓解症状,可静脉使用糖皮质激素,甲强龙起效快,抗炎活性较强,可每次1-2mgkg,根据病情4-12小时可重复给药一次。
病原治疗除明确合并细菌、支原体感染证据,不建议使用抗生素。
免疫球蛋白有临床指征者可静脉注射小剂量免疫球蛋白500mg/kg/d连用2-3天。
其他:保持舒适体位,给予适当营养和液体补充。
如有心脏基础病者,根据情况适当给予心功能支持。
气体交换受损
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呼吸道分泌物过多,痰液粘稠有关。
有感染的危险
与机体抵抗力低下有关
潜在并发症
急性肺水肿 脑水肿 心力衰竭 呼吸暂停、窒息
焦虑
保持呼吸道通畅
多喂开水,对痰液粘稠、咳痰不畅的患儿应拍背、雾化,必要时进行吸痰。
环境与休息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温湿度适宜,保证患儿充足的休息,避免情绪波动。
湿化气道
对于咳痰困难者给予雾化湿化气道,有助于稀释痰液,减轻咳嗽。
心理护理
给与家属讲解疾病相关知识,缓解家属紧张焦虑的情绪,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朱云宁
单位:周口永善医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文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删除。
榜样科普作品
【科普征集】《护理科普微课堂征稿启事》
【科普政策解读】
科普晋升,你发科普了吗?健康科普成为职称晋升“新通道”,政策鼓励!各省市公布要求!
大快人心的改革!医护人员首次能靠“科普”晋升!各省市公布科普晋升细则……
医务人员职称必备!健康科普文章怎么发哪里发?相关政策为您解答!
科普文章约稿:
护理科普平台提供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及大众健康报、医药卫生报等报刊平台科普文章发表。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hlkppt@163.com
投稿微信:hlkppt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