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疗护理领域,气切护理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呼吸顺畅与康复进程。今天,就让我们深入了解气切护理的奥秘,成为守护患者呼吸自由的小能手吧!
气切知多少:开启呼吸新通道
当患者因为某些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或其他紧急情况,导致无法通过正常途径维持有效的呼吸时,气管切开术(气切)就可能成为挽救生命的关键手段。气切手术是在颈部切开一个小口,插入气管套管,从而建立一个直接与气管相连的通气通道。这个小小的气管套管,就像是为患者打开了一扇通往自由呼吸的新大门。它绕过了上呼吸道可能存在的阻塞部位,确保氧气能够顺利地进入肺部,二氧化碳能够及时排出体外。但同时,气切后的护理工作也充满了挑战,因为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引发感染、套管堵塞等问题,影响患者的呼吸和康复。
套管护理秘籍:畅通呼吸的关键
清洁大作战:保持套管通畅无阻
定期清洁气管套管是至关重要的。医护人员或家属需要准备好合适的清洁工具,如无菌生理盐水、棉球等。首先,要小心翼翼地取下内套管,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刺激。然后,将内套管浸泡在无菌生理盐水中,用棉球轻轻擦拭套管内外壁,去除附着的痰液、分泌物等杂质。清洁完毕后,用生理盐水冲洗干净,确保无残留,再将内套管轻轻放回原位。只有保持套管的清洁通畅,才能让患者的呼吸不受阻碍。
湿化保卫战:滋润气道防干燥
气切后的患者,呼吸道失去了上呼吸道对吸入空气的加湿加温作用,容易变得干燥。因此,气道湿化是护理的重点环节。可以通过使用加湿器,让患者吸入湿润的空气。在医生的指导下,向气管内滴入适量的湿化液,如生理盐水或稀释后的痰液溶解剂等,防止痰液干结堵塞套管,确保呼吸的顺畅进行。
固定不可少:确保套管位置正确
气管套管的固定必须牢固可靠。医护人员会使用专门的固定带,将套管妥善固定在患者的颈部。在固定过程中,要注意松紧度适宜,过松可能导致套管移位甚至脱出,过紧则会让患者感到不适,影响血液循环。家属在照顾患者时,也要经常检查固定带的情况,如发现松动或移位,应及时通知医护人员进行调整。
吸痰技巧宝典:清除痰液保通畅
时机把握术:适时吸痰很重要
吸痰操作并非随意进行,而是要把握好时机。当患者出现呼吸急促、痰液增多且黏稠、喉部有明显痰鸣音等情况时,往往提示需要吸痰。但也要注意避免过度吸痰,以免损伤气道黏膜。医护人员会通过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听诊肺部声音等方式,精准判断吸痰的最佳时机。
操作规范法:安全有效吸痰液
吸痰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首先,选择合适型号的吸痰管,确保其质地柔软、管径适中,以减少对气道的损伤。然后,连接好吸痰装置,调节好合适的负压。在插入吸痰管时,动作要轻柔、迅速,沿着气管套管的方向缓缓插入,深度不宜过深,一般以插入到气管分叉处稍上方为宜。插入后,轻轻旋转吸痰管,边退边吸,将痰液吸出。整个过程要注意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如有异常应立即停止吸痰。
伤口护理要点:预防感染促愈合
消毒守护盾:防止伤口感染源
气切伤口周围的皮肤护理至关重要。医护人员会定期用碘伏等消毒剂对伤口周围皮肤进行消毒,从内向外轻轻擦拭,消毒范围要足够大,一般以伤口为中心,半径 5 - 10 厘米的区域。保持伤口敷料的清洁干燥,如有渗血、渗液或污染,应及时更换,抵御外界细菌的入侵,预防伤口感染。
观察瞭望哨:留意愈合新动态
密切观察伤口的愈合情况也是护理的关键。要注意观察伤口有无红肿、疼痛加剧、分泌物增多等异常现象,以及气管套管周围有无皮下气肿等情况。家属在日常护理中,如果发现任何异常,应及时告知医护人员,以便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气切护理虽然复杂且具有挑战性,但通过我们精心细致的护理工作,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呼吸支持,帮助他们更快地康复。无论是医护人员还是患者家属,掌握这些气切护理知识和技巧,都能成为守护患者呼吸自由的“小能手”,让患者在与疾病的斗争中能够顺畅呼吸,重获健康活力。让我们共同努力,为患者的呼吸健康保驾护航!
作者:叶和慧
单位:温州市人民医院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本文无任何商业用途,若有文字、图片、视频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删除。
榜样科普作品
【科普征集】《护理科普微课堂征稿启事》
【科普政策解读】
科普晋升,你发科普了吗?健康科普成为职称晋升“新通道”,政策鼓励!各省市公布要求!
大快人心的改革!医护人员首次能靠“科普”晋升!各省市公布科普晋升细则……
医务人员职称必备!健康科普文章怎么发哪里发?相关政策为您解答!
科普文章约稿:
护理科普平台提供微信公众号、科普中国、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及大众健康报、医药卫生报等报刊平台科普文章发表。欢迎投稿!
投稿邮箱:hlkppt@163.com
投稿微信:hlkppt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