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写了一篇文章,关于《再见爱人》的嘉宾“留几手”,写完的时候小伙伴跟我说:怎么不写一下麦琳呀?麦琳最近被全网黑,争议很大。
我知道这段一段时间最火的是麦琳。围绕她和李行亮的关系,我也看了不少讨论。但我一开始不想写,是因为写她的尺度不好把握。如果我写负面,其实对“全网黑”的人来说有点打死老虎也有点落井下石,但如果不这么写,似乎又确实写不出来,因为麦琳的很多举动确实让人看不下去。
但是今天,在我看了一篇题为《麦琳热背后的女性恶意与传媒伦理失范》的文章后,我是觉得《再见爱人》到这有点过了。
如果说前几期的节目讨论还是可控的,那么从上期开始,包括张泉灵、黄执中等部分嘉宾的表达,以及据说为了回应麦琳“大闹节目组”而加更的全过程“熏鸡事件”,引发激烈的讨论,都接近临界点,不太可控了。
从媒介的意义上来说,这已经超过问题解决,而接近“赛博示众”。目前的情况已经延伸到如何维持湖南台的体面。某种意义上来说,让嘉宾陷入这样的局面,节目本身已经有点触碰伦理风险了,而且在像螺旋一样吸入其他人。
我说老实话,再这么闹下去,后期不一定控制的住。
#01
羞辱仪式 + 极化问题:
“赛博示众”的可能性与风险
在这里我说的一个词是“赛博示众”,其实这个词有很多类似的官方表达,比如媒介逼视等等。但我用这个词,就是为了把这个词和“示众”,一种带有羞辱意味的刑罚联系起来。
对法制史了解的人们应该知道,尽管大部分的执刑是在监狱或者不公开的地区进行。但是在罪大恶极,或是官员认为要公审教化世道人心的时候,也会采用“示众”的办法。
让人在众目睽睽之下接受羞辱和刑罚,相当于把一个人的丑恶模样永远留在了社会记忆中,自然把一个人的社会地位降到了最低处。但另一方面,对于前现代社会的人来说,看这种“示众”却是一种难得的娱乐方式,这一点在鲁迅小说中有很多相关记述。
为什么看“示众”让人快乐?也许从传播仪式观的角度来理解是一种方式,通过观看罪人“示众”,人们可以得到三种潜在的快乐:
01 确认了自己的安全身份,因为“我没做错”。把自己和罪人实现了隔离,找到了作为社会“正常人”的安全感。
02 对罪人可以施加无限的攻击,因为对方是罪的化身又无法反击,安全的释放自己的攻击欲。
03 维护正义的责任感,尤其是如果罪人平时地位较高,这种正义的维护感会让人感到愉快,同时也对社会的道德律法产生了进一步的认同。
“示众”,包括公审公判的做法,在法制时代,已经逐渐消亡,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娱乐,它却在如今的电视真人秀和社交媒体的探讨中保留下来。对于名人的点评,也正是这种“赛博示众”。
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不是说这种功能“赛博示众”绝对是不好的。说白了,真人秀也是社会治理的一部分,必然有教育甚至谴责功能,不可能什么人都碰不得说不得。另外一方面,名人为了拿钱参加真人秀,接受公众的观察甚至逼视,也是权利义务相统一。
但为什么很多人开始觉得不合适?因为凡事有个度,到这个度了。
节目组的粉丝肯定会说,这些人敢做,凭什么不敢播?也是因为环境变了,我们要考虑到现在的舆论场是什么样的。
有三种问题可能导致这种对麦琳“赛博示众”走向恶化的风险。
其一是聚集效应。麦琳的出圈引发了社会的热议,有人说麦琳是素人所以不应该受到这样的围攻,但也有人说她做出这种奇葩事敢做不敢当吗?
我说其中存在一个矛盾:麦琳要为个人所作所为负责任,理所应当。包括媒体呈现麦琳身上的一些负面现象,进行批评,这也是合理的。
但连篇累牍的进行负面呈现,又是热门节目,就要考虑到动机和影响,尺度和过错是否匹配的问题了。我们要考虑到一个聚集效应:个人的厌烦和愤怒,也许对单个批评者来说并不过分。但大众媒体的赛博示众,会将数千、数万、数百万的批评聚集到一个人身上。一个人一个私信这没什么,一千个人一千封这就很可怕了。更何况麦琳已经出圈,成了《再见爱人》最大的看点,这接收到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但说到底,她的行为毕竟没有到大恶的程度,“示众”到这种地步是否有些过了呢?
当然,我们批判麦琳,很多时候也许不特指这个人,是一种对我们生活中自私、无趣、愚蠢的“麦琳”们的不满,甚至包括婚姻、家庭、性别的种种矛盾与压力。但是问题是,这种社会的怨念考虑让一个人来承受,这个“靶子”是否能承担这份压力呢?而且这份压力对素人和对名人来说是不同的后果。名人有自己的公关团队可以解决后续,名人好歹还可以用名气翻红来自我安慰,还可以用未来自己的努力来“洗白”,但是素人能否做到这一点呢?素人节目结束了,印子要伴随一辈子,这能扛得住吗?
不是无条件包容素人,但得饶人处且饶人。
其二是极化效应。节目组在播出时或许应该考虑,自己的一些内容可能会被怎样解读,尤其是考虑到我们现在面临的什么环境。新闻传播同学都能写极化对舆论环境的影响,平台的流量导向,算法的信息茧房,无一不在促成极化。营销号的口径也是一个赶着一个的激进,不挖出根来你的批判就没人看。当年《批哥》林志炫因为开空调和不让一个成员唱歌,被营销号分析一个月,(倒是后来逼出了一首经典之作《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能把“唱歌机器”逼出这种感情,可见确实是刺激了)更何况麦琳呢?
麦琳有问题,人人在讨伐她自私、空心、撒谎、缺乏自我认知 …… 这没问题,节目里都能找到依据。但是说实话,分析错更多应该分析行为,而不是动辄上升到人的本质这个维度。俨然这个人不光是不适合结婚,连存在都不应该,天生就坏。而另一面却是缺乏回应的,这很有可能会导致越来越滑坡。讨伐应该是指出问题、解决问题、适可而止,不能说你帽子扣的更凶,你就更深刻、更本质。这不仅涉及到对一个人过度的定性,而且与节目的出发点也相违背。
其三是卷入效应。好,你说我前两点都是洗白,麦琳应该被骂。但舆论发展到一定程度必然向四周播散,批判和怨念不可能到麦琳就停止。首当其冲的就是李行亮,相当多公众对他的同情已经转为了厌弃、嘲讽,哪怕他唱的《愿得一人心》现在也变成了一种讽刺(还指望上大舞台吗?闹出这事,想到这歌写给麦琳的,这歌怕是以后很多人不会点了。如果真像一些人盼望的真离了,那这歌以后还好意思唱吗?),毕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然后是点评麦琳的张泉灵和黄执中,已经开始深陷争议之中。如果继续批麦琳,批出什么问题,接下来必定是节目组。而如果节目组接下来试图缓和这个局面,不说节目评分会降低,很可能会有人从头挖出其他嘉宾对麦琳的互动,认为麦琳是明坏其他人是阴。
作为一个节目组,真的需要控制,上台的时候就要考虑怎么下台。这不是戏剧,这是真实发生的人生,到最后黑成这样,你节目组真的能全身而退吗?你这个节目打算怎么收场呢?如果还要收场的话。
公共渗入生活:
家庭生活是否适合成为公共展示?
另外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我们到底是不是应该让家庭生活和私人关系过多的公众生活中暴露出来。
当然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些古怪:别的什么事都能展现,但家庭不能展现?《爸爸去哪儿》播了十年了,当时怎么说?
这里不针对某一档节目,而是针对一个事实:我们可能应该对公共空间和私人空间有一定程度的隔离,真人秀的尺度应该更加谨慎,哪怕当事人愿意也是如此。
以前中国人说“清官难断家务事”,这个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有问题的,成了包庇很多家庭问题、家庭暴力的借口。但它不是没有合理性,因为私人生活、家庭生活有些地方是有区别的。
其一是家庭是我们无法选择无法隔离的。也许夫妻可以离婚,但是还有子女没法改。这句话说的听上去非常陈腐。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需要认识到节目结束了,但这些人还要生活,而在这些人的暴露的信息无论好坏都会对接下来的生活产生漫长的影响。他们不是扮演其他真人秀的角色,可以收钱完事。他们是扮演自己,扮演一个不可能脱离的家庭成员,尤其是名人,他们的生活在自此之后也还要接受我们的观察。某些因素对他们的未来,他们的家庭产生的影响甚至连参与者自己也无法估计。
其二是私人关系的确有很多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你很难拿到台面上讨论。像很多人说为什么李行亮看得上麦琳,给出了很多独特的观点例如原生家庭论、巨婴母亲论、甩手掌柜论、老实人心黑论,很多时候这些推断也许过于复杂,因为当事人的那种特殊的感觉很难描述。很多人确实就是因为一个微笑而谈恋爱,之后没什么毛病就结婚了,没想那么多。但你在一个切片中将一段关系如此进行打量、审视,像把一块肉切成片,它就组合不回去了。当事人自己也未免不会心里犯嘀咕:原来她是这样看我的……这就很复杂了。
其三是我们应该保护自己的隐私,至少在家庭。在现代社会,隐私在逐渐逐渐的消失和暴露。但是总该有一个地方是能让人彻底放下心防的,有一个不受打扰的隐秘处所。应该有些地方有一个界限,让公共的窥视能知道适可而止。名人把自己的隐私卖出去,其实是有一定的负面示范的。
其实我个人还有一个顾虑,也许不够专业,希望心理学同学不要骂我。就是让公众接触片段化的心理学知识,是解决问题还是增加规训、造成压力?
例如说两个人之间的相处模式,在我看这个节目的评论后会发现家庭有这么多的规矩需要去遵循,还有很多很多的方式,包括你应该怎么怎么做,她应该怎么怎么做。你好不能说好,你坏不能说坏。你不能大包大揽,但也不能过于信任对方。你不能争权,也不能不争权。你不能说希望把对方放第一位,但也不能说把对方放第二位。一举一动,几乎都有一套非常严密的像广播体操一样的规则,而且说你稍微不按照这么做,你有可能就是对于家庭的不负责任,就是没成熟的巨婴,不适合结婚,就要被扣上各种帽子等等。
这是家庭吗?我们的家庭生活怎么变成到处都是雷区了?
我看完了这个节目和相关的评论,产生一种疑惑,谁能够做到全部这些?做到这些我们的生活就能幸福了吗?甚至说如果两个人本来是正常相处,很多问题可以通过不断反馈、调整灵活解决。现在你全部变成了一种性质上的问题,一种你从家庭就带上的缺陷,要加上种种沉重的概念诸如权力斗争、边界争夺、个人成长、性别关系,所有这些东西全部都考虑之后,究竟还有什么东西能够给两个人的相处留下空间呢?
我们应该鼓励赛博示众吗?
到这里也许很多人会说,那么你是不是就是支持麦琳,是不是支持这节目停了?这就是我最后想说的问题了。也许你觉得要尊重真实,你觉得要这个节目有价值。但是我只是在想在这个事物中有没有可能能够在表达出它的价值的同时,我们对一些简单的风险进行规避呢?
比如对于一些明显的负面表现,争议话题,能不能让争议嘉宾额外对上一期的问题也有个后录,复盘一下自己的行动,让她们给个理由,或者至少有个机会表达歉意,缓和一下矛盾。也可以听听另一种解读。
对于一些可能导致过度负面舆论的片段,可以用其他人的评论转述,或者剪辑的短一些。好歹有个缓和空间。
如果要给麦琳一些好镜头,希望她能够逐渐成长的过程而不是一下子突然洗白。因为我们知道,突然洗白这是一种舆论技巧而不是真正的自我反省。
我不是说给麦琳体面,我是想让这个节目所有人都体面。因为体面的另一个名字叫做温情,人的情绪都有好有坏,但我们都需要温情。像这样的东西可能有点不够适合一个真人秀节目的真实性,但是多少有一点体面和共情,也许能够维持作为一个节目组更好的收益。
或者,我们也可以接受像现在的方式玩下去,前提都是我们要思考一个问题:
我们究竟能不能够认可示众是社会的一个基本的处理方式。我们能不能够接受为了社会道德和社会价值应该固定的抛出一些人用于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