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起,姜萍的事件,没有反转|瓦叔专栏01

文摘   教育   2024-11-04 18:55   北京  
后台回复【瓦家择校】:
领取《新传主流院校考查题风总结》
后台回复:“25公益群”“25考研”
或添加小助手:泡芙 waluojia54 / 糖藕 waluojia59
加入25考研群




昨天姜萍事件结果出来,晚上各个时评类,包括新传考研类就出了一批解读和答案。但是我看了以后说实话有点失望。

失望什么?几乎所有的公众号都在提一个词:反转。而且不少公众号还用兴高采烈的语气,有点像看戏看到最后,看到了坏人被惩罚,好人终得势的那种味道。

没错,看新闻是图一个爽。但是爽完以后我想唱一句反调:如果你关注姜萍不是为了看戏,不是为了看打脸和回旋镖,而是为了关切更大的社会问题。你会发现,姜萍的事件,从本质意义上来说,没有反转。


严肃场域的流量化,反转了吗?

相比于阿里数学竞赛的规模,姜萍事件引发的讨论和议程撕裂都是历史级别的。我们很多人到现在都没有理解为什么数学界尤其是竞赛界(以及很多其他人)对姜萍如此反感,这绝不仅仅是因为教育阶级问题,或者是男女问题。在我看来,它是一个经典的资源斗争问题:一个独立场域的评价体系究竟掌握在谁手里。是内行人,还是普通人,亦或是平台和水军?

多年前布尔迪厄分析媒介场域的斗争,是通过分析电视节目的快思手(经常在电视屏幕上出现的学学者,类比于今天的学术网红)为例子。从常规思路看,学者在电视上侃侃而谈,给观众科普了知识也给学者带来了收入,有何不可?

但是布尔迪厄指出了其中的风险性:这其实上隐藏着权力的变迁。曾经,对于学者的评价权掌握在学术共同体内部,但是电视的出现,等于是给了一些学术能力不突出但能侃侃而谈的学者以成名捷径,他们可以通过电视获得学术共同体内部无法给予的名誉和财富。短时间两相其美,但长期这将改变学术体系的规则。更糟糕的是,这个新规则不仅仅是奖赏那些英俊、幽默、深入浅出的人的,它的真正获利者,是愿意与媒介合作,接受媒介规则的人——以及背后的资本。

流量问题同样如此。流量问题在我看来是一个权力问题,这个权力就是将事物可见性、议程重要性统统兑换成统一的“量化货币”。但是平台是唯一的兑换商。请问,即使姜萍的成绩是真的,她毕竟不是第一名。在她之前的各个人,乃至于此前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的各个第一名,有谁知道?有谁关注。这是否公平呢?

我还想问,除了姜萍以外,上榜如此之多人,难道各个都没有故事吗?也许有些人家境贫寒,有些人颜值爆表,有些人电竞学习双优,有些人家里是开MCN机构的,难道没有人想过这一招?没有,因为大家都在玩一个规则内的游戏。因为都想着用数学和能力说话。那现在开了这个头,是不是都可以尝试着走这一个路?如果数学竞赛可以这样玩,那数学学术当然也可以这样玩。那到最后,就是媒介规则大于学术规则,按照正常逻辑玩的人失去了应有的回报。那人人都去MCN了,谁来做数学呢?

其实,如果按照媒介逻辑还倒好了,毕竟是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但怕就怕多元化终点是一元化,流量必然会带来商业化,因为“流量币”是可以被平台、水军和算法进行操纵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平台和公关公司,以及雇佣他们的势力通过这种操作,逐渐一步一步的侵入到社会的各个场域里,夺得他们最基本的评价权。幻想寒门通过走这条路改变命运的人可能会发现,在这个过程中一切最终会变成汉代的“举孝廉”——做个人尽皆知的好人,也是有门槛。

那么问题来了,这个严肃领域商业化、流量化的问题解决了吗?我认为没有。客观地说,姜萍倒了,但达摩院和阿里数学竞赛的名气反而打响了,这么多人捍卫数学竞赛,给这个主办单位带来了巨大的知名度。在姜萍倒了流量吸够以后,也没有人去问阿里有什么责任,最多就是嘲笑一下调侃一下。学术正在成为新的小红书人设(但你不可能看到什么和学术相关的东西),这个趋势,能说是反转吗?


职业教育的能见度缺失反转了吗?社会教育的讨论有结果了吗?

我看到很多人在分析姜萍事件之所以引发关注,是因为牵涉很多公众讨论。让很多问题暴露,这当然是对的,比如你可能会看到姜萍事件。在争执的过程中,引出很多重要的议题,比如我们应该如何对待阶级固化的问题,又比如男女之间的受教育权利是否平等,对于女性数学是否有刻板印象的问题。

我还记得当时讨论的时候,有人科普了江苏教育的可怕内卷,一个普通家庭的孩子从10岁开始每天学10-12个小时,辅导班也在上,仍然有可能进入大专;还有人提到了美国的社区学院和转校制度是不是能引入大陆,是不是能够让一些有天分但落榜的普通孩子上好学校。

这些都是很有价值的议题,我相信他能够让很多人比如家长达成共识。但悲哀的是,在最后这些议题也不知不觉偃旗息鼓了,取代它们的是挺姜派和反姜派之间的攻击,以及在答案出来之后的兴奋看打脸。

为什么?是不是后真相的原因?后真相、群体极化等都有原因。但我想指出一个问题是:我们的网络讨论并不是公共领域,因为有一个关键问题断掉了,就是我们的网络讨论并不能影响现实。

我们分析公共领域时,总是有意无意的忽略了一个关键点,公共领域之所以存在是因为它最终要推动社会变革。曾经,网络讨论是真的有现实回应的,围观是真的改变过中国的,甚至在一些大话题上面也是如此。那时候人们得到共识比较容易,因为能够把力使到现实之中去。现在很难(当然,也是因为现在的问题都是大问题,都是要折筋刻骨的问题)。在现在所以人们能够改变的,主要是对方,起码能够让对方闭嘴。把怨气发泄在和自己意见不同的人身上,因为看不到和他人共识达成之后能有什么用处,而让人闭嘴至少此下舒适。

同时主流媒体不敢说、不能说的地方越来越多也是一个原因,很多事件可以拓展,但是往往止于浅尝辄止,你如果不能谈,你就根本想象不到一些事情还有争论以外的解决方案,你就不可能引导。

然而这就造成一个问题,很多事情我们能够谈的只有浅层,也就是最基本的人和事,对立面这个层面。因此能推进的,也就是这个层面。

姜萍被发现,他人被打脸。很舒适。但那些我们关注过的议题,现在像姜萍一样的中专乃至大专学生,还有谁能关注?他们的教育困境,因为一分之差自此生涯固定的问题,反转了吗?


阿里等大公司的官僚主义、有权无责的“病”,反转了吗?

第三个问题可能不仅仅是新闻学传播学的问题。

有人可能会说,你上面两个说的都不想干,我就看真假。我同意,但我对真假反转也有一个自己的思路。

我看反不反转,我不看姜萍,不看王闰秋,我想看看阿里达摩院怎么处理当时拍视频提宣传的人。要是没有负责,我就当他还在硬扛。我估计多半是不动,毕竟京东也没动。

很多事情其实很奇妙,一方面裁员季,许多人没做错什么就整个部门就裁了。另一方面,如果你看很多捅出篓子、得罪客户的大公司,又是安然无恙的。

因为大公司的责任划分已经到了精湛的程度,任何一个决策层层下发,各级分割,已经成为了一种大而不倒的集体利益相关。一旦出了大问题,反而会拼命掩盖,因为谁都逃不了干系,谁都做了一点,这或许也是一种平庸之恶。

这个问题让我们最无奈的,就是你会发现最该负责任的人其实责任往往最小。从宏观上说,谁把姜萍事件集体传播开来的?谁去挖掘和打造的?谁吃了流量红利?除了姜萍,其实到后来一个个都隐身了。而微观说,谁拍板,谁决策?

谁为丢失的社会信任负责?谁为公众付出的真切的同情负责?

如果都没有,这叫破坏,不叫反转。

写到这里是应该结束的时候了。

但是写到这里会觉得无力,因为我们现在的网络热点在变成一场剧,一个个人在眼边流过,一阵阵锣鼓在你眼边闪过,来来去去都是演员,我们为他鼓掌,选边叫好……最后老天降下惩罚了,我们打个哈欠,又接着看下一场。

直到真的剧场出事了,危险临近了,观众四散,站起身子来才发现……

原来,这真的不是戏。



更多的研究方法
更多难题、偏题、怪题
正在进行的冲刺班都可以帮到你:
直接列考点,圈重点,
时间来不及了没关系,许多难点直给答案,背就完事儿!


编辑:瓦叔 团子  ‍‍‍‍‍
 撰文:瓦叔         ‍‍‍‍‍‍‍‍‍‍‍‍‍‍‍‍‍‍‍‍‍‍‍‍‍‍‍‍‍‍‍‍‍‍‍‍‍‍‍‍‍‍‍‍‍‍‍‍‍‍‍
 排版:李子         ‍‍





传播学考研必读
公众号专为传播学、新闻传播考研同学设计,提供一切传播学和新闻学相关的考研咨询,热点讲评,考研交流和辅导课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