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暗花未明,物管行业的2024

楼市   2024-12-09 16:09   天津  

文|勿爷 文章来源|物业大爆炸

还有20多天,又到和2024年说再见的时候了。

曾经,大佬们在年度回顾总结时,把“今年可能是过去十平中最难的一年 ,但也是未来十年中最好的一年 。”反复引用。

在勿爷这样的乐观派看来,这太不乐观了。但事实貌似还真是这样,打脸了!

本以为疫情和三道红线后,经过几年休养生息,各行各业都会再次风浪越大鱼越贵,可是风没来,老默也没生意。

同样,前几年被追捧的物管赛道也没挡住时代的车轮。

虽然物企被称之为现金奶牛,不受周期掣肘,但关联方拖累,高管走马灯,满意度收缴率下降、业绩下滑、股价起伏,以至于年内计划IPO和成功IPO的凤毛麟角,已上市的个别物企私有化退市……

即便出清了关联方和并购风险,可新的问题又来了。如政策限价给物企业绩戴上了紧箍咒,房企交付的房屋质量不过关,相当于把物企架在火上烤,等等。

本篇,我们就回顾下2024年上市物企变化及未来展望。

01

IPO+私有化退市

2024年,物企成功IPO的仅有2家,和去年持平。分别是带国家队属性的泓盈服务和经发物业。

除了材料过期失效的4家外,还有2家在等港交所翻牌子,如业物业和文达通科技。

和往年相比,IPO的话题已不新鲜,意外的是有2家上市物企私有化退市。如9月30日已退市的华发物业和正谋划退市的融信服务。理由一模一样:

估值低,失去融资功能。

所以不等着过年,两家物企就不想玩了。不出意外的话,算上被收购退市的蓝光嘉宝服务,物管圈将有3家物企“金盆洗手”。

记得2021年7月16日,在融信服务上市首日庆功会上,大佬欧宗洪喜形于色,感谢一众为上市出力的机构及媒体。

可谁也没想到,也正是2021年下半年开始,地产江湖风云突变,物管行业殃及池鱼。短短三年,融信服务等物企股价沦为仙股。

华发物业是业绩说得过去,市场不给力,而融信服务业绩被拖累,股价向南飞。前者是借壳上市,上了个寂寞,后者至少募集了6个小目标,而代价仅约8000万。

在勿爷看来,对那些不含金汤勺的小物企,或者不会讲故事的物企而言,上市可能并不是最好的选项,除非动机不纯。

而对那些已上市的物企,如果被拖累达不到预期值,除了像佳源服务,星悦康旅(奥园健康)易主的结局外,退市或是最终归宿。

02

并购未必是毒药

收并购曾是物企快速做大业绩的良方,但有利就有弊。

风口下,各方势力角逐标抬高了标的价格,而标的可能还有不少瑕疵,导致后来不得不计提减值。碧桂园服务就是最好的例子,以至于近两年没有像样的并购,轻规模重质量成了业绩会上常提的课题。
那么有没有例外呢,当然有了。
如华润万象生活,彼时在听闻龙湖智创生活、万达商管以及万物云准备上市的消息后,为卡位占得先机加大了收并购力度,如已经过会的中南服务和禹佳生活服务都被其收入囊中。
但从其年报业绩中并没有提及对并购大额计提减值,业绩也杠杠滴。意味着华润万象生活在收并购整合上有两把刷子。
再如万物云,上市前并购了阳光智博、伯恩物业,至今几年过去也没见对其计提减值。
还有和泓服务,在12月2日公告称,收购万晟物业服务30%的股权,对价6540万元。
算上此前以4290万收购的60%股权,相当于和泓服务拿下了万晟物业服务90%股权。也意味着和泓服务花更多的钱买了此前收购的一半股权。
贵也要加码,理由是当然是“香”。正如公告中所说:
“自上次收购目标公司60%股权以来,其对本集团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如净利润从几百万到超千万,差不多翻了2-3倍。
因此勿爷觉得,收并购依然可以作为物企业绩增长的引擎之一。关键要看标的质量和物企融合能力。
03
高管离职和减员
作为物企舵手,高管稳定与否被视为物企有无雷点、业绩能否持续的标志之一。
而据媒体统计,2024年以来,已有约50家物企高管发生变动,涉及人数近180人。
华润万象生活招商一姐张芳跳槽去了嘉里建设,履职商业副总裁宝龙商业行政总裁陈德力转投大商股份、碧桂园服务城市服务总汪英武加盟了新大正、合景悠活CEO王建辉入职了越秀服务……
高管在变动,而其它雇员也在减员。继2023年减员50000人后,2024上半年54家上市物企又减员了10000人。数据面而言,高管变动数据还是其它雇员减员比例相比2023年都缩水不少。
高管变动、员工减员与其说是大环境下的必然,不如说是当局者对行业前景的迷茫无奈。毕竟近两年,物企在失去了关联方输出后,没有新的增长引擎,业绩指标几乎素颜。
而在KPI压力下,高管、雇员招数使尽,业绩没有改善,辞任(被裁)出走是不得已的选择。为了降本增效,物企实控人也乐见其成。
除了任职到期、退休的因素外,”地产来人“也是物企高管变动的原因之一。
就如碧桂园服务前总裁李长江说:
众多有房地产背景总裁们到物业行业“混饭吃”,“把过去那些认真工作,服务业主的员工的位置直接挤掉了”。
04
关联交易
物企一边喊着独立,增强独立性,一边却和关联方藕断丝连。
和往年最大的不同是,除了重续关联交易外,继2023年之后,以资抵债交易不断发展壮大。
如2023年,地产商无力偿债,以资产抵债偿还物企应收账款金额高达25亿。
包括雅生活、金科服务、荣玩家、方圆生活服务、鑫苑服务、第一服务、烨星集团、远洋服务、德商产投服务、融创服务,9家物企接收了关联方的车位、商铺、住宅物业等资产用以偿债
其中远洋服务和荣万家金额最高,分别是6.26亿和5.68亿。
而2024年,以资抵债队伍扩列,如朗诗绿色生活、老演员德商产投、新成员胡同物企京城佳业、万物云……
朗诗绿色生活是收购朗诗藏峰项目的2套办公房屋及6个停车位,抵偿907.17万元债权;
德商产投是被迫收购了成都成华区的一处商业物业,抵偿了约2322.5万应收款;
京城佳业是接收了北京新城金郡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38个目标车位使用权,以抵销部分未偿应收款项总计758.10万元;
而万物云是两次收购万科资产,斥资8.6亿,其中7.15亿用以抵偿万科所欠的应收账款。
在勿爷看来,地产商还在渡劫,大环境又不给力,除金科服务还在起诉讨债外,以资抵债是物企回笼资金的无奈之举。
对财大气粗的物企而言,不会伤筋动骨,操作得当可能是双赢。但对资金吃紧物企而言,或许就是苦果。
05
业绩隐忧
如前提到,物企前几年业绩高增,主要得益于关联方输出和并购发力。但当下物企喊着独立,关联方拉胯,并购又是双刃剑,导致物企关掉了美颜滤镜。此其一。
而物企收入占大头的物管服务收入大多来源于住宅业态。从中报披露的内容看,业主缴费意愿大不如前,有消费降级的因素,更主要的是物企服务力没有100%覆盖,没达到业主预期,满意度下降,甚至喊着更换物业。
所以鲜有物企披露收缴率数据,而强调加大催收力度。如碧桂园服务成立圈内首个催收委员会。收缴率下降直接影响营收规模,此其二。
还有一个因素是政府对物业费限价。如广州,重庆、银川等地更新发布了前期物业服务费政府指导价标准,掀起了降价风潮。这还只是几个城市,如果其它城市效仿,对物企打击不可谓不大。此其三。
增强独立性的初衷是摆脱关联方拖累,收缴率下降大概率对服务不满意,物业费下降本意是刺激物企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但都可能伤到物企收入大动脉。
三大隐忧下,物企业绩何以保证?
勿爷觉得,如上隐忧,一个是针对独立性,两个是针对服务力,对物企而言不是短期内能解决的。要保证业绩,除真正独立外,物企不仅要反省自身基本盘,还需摸索新的增长引擎。
06
物管行业发展至今,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前几年有克而瑞大咖表示,有人的地方就有物业,描绘了一幅宏伟的物管蓝图。而住建部,发改委等部门也几乎每年都会出政策加持,让比地产更大的生意更具想象力。
我们都知道物企的本质是服务,但是在资本裹挟下,不少上市物企多少都掺了水。
所以上层在加持的同时也有鞭策。如针对服务力的“物业费限价”,街道居委会打造的“物业联盟”,倒逼物企提供质价相符的服务。
作为一个物业人,勿爷观点不变:虽然遭遇了关联方拖累,收缴率下降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把基本盘的服务搞好,物管依然是门好生意。
业内大佬杨熙用“轻舟与重山”来描述目前物管行业现状,勿爷很是认同。山重水又复,才很需要更多物业人去坚守、破局,直至柳暗花明。
就如万物云董事长朱保全说的,服务本度年如日,但终会聚沙成塔。
往期精选
销售腰斩,停牌逾8月!碧桂园何时“止跌回稳”
率先发布!11月PMI数据:关注这些变化
重大调整!中交地产低谷求变
重要数据发布!降幅缩窄,12月很关键

大动作!华侨城负重过冬


杠杆地产
读懂地产圈的各种隐秘杠杆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