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战记还是波斯怂记:伊朗到底怂不怂

文化   2024-10-02 19:00   湖南  
校尉出品,必属精品!
友情提示:
今天的发文,其实是两篇独立的小文章。
上:伊朗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袭击:波斯忽然雄起了吗?
相比现实世界,网络世界一直很分裂、很对立。
原因很简单,在现实世界发表言论,需要面对现实的道德压力、法律约束,但在网络世界发表观点,却可以畅所欲言甚至胡说八道。
关于伊朗,简中网的观点一直很对立。
一种观点严重夸大伊朗的战略地位与作用,大肆宣扬所谓的中俄伊战略大三角关系,将伊朗视为中东乃至全球反美斗士。
另一种观点则将伊朗视为当今世界第一怂国,认为其面对美国毫无斗志,只是求跪无门才不得不反。
这两种观点都很片面,但这非常符合网上舆论的特点:简单化、标签化。
绝大多数人,理解不了复杂的国际关系,也不愿意花时间进行深入的思索,越是简单化、标签化的论调,越是能够得到大多数人的追捧,越是有利于大多数人发泄情绪,因而催生了大量简单化、标签化的内容。
网络世界,流量才是一切。
为了迁就这种环境,校尉也有些标题党,但在大国关系上,校尉一直是中庸论者。
就跟世上很少有绝对的坏人或是好人一样,世上同样很少有非白即黑的国家。
伊朗同样如此。
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对于伊朗的隐忍,校尉一直认为,这不是简单的怂;而对于伊朗这次的反击,校尉同样认为,不能认定伊朗就此与以色列正面开战。
历史发文中说过很多次,伊朗是分裂的。
就跟他的老对手一样,美国现在严重精神分裂,伊朗同样如此。
美国的精神分裂,是社会矛盾激化导致两党轮替演变为恶性党争的必然结果。
共和党与民主党,或者说懂王与建制派,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政治人格,致使美国的内政、外交来回翻烧饼,好比一个严重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伊朗的精神分裂,同样是社会矛盾的体现。
伊朗内部,受千年宗教影响,普通民众几乎都是虔诚的穆斯林,他们天然反美;但伊朗的知识分子精英阶层,却受巴列维王朝时期的影响,大多亲美亲西方。
政治的核心就是平衡,不管是霍梅尼还是哈梅内伊,他们执政的第一要务,就是平衡内部的反美力量与亲美势力。
他们无法全面亲美,因为政治基本盘来自于广大底层民众,亲美就意味着放弃基本盘、放弃教士阶层的利益、放弃伊斯兰革命的正当性、放弃伊朗现有政权的合法性。
他们也无法全面反美,因为他们需要维持伊朗的经济发展与军工体系,这些都离不开精英阶层的支持。
出现这种尴尬的局面,与伊斯兰革命的不彻底有很大的关系。
所谓不破不立、破然后立,破得越干净,立得才越纯粹。
老人家说,我们不仅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我们同样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
这话的重点在后半句,因而很多人都忽视了前半句。
美国国运昌盛,是因为他们彻底清理了印第安人,可以在相当于白地的北美自由建设自己的国家。
印度磕磕绊绊,是因为他们特殊的非暴力不合作建国方式,错过了重新挖地基、搭框架的历史机遇,只能在殖民统治制度的基础上修修补补,无法解决影响印度长远发展的深层次问题。
同理,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同样很不彻底,致使大量亲美亲西方的精英阶层没有得到清理、改造,就成为了新政府的骨干成员。
这种不彻底的革命基因,同样出现在霍梅尼、哈梅内伊身上。
对于反美,霍梅尼最初并不积极。
不过伊斯兰革命引爆了伊朗民间的反美情绪,因为巴列维与常凯申一样,都属于买办官僚政府。
在他们的统治下,官僚很幸福、买办很滋润,但底层民众的生活却没有得到任何改善。
贫苦的民众,自然会把怒气转移到支持买办政府的美国身上。
为了缓解民间情绪,霍梅尼不得不顺水推舟,给自己打上反美的标签。
与此同时,他又不得不依赖买办政权遗留的精英来治理国家。
伊斯兰革命之后的伊朗总统,大多都是亲美派。而反美标志鲜明的内贾德,却长期遭到打压。
这种局面,既可以理解为内部权力平衡,也可以理解为给美国留后门。
由于美国的制裁,伊朗经济陷入长期停滞,民间情绪开始改变,对于通过接近美国发展经济,民间的反对意见不再那么强烈。
这个时候,伊朗后门大开,就等着美国人进来。
奈何伊朗的后门,美国人并不想走。
校尉一直说,就跟美国需要把大毛打造为全球敌人以控制欧洲、维持北约一样,为了强化自己在中东的存在,美国也必须把伊朗打造为中东公敌。
这就是不管伊朗如何委曲求全、折冲樽俎,却始终甩不掉反美标签的根本原因,因为这标签是美国贴的。
棋子的定位,不是由棋子决定的,而是由棋手决定的,尤其是棋子将摆脱命运的希望寄托在棋手身上的时候。
如果不想当棋子,就一定要有与棋手对抗的勇气,从棋盘上杀出一条血路。
抗美援朝,就是我们摆脱美苏控制、杀出棋盘晋级棋手的过程。
这样的终极考验,不是哪个国家都能通过,大多数国家,甚至参与的勇气都没有。
简单说说伊朗这次反击。
跟此前一样,这次反击,作秀的成分远大于实战。
但我们也要看到,虽然都是作秀,但随着局势的发展,为了安抚内部阵营,伊朗作秀的力度越来越大、双方的火气越来越大、局势失控的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伊朗也许还是只想作秀,以色列会同意吗?
反美也罢、反以也罢,都是伊朗的魔障,打破才能觅得生机。
下:波斯战记还是波斯怂记:伊朗到底怂不怂?
在简中网上,关于伊朗到底怂不怂,一直是个很有争议的话题。
之所以出现这种争议,除了网民在网络空间特有的情绪化、简单化、标签化表现,也与伊朗本身的特质有关。
国亦是人、人亦如国。
人都具有多面性,严重点的就是精神分裂、多重人格。
国家同样具有多面性,严重了同样会精神分裂。
当今世界,精神分裂症最严重的莫过于犹撒国。
现在的犹撒国,懂王上台就翻奥黑的烧饼,阴王上台就翻懂王的烧饼,不管是内政还是外交,他们都充分学到了中餐的精华——颠锅。
犹撒国的两大绝技,一曰向外甩锅,二曰对内颠锅,如今都已经达到登峰造极的水平。
作为犹撒的老对手,波斯的行为也充满了自相矛盾,但暂时还谈不上精神分裂。
因为不管是霍梅尼还是哈梅内伊,都在努力调和伊朗内部最大的矛盾:反美的底层民众与亲美的精英阶层。
只要伊朗能够控制住这对矛盾,其国家行为再迷惑,也还有一定的延续性。
这种延续性,就是努力在反美与亲美之间维持平衡,或者说,高举反美的旗帜,低调地做一些亲美的动作。
因为对伊朗神权政体来说,反美从来不是目的,维持自身统治的稳定才是目的。
高调反美,是为了稳住底层民众,是为了维持伊斯兰革命的正当性,是为了维持现政权的合法性,是为了笼络教士阶层,更是为了在敌人面前体现自己的统战价值——不给糖,就捣蛋。
低调亲美,是为了稳住精英阶层,是为了减轻外部制裁的压力,是为了笼络精英阶层为现政权出力,更是为了向敌人示好——我们还是愿意合作的。
回顾伊斯兰革命之后伊朗的对美外交政策,无非就是在不给糖就捣蛋与争取合作之间摇摆。
这样的摇摆,就好比来回弯折铁丝,不小心就会把铁丝折断。
现在的伊朗,已经接近折断的极限。
因为伊朗虽然一直在控制弯折的力度,但以色列总是在关键处狠狠推上一把。
比如本轮巴以冲突,伊朗只想在背后运筹帷幄,以色列却总是把矛头指向伊朗。
炸伊朗革命卫队派出的军事指挥官、在苏莱曼尼纪念日发起恐怖袭击、莱西莫名其妙的坠机、斩首在伊朗参加总统就职典礼的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以及对真主党的指挥层的集体暗杀……
所有这些,都是以色列在努力想把伊朗的政策铁丝折断。
对于以色列的公开袭击,伊朗同样“公开”反击,事先通过美国通报以色列,对于莱西坠机,伊朗自己找了个台阶,对于哈尼亚的死,伊朗喊了几句口号后也并未采取任何实质性动作……
铁丝本来就要断了,既然以色列加力,伊朗便只好卸力,尽管这种处理方式很憋屈。
但伊朗再隐忍,铁丝的韧性也有极限,真主党高层被集体击杀后,伊朗不反击,铁丝就真的要断了。
于是伊朗对以色列发动了大规模导弹袭击。
对于这次袭击,校尉认为,作秀的成分更大。
因为伊朗如果真的想要彻底击溃以色列,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反以志愿军的名义,派地面部队大规模参战。
以军的长处,在于情报、电子战、制空权、远程精确打击等方面,但地面作战很拉胯。
如果伊朗革命卫队直接参与地面战斗,以军随时可能崩溃。
但伊朗革命卫队直接参战,不管用哪种名义,都很可能引发美军直接参战。
这就是小内内不断挑战伊朗底线的根本原因,这也是伊朗始终唾面自干的根本原因。
这种唾面自干,校尉并不认为是简单的怂。

在战略层面,常申凯失误频频,但他有句话说得很对:攘外必先安内!
内部不统一,就无法协调一致对外发力!
伊朗不是简单的怂,而是内部机能失调,没法表现得很强硬:因为过于强硬地反美,首先就会引发伊朗内部的大分裂。
当前局面下,伊朗带路党就敢出卖总统,如果形势更紧张,出卖最高宗教领袖也不稀奇!
校尉一直说,任何国家都有自己的国家利益,任何国家对国家利益的理解都不一样。
在本轮巴以冲突中,各国都在追求自己的国家利益。
波斯协调反以力量发动中东打以,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面对以色列的反扑,波斯不肯直接下场,同样是为了自己的国家利益。
所谓瑕不掩瑜,既然伊朗发动了中东打以,那么,在反美反霸反犹撒统一战线中,伊朗的功过,至少也是七三开。
在评价伊朗的时候,我们必须记住一点,不管制片人和名誉导演是谁,本轮巴以冲突的执行导演,只能是伊泽明。
虽然都是为了拍电影,但各位大佬的目的并不一致,制片人也许是为了挣钱,名誉导演也许是为了捧角,执行导演也许是为了出名以获得另外一名制片人的青睐。
这就是国家利益的不同。
正因他们的目的不同,因此,对于电影到底怎么拍,存在分歧很正常。
关于中东打以,校尉认为,大家都是为了拍一场打戏,但制片人和名誉导演觉得打得越热闹越好,因为这样的电影最精彩、最卖座,但执行导演却不想打得太厉害,因为他担心戏太好引起另外一位制片人的猛烈报复。
这种表现,说骑墙没错,说隐忍也没错,但绝不是简单的怂,否则他就不敢当这个执行导演。
当今世界局势,几句话可以概括:
美国希望在中国周边挑起战乱,中国希望在美国后院发生战乱,大毛、波斯等与美国处于激烈对抗状态的国家,以及日、印、菲等与中国存在较大矛盾的国家,则都希望中美之间发生战乱。
这一点,中美的战略决策层都看得很清楚。
因此,不管美国如何在中国周边挑事,台海风波、南海争端、中印边境,我们始终低调处置。
因此,不管巴以冲突如何不利于以色列,不管以色列如何疯狂报复,美国始终不肯下场。
中美博弈的底层逻辑,是中国发展权、生存权与美国霸权的根本矛盾,这种矛盾无法调和。
但中美博弈的另一个强约束条件,是双方都不想让第三方渔翁得利。
对于美国来说,即便当不了老大,至少还可以当老二,即便维持不住世界霸权,至少还可以维持住美洲霸权。
对于中国来说,趋势在我,因而时间在我,只要中美博弈的大趋势没有改变,我们就不用着急。
至于伊朗,怂与不怂,在大趋势的力量下,以色列迟早都会把他拉下水,除非他改变立国根基彻底投靠美国。
不过到那个时候,还会有波斯的神权政体吗?
即便真的怂,伊朗也很难再忍下去,因为以色列的行径,已经威胁到了波斯政权的生存。
而这,才是伊朗官方最大的国家利益。

校尉讲堂
非著名战略分析员 自干五宏大叙事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