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与大国博弈:隐世的莲花,永远的呼唤(一)地理篇

文化   2024-09-22 19:01   中国  

校尉出品,必属精品!

友情提示:

本文写得比较艰难,因为需要查阅、引用的资料与图片太多。关心藏南的朋友,建议不要错过。

另,本文附有大量的地图与照片,建议大家不要单纯地听音频。

引子:

藏语之中,墨脱有花朵之意,寓意美丽与纯洁。

在藏传佛教经典中,墨脱又被称为博隅白玛岗,意为隐藏的莲花。

而墨脱所代表的藏南地区,既是藏传佛教徒心中的莲花圣地,也是每一个中国人心中最为向往的地方。

出生于藏南门隅(现错那县)的仓央嘉措,曾写下多首关于莲花的诗篇,比如那首著名的,“若我是莲花,遗世而独立,我是凡尘最美的莲花。若你是莲花,当你站在佛祖面前,你就是我的莲花。”

墨脱之美,犹如遗世独立之圣洁莲花

墨脱所代表的藏南地区,就好比那朵隐世的莲花,时时刻刻都在向我们发出灵魂的呼唤。

由于身体欠佳,今年下半年以来,校尉很少再写长篇战略分析文章。

但关于墨脱、关于藏南,校尉觉得,必须写一个系列长篇。

再次借用仓央嘉措的诗: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一个悲情与美丽并存的人物

藏南也罢、墨脱也罢,我们不能辜负,一如我们不应辜负这片土地上生存的藏族、门巴族、珞巴族人民与僜人。

世间总有双全法,不负藏南不负卿。

《隐世的莲花,永远的呼唤:藏南与大国博弈》(一)地理篇

校尉常说,历史决定现实、地理塑造历史。我们身边的一切,从日常生活习惯到大国博弈战略,其实都是被地理环境长期改造的结果。

从国家、民族层面理解,地理环境就是我们的原生家庭。

因此,要准确理解墨脱对于中国领土完整的重大战略意义,要准确理解当年我们为何忍痛放弃非法的麦克马洪线以南的藏南地区,首先也要从地理说起。

因为正是藏南特殊的地理,塑造了藏南特殊的历史,也造成了晚清、民国时期对藏南的失控,进而导致印度侵占藏南的恶果。

中印边境分东、中、西三段,东段对应的,就是藏南地区和亚东。

西段与中段是挨着的,东段则被不丹分成了两截

实际上,藏南与亚东之间虽然隔着不丹,但中国与不丹的边界并未划定,而不丹又长期被印度操控。因此,中不边境的争议,其实也可以视为中印边境争议的一部分。

关于中不边境与亚东,以后有机会再聊,今天咱们先聚焦藏南。

相比雪域高原的西藏,藏南虽然山地林立、交通不便,但气候温暖潮湿、物产丰富,既是人类活动的禁区,也是当之无愧的膏腴之地。

藏南由门隅、珞隅和察隅三部分组成,并称藏南三隅。

藏南三隅:仓央嘉措就出生于门隅地区

从上图可以看出,目前的藏南地区,在我国的行政区划上,分为错那、隆子、墨脱、察隅四县。

其中错那、墨脱的大部分被印度实控,隆子、察隅大部分中国实控。藏南总面积9万平方公里,中方控制2.9万平方公里,不到三分之一。

藏南地理,可以概括为四大特点。

一是两山夹峙、群山交汇

从地理上说,藏南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与横断山脉交汇形成的夹角处,墨脱则位于夹角底部,而夹角中央,就是从青藏高原绵延而来的念青唐古拉山脉。

图中红线(手绘的,不是太准确)为麦克马洪线,黄线为传统控制线

世界上有两大气势磅礴的山结,其一为昆仑山、喀喇昆仑、天山、兴都库什山脉交汇的帕米尔高原,其二就是喜马拉雅、念青唐古拉、横断山脉交汇的藏南与横断山区。

帕米尔高原的高山峡谷,山势险峻但地势开阔

墨脱所在的藏南,高山更为险峻、峡谷更为幽深逼仄

流经墨脱的雅鲁藏布江大峡谷,更是人类活动的禁区

虽然都是地形最为复杂的山结,藏南与横断山区纬度低、降水丰沛,因而形成了大量的河流,切割出来无数峡谷、山脉,就地貌而言,要比帕米尔高原复杂无数倍。

人们常说,雪域高原乃是生命禁区,殊不知对人类而言,被热带雨林覆盖,看似郁郁葱葱、生机勃勃的藏南高山峡谷,虽然拥有丰富的植被与动物,但同样是人类的生命禁区。

这也可以解释,为什么途经帕米尔高原的新藏公路早在1957年就已经通车,墨脱却直到半个世纪后的2013年才通公路。

而不管是边民踩出来的羊肠小道,还是在此基础上逐步修通的盘山公路,都没有按照人类拓展栖息地的惯例顺着河谷延伸,而是宁可翻越四千多米的险峻高山。

不管是扎墨公路还是派墨公路,都选择翻越雪山而非穿越峡谷,因为雅鲁藏布大峡谷根本无法通行

校尉拍摄的藏南群山,这是在海拔两千多米的格林村观景台上拍的,立足点属于岗日嘎布山脉,但看到的却是喜马拉雅群山

扎墨公路一段,只能单向通行

最初人工开凿的峡谷通道

二是板块碰撞、地质活跃

我们知道,群山交汇的地方,往往处于地壳板块碰撞的中心地带,地质非常活跃。

按照地质板块学说,在南亚,由于印度洋板块撞向亚欧板块的底部并下切,造成喜马拉雅山脉隆起,形成了“地中海-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具体到墨脱,县境东部属冈底斯陆块,西部属喜马拉雅陆块,南部属印度陆块。

板块的碰撞及其陆块之间的挤压,使墨脱成为喜马拉雅山造山带中最引人瞩目的地区之一,也是目前青藏高原上隆升和剥蚀速率最快的地区。

同时也造成了地层大规模的撕裂,在墨脱境内,形成一系列的区域性地层断裂,包括6条断裂带。

全球地震分布:藏南乃是地震最为集中的地区,再加上这里特殊的地貌,地震造成的影响更为剧烈

因此,墨脱也成为地震最为频繁的地区。每年的有感地震多达数十次,2级以下的无感地震几乎天天发生。

1950年8月15日,震中位于墨脱县(北纬28.5度,东经96.0度)的里氏8.5级强烈地震,能量比汶川地震还要翻倍,曾使雅鲁藏布江在山崩中被截成四段。

1951年解放军随军记者所拍的地震导致房屋倒塌的情况

此次地震,位于墨脱县城以南的格林村所在的坪坝从地面颠到高空,村子完全毁灭,雅鲁藏布江边山腰上的耶东村被整体抛到江对岸,格林村后来得以重建,耶东村却就此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红圈所示位置大致就是格林村

为边民新建的格林新村

三是温暖湿润、降水量大

中印两国在藏南地区的实际控制线,基本与麦克马洪线重叠,而麦克马洪线又基本运行在喜马拉雅与岗日嘎布山脉的分水岭上。

自印度洋而来的暖湿气流,会被喜马拉雅和岗日嘎布山脉不断收紧、抬升,最终拥挤到墨脱,再被念青唐古拉山脉如门栓般堵住,进而形成丰沛的降雨。

麦克马洪线与两国边界

整个藏南地区,降雨量最大的地方,乃是位于墨脱县中印边境的巴昔卡(印度实控),年均降水量高达4500毫米。

巴昔卡海拔不到200米,正处于山区与平原的交界处。

相比之下,位于喜马拉雅山脉迎风脊的错那(见下图),虽然同属藏南,年均降雨量却只有380毫米。

实际上,藏南地区的中印传统边境线,基本就是沿着喜马拉雅和横断山脉边缘展开,这也是三隅地区门巴、珞巴等山地民族与生活在雅鲁藏布江中游平原地区的阿萨姆人(也即傣族)的天然分界线。

这张图非常清晰,传统边境就在山区与平原的交界处

高原上的错那县城,地貌与墨脱有着天壤之别

同样是庞大的山结,相比寸草不生、地势开阔的帕米尔高原,横断山区的地形、地貌则要复杂得多,处于横断山结外缘的藏南同样如此。

而导致两者出现这种区别,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横断山区的降雨量要远远超过帕米尔高原。

两大山结

帕米尔山结与横断山脉山结对比:显然,横断山结南面的落差更大、地形更复杂

我国年均降雨量分布,藏南乃是降水最多的地方

如图所示,帕米尔高原纬度更高,离大洋更远,因而气候更为干燥。

而墨脱所在的横断山结南侧落差更大、水系更多、地形更为复杂。

从下面两张图可以看出,同样是险峻的峡谷,在帕米尔高原修路,又要比在藏南容易很多。当然,这里的容易是相对概念,绝对没有贬低当年为修通新藏公路而牺牲的先烈之意。

校尉想表达的,是在墨脱修路太难了!

喀喇昆仑山里面的峡谷

雅鲁藏布大峡谷,乃是世界上最难抵达的地方之一,甚至比南北极、珠穆朗玛峰更难接近

由于植被茂盛,光看照片,我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不自觉地低估了藏南地形的复杂程度,也低估了进出藏南的难度,以及人类在藏南长期生存的难度。

实际上,在相同海拔高度,热带雨林覆盖下的藏南,比寸草不生、一片荒漠的帕米尔高原更加难以接近。

在帕米尔高原,人们需要克服的,主要是高寒和高海拔带来的缺氧,虽然也有地质灾害,但以季节性降雨和化雪带来的泥石流与洪水为主,规律性较强,也比较好预防。

即便是翻越峡谷,新藏公路也比墨脱公路要好上无数倍

在藏南,人们需要克服的,除了高海拔,还有降雨随时可能导致的滑坡、泥石流、洪水,以及热带雨林中无穷无尽的蚊虫、蚂蟥、毒蛇、猛兽。

墨脱雨林中的山蚂蟥

穿行在热带雨林中的骡马道

著名的孟加拉虎,原来就生活在藏南山地之中。

这里是热带动植物的天堂,但却是人类的禁区。

四是山谷割裂、落差巨大

正因板块活动频繁、地质活跃,再加上温暖湿润、降雨丰沛的气候,以及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带来的巨大落差,藏南有着全世界最为幽深险峻的河流峡谷。

以最为著名的雅鲁藏布大峡谷为例。

扎墨公路与派墨公路

派墨公路起始段

在派镇时,海拔超过3100米,可当经过大拐弯抵达墨脱后,海拔就变成了1000米。落差超过2000米,河流长度却只有180公里,翻越喜马拉雅山主脉的派墨公路更是只有67公里,直线距离只有40公里。

而雅鲁藏布江并非大拐弯中最为险峻的峡谷,其他从喜马拉雅山主脉发源的无名峡谷,也许落差更大、地势更险。

墨脱县城就坐落在雅鲁藏布江峡谷东侧岗日嘎布山余脉一片难得的缓坡上

万山丛中的一处相对平坦的山头,被山民们开垦为高山茶园梯田(校尉实拍),背景大山上有边防公路

扎墨公路从金珠曲出来的时候,正好金珠曲汇入雅鲁藏布江主流,也即右下角地图上红圈所示位置

扎墨公路首次亲近雅鲁藏布江处的大拐弯,右侧箭头所示位置就是金珠曲,也是扎墨公路出来的方向

扎墨公路起始段

正因落差巨大,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也成为低纬度地区人类活动的禁区。

现在进入墨脱的两条公路,都没有选择沿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延伸,而是选择翻越大雪山。除了这两条公路,在波密东面的达兴村,还有一条金珠古道,就是沿着上面提到的金珠曲而下。

扎墨公路与金珠古道:红色线条为扎墨公路,蓝色线条为金珠古道

金珠曲流域:图中可以看出扎墨公路走的是金珠曲最大的支流嘎弄曲

补充一句,藏布与曲,都有河流的意思,藏布指大江、曲指小河。所谓雅鲁藏布江,严格的翻译,应该叫雅鲁江才对。也有人说,卫藏地区称河流为藏布,康巴地区称河流为曲。

晚晴时期,赵尔丰派军征讨叛乱的波密土王时,就是从金珠古道翻越岗日嘎布追逐逃到墨脱的波密土王。当时西藏地区政府统治墨脱等藏南地区,主要也是依赖这条驿道。

金珠山口高达5000米,令人望而生畏

以上四个地理特点:两山夹峙、群山交汇,板块碰撞、地质活跃,温暖湿润、降水量大,山谷割裂、落差巨大,就构成了藏南地理的基本条件,也塑造了藏南独特的人文历史。

这样的地理条件,以及地理条件塑造的人文历史,也决定了藏南等非中华文明核心区纳入中华文明的历程,以及后来令人扼腕的分离。

从纳入中华文明的时间尺度上讲,中国可以分为几大区块。

其中黄河中下游平原与关中平原为核心区,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

商朝地图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为次核心区,最早受到中华文明的影响。

周朝地图

秦朝平百越、定辽东,首次将西南山区、东南沿海、辽东半岛纳入中原王朝的管理之下,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本盘。

以后中原王朝兴兴灭灭、分分合合,这份基本盘的文化属性却从来没有动摇。而文化属性,就是民族属性。

秦朝地图

大汉通西域,将河西走廊与新疆纳入版图,同时还延伸到朝鲜半岛北部与东南半岛东部沿海,也即现在越南的北部。

西汉地图

大唐扭转了东晋与五胡乱华的颓势,恢复了汉朝盛期的版图,并征服蒙古高原。

唐朝盛期

也是在大唐时期,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统一全藏,藏南三隅开始纳入西藏地方政府管理。

松赞干布时期的西藏

元朝入主中原,将广袤的西伯利亚并入中原王朝。

元朝地图

清朝加强了对西藏与外蒙、外东北的统治,基本奠定了现代中国的版图。

清朝版图

对比一下现代中国地图,我们就会发现:

真正隶属于中华文明的核心区、基本盘,始终掌握在中原文明手中。即便是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不管是割据北方的辽、金,还是统一全国的元、清,都尊中华文明、中原王朝为正朔。

而那些游离在中华文化核心区、基本盘周边的地区,则随历史分分合合。

校尉一直说,我们中的很多人,总是把现实当成必然,却忽略了历史走势的不可控性。

在二战带来的领土大调整中,拿到的才是你的,尤其是那些游离区。

而这些游离区中,最晚纳入中原王朝管理、中原王朝管理力度最弱的,无疑就是西藏,尤其是其中的藏南。

由于西藏、藏南特殊的地理条件,不管是中央政府对西藏地区的管理,还是西藏地区政府对于藏南的统治,始终是一种弱管理模式。

在没有内忧外患的时候,这种弱管理模式也许可以奏效,可一旦遇到外敌干预,中原王朝就会鞭长莫及。

藏南的脱离,始作俑者是英国,具体标志是麦克马洪线,对应的历史时代是中国最为羸弱的晚清、民国时期。

新中国成立,在领土层面,除了老祖宗几千年打下来的基本盘,其余都是在填晚清、民国挖的坑。

再说直白点,对于二战结束四年之后才完成基本盘统一的中国来说,拿下西藏这个战略制高点,才是最重要的目标。

至于藏南,当我们于1951年挺进西藏的时候,1947年独立的印度,已经沿着麦克马洪线完成了实际占领,只给我们留下了墨脱与错那。

为了进入墨脱,我们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以下几张资料图片,是校尉从跨越雅鲁藏布江的咽喉要道解放大桥纪念馆拍的,讲述的就是当年工作组进入墨脱的艰难历程。

补充一句,这个纪念馆很有纪念意义,有很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并且全时段免费开放,建议到墨脱的朋友不要错过。校尉有空时,会单独将纪念馆内容做成一期文章。

纪念馆旁边的解放大桥,近处是老桥,右侧是新桥,老桥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重修的

第一代铁桥:达国大桥也即解放大桥

最早的藤桥:由于江上风大,藤桥做成了笼状

纪念馆留存的碉堡,这是当年的实物,墙上还有弹孔,正好扼守解放大桥

尽管工作组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当时的国力,并不足以支撑我们彻底改变墨脱的面貌,尤其是在交通建设方面。

上面的第一代铁桥,还是因为印度不断在边境挑事、甚至试图侵占墨脱,为了制止印度的侵略,我们才应急修建的。

电报中提及的白马岗地区也即墨脱

正因墨脱的交通条件太过艰难,对印自卫反击战的主攻方向,我们选择了地势相对开阔平缓的错那方向。

对印自卫反击战态势图

错那山区的村庄,这里地势明显比雅鲁藏布江大峡谷要开阔

错那著名的勒布沟

结语:

关于墨脱、关于藏南,要讲的太多。

今天我们先梳理了藏南尤其是墨脱的地理特点,下篇咱们再聊聊进出墨脱的通道:扎墨公路与派墨公路,顺便给大家设计一下墨脱行的自驾路线。

正常情况下,扎墨公路全年开放,分单双日进出。

派墨公路虽然通车,但并未对社会开放。

校尉此行,最大的收获,就是走了一趟派墨公路。

派墨公路穿越多雄拉山口,尽头处就是隧道入口

即将抵达多雄拉山口的派墨公路

派墨公路派镇至多雄拉山口段

下篇预告:

古今中外,强国必强交通、交通强则国强。

在古代中国,大秦有驿道、大隋通运河、大明有宝船。

在国外,荷兰、葡萄牙、西班牙、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列强相继崛起,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海上交通。

今天的中国,当高铁、高速公路、大飞机、探月等交通方式助推中华复兴的时候,要带动墨脱一起腾飞,也离不开交通方式的彻底改变。

请看:《藏南与大国博弈:隐世的莲花,永远的呼唤》之二:交通篇

校尉讲堂
非著名战略分析员 自干五宏大叙事者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