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修行的动力是什么?

文化   2025-01-21 17:40   广东  


  我们学佛法,先要搞清楚我们修行的动力是什么?如果你以外在的得到作为动力那就太浅了,动力是什么?
  有一个经常被提起的问题,我们可以大家都思考一下,因为我原来做过很多种那种面向企业面向各方面的这种禅文化的公益讲座,大家总会提一个问题是:千年的寺院常有,百年的企业难得,为什么?为什么千年的寺院常有,百年的企业难得?因为它的动力不同,千年的寺院的动力是求法,百年的企业,办企业的动力是求利。

  一旦你求利的时候就一定会怎么样?一旦你求利益的时候一定就会讲哪一些原则,什么为原则?这个世界的财富,社会的财富,有三次分配:第一次分配是市场分配,以效率为原则,哪个效率高得到的钱更多,所谓的大鱼吃小鱼,快鱼吃慢鱼。第二次分配是税收,那么以公平为原则,让社会的贫富分化不要那么大。第三次分配就是慈善,以社会责任为原则。出于社会责任,所以我们要能够努力去践行慈善。所以你就可以看到了,是不是?
  当然也有一些说法,说资本主义效率先行,社会主义公平先行,等等,我们且不在这个上面去做延展了。我们只是说什么?我们只是说,我们如果去求利的时候,就会要讲效率的原则,公平的原则。而我们如果不是为了求利,为了求法的时候,我们去为众生做事情,我们不是求利,那我们就会怎样?

  我们就会心甘情愿地为众生做奉献,为什么?因为佛陀教导我们“欲为诸佛龙象,先做众生马牛。”这样的心才是真正做慈善的心,也才是真正的感恩的心。能够真正地为了累积福德智慧二资粮,来学佛,来帮助众生,来实践六度万行,来做慈善。这样他的原则不同对不对?
  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了,这个感恩的背后的动力是什么?求法,不同于世间的企业,它背后的动力是求利;所以大家一定要搞清楚,你要学佛法是为了求法,不要变成在世间做事业一样去求利。但是当然,义和利其实是没有问题的。

  我记得一次参加过一个论坛,那个企业家讲禅与什么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就有人提了一个问题,说我这个讲社会责任的时候,当然是义了,但是这个跟我的利,跟我赚钱是不是矛盾呢?
  当然这个有几种说法,第一种是什么?义和利是矛盾的,有些人说君子求义小人求利,因此中国以前的时候把商人是踩在最底一层的。这是一种认为义和利相对,是矛盾的。还有一种是义利兼顾。但是其实我们从更高层面来看,义和利是没有任何隔膜的。求利当求天下利,你求天下利的时候就变成什么了?变成义。求义呢?就是你谋财当谋世世代代的众生的都能够得到富足,这样的财。

往期文章推荐:






修行成就要四缘具足


不断修福才能获福无量


亲近善知识是修行的根本法


禅修的基础就是不断地改过迁善


大愿法师
大愿法师,六祖寺方丈。六祖寺《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粤(2022)000004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