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预告 (11月21日 周四 21:00-21:45)丨「福建介入云课堂」第五十五期:肝脏转移瘤的消融治疗

学术   2024-11-20 18:00   上海  

点击上方蓝字,一键关注



前言

介入治疗作为微创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独立于临床传统内科学和外科学之外的第三大临床学科。它为临床上许多棘手问题开拓了新的解决途径,使一些操作复杂、危险性大、并发症多、效果较差的传统诊疗措施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使一些难治或不治之症有了新的治疗方法,在增强治疗效果,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时间、减轻医源性痛苦等方面,都显示了其独到之处。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及器具的发展和更新,为介入治疗提供了更多新的方案和选择。为了更好地提升介入治疗诊治规范,加强临床医师对于患者的服务质量,由福建省肿瘤医院方主亭教授发起的「福建介入云课堂」应运而生。


本期主题

肝脏转移瘤的消融治疗

肝脏转移瘤是恶性肿瘤的一种常见表现,通常由原发性肿瘤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转移至肝脏。由于肝脏是人体重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其丰富的血供(尤其是门静脉系统)使其成为肿瘤细胞易于种植的“靶器官”。肝转移瘤在临床中最常见于结直肠癌、乳腺癌、胰腺癌以及肺癌等患者中,其中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病率尤为突出,是临床研究和治疗的重点领域。


肝转移瘤的治疗策略复杂多样,需要根据患者的原发病种类、肿瘤负荷、病灶分布以及患者的全身状况制定个体化方案。目前,治疗肝转移瘤的手段包括手术切除、局部消融、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放射治疗以及全身系统性治疗等。近年来,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发展为肝转移瘤的治疗带来了新希望,尤其是在某些特定分子标志物(如RAS、BRAF突变等)的指导下,这些疗法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


目前,射频消融(RFA)和微波消融(MWA)是两种常用的消融技术。射频消融(RFA)是通过射频电极将高频电流引入电极周围,使组织内离子振荡、摩擦生热,局部温度可达120°C,导致肿瘤组织凝固性坏死。研究表明,对于直径小于3cm的肝转移瘤,RFA的技术成功率可达93.1%,5年和10年总生存率分别为47.8%和18.0%,且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仅为1.3%。RFA适用于靠近血管的转移瘤,因为“热沉效应”可能影响消融效果。对于远离血管的转移瘤,RFA的局部控制率更高。


微波消融(MWA)是通过微波天线激发频率为915~2450 MHz的电磁场,使组织中的水、蛋白质等极性分子急速摩擦产热,造成局部组织发生热凝固性坏死。相比RFA,MWA的热效率更高,热场更均匀,消融范围更大。研究表明,MWA治疗crlm的4年总生存率为35.2%。MWA对于靠近胆管的转移瘤更为适用,因为热传导方式使得MWA在这部分区域的加热更为有效。


肝转移瘤的治疗已经从以单一手段为主的模式,逐步发展为强调多学科协作、多种治疗手段联合的综合治疗模式。这种模式不仅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还可显著提高生活质量。未来,随着新技术、新药物的不断应用,以及对肿瘤生物学机制研究的深入,肝转移瘤的治疗将更加精准化、个性化,为患者带来更好的预后。


11月21日21:00邀您一起前来交流,期待与您一起齐聚云端互相切磋,共同促进介入科学的发展!






01

会议日程



02

会议信息


直播时间

2024年11月21日(周四)21:00-21:45


直播链接

https://live.med2u.cn/nkQSLa


直播二维码




声明:介入资讯所发表内容之知识产权为介入资讯及主办方、原作者等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许可,禁止进行转载、摘编、复制、裁切、录制等。经许可授权使用,亦须注明来源,欢迎转发、分享。

介入资讯

分享前沿资讯,探索介入发展

联系方式:

intervention_news@163.com

点击读原文进入直播间

介入资讯
分享介入医学领域的前沿资讯与进展,规范、创新中国介入诊疗水平,致力成为领先的介入医学继续教育新媒体
 最新文章